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志亮专利>正文

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86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包括一固定架、一绕结模块、一集线模块、一储纱模块及一弹力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集线模块将二个相异的该纱线带入该绕结模块,并利用其所设置的一对固定夹爪及一活动夹爪旋转时,使该活动夹爪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夹持及缠绕该二纱线的动作,其绕结过程中,该储纱模块可确保所述的这些纱线的张力值,最后再利用该弹力臂将绕结后的该二纱线脱离该一对固定夹爪及该活动夹爪的夹持并拉紧,据以作为换线时的二条相异纱线进行连接绑系的用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

Knotting device for color changing head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圆形编织机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作为换线时的二条相异纱线进行连接绑系的用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
技术介绍
圆形编织机是用来编织各种具有不同颜色与图案的布料,其作动方式系于一圆盘底面分别设有一凸轮及一作动器,且该圆盘下方设有复数个换线装置或称作变色头,该变色头内部系迭置设有复数个夹切纱组,凭借该圆盘循环转动时,带动该凸轮及该作动器随之同步转动,经转动后,该作动器移动至欲使用的换线装置的对应位置,复由该作动器选取该其中一夹切纱组,使该凸轮得与该夹切纱组相互连接以带动一纱线,并将该纱线带动至该变色头的喂纱口,供以切换使用不同的纱线的目的。然而,进行切换不同纱线时,二纱线之间必须经过适当的绑系,使其得以顺利连接切换颜色并持续输送更换后的纱线,其绑系部位也可避免编织中断的问题,但由于这些绑系牵扯到原来变色头的运转及连动关系,因此,大多还是采用人工绑系的方式,故生产效率及品质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是以,市面上也出现多种用来连接二不同纱线的打结装置,其绕线时的绑系方式,且本身的机构过于复杂,对于本就具有复杂构件设计的变色头结构而言,增加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制造的难度,对于成本及后续维修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故有必要针对此一缺点进行改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过往提出的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第M378239号「开放式变色头换线装置」设计一种可相互搭配的打结装置,通过额外增设于该变色头本体上的一绕结模块、一集线模块、一储纱模块及一弹力臂将二不同纱线自动打结,使其不致于绑系后脱落者,因而解决传统打结装置有结构过于复杂的问题,并有利于后续的维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圆编机的变色头打结装置,俾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绕结模块、一集线模块、一储纱模块及一弹力臂等结构的组成,将二不同纱线依序经过带动、绕结到最后完成打结,其间并能够确保连接绑系时的张力值,使其不致于绑系后脱落者,大幅提升了操作时的便利性及生产效率、品质等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设于该变色头一侧,其中该变色头迭置设有复数个夹切纱组,运转时,该其中一夹切纱组会带动一纱线至该变色头的喂纱口,该打结装置用来切换不同纱线时的连接绑系,该打结装置包括:一固定架,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间隔设置于该变色头的下方;一绕结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部,且该绕结模块包含一第一座体、第一旋转轴及一第一驱动件,该第一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一贯穿孔,该第一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旋转轴顶部设有一对固定夹爪及一活动夹爪,该一对固定夹爪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间,以将该活动夹爪活动枢设于其间,该第一旋转轴底端并设有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驱动件啮合该第一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另该第一座体顶面对应该活动夹爪而形成一凸轮面,当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时,该活动夹爪可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夹持及缠绕该二纱线的动作;一集线模块,间隔设于该绕结模块的一侧,且该集线模块包含一第二座体、一第二旋转轴、一集线臂及一第二驱动件,该第二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二贯穿孔内,该集线臂呈弯弧状结构体且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旋转轴的顶端,该第二旋转轴底端并设有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驱动件啮合该第二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一储纱模块,设于该变色头的一侧,且该储纱模块包含一活动刀板、一张力调整臂、一脱纱板、一辅助拉纱片及一第三驱动件,该活动刀板、该张力调整臂及该辅助拉纱片分别对称设置于该绕结模块的二侧,且该张力调整臂间隔设置于辅助拉纱片的外侧,以将运行中的该纱线依序穿过该活动刀板、该辅助拉纱片及该张力调整臂,利用于该集线臂将位于该储纱模块内的该二纱线带动至该绕结模块内进行绕结作业时,能够凭借该活动刀板及该张力调整臂确保其间的该纱线的张力值,并且,该脱纱板间隔设置于该辅助拉纱片的内侧,该脱纱板及该辅助拉纱片均与该第三驱动件作动力衔接而形成连动,凭借该脱纱板可将该经绕结完毕后的该纱线朝该固定夹爪前端向外拨出;及一弹力臂,设于该绕结模块的另一侧,使该集线模块及该弹力臂互呈相对,且该弹力臂的一端对应该其中一纱线而设有一穿线孔,另一端则通过一弹力元件连接至该变色头;据此,当该脱纱板将完成绕结作业的该二纱线脱离该一对固定夹爪及该活动夹爪的夹持后,该弹力臂则因为受到该弹力元件的作用,而将绕结拉紧以完成打结作业。于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该一对固定夹爪一端是呈斜向前延伸的鹤嘴造型;并且,该活动夹爪一端成型为对应该一对固定夹爪的形状,因而同样呈现斜向前延伸的鹤嘴造型,该活动夹爪的另一端对应该凸轮面而形成有一顶靠面,故当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时,该顶靠面受该凸轮面形状限制,而使该活动夹爪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开启或闭合等动作,又,该第一旋转轴内设有一第一弹力元件,该第一弹力元件的一端连接至该活动夹爪,凭借该第一弹力元件的回复弹力以确保该顶靠面分别压制该凸轮面的二相对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该凸轮面呈连续凹凸面的设计,该凸轮面的凹部对应该活动夹爪关闭的状态,以及该凸轮面的凸部对应该活动夹爪开启的状态。再者,该第一驱动件系线性往复移动,故该第一旋转轴仅能作设定角度的正转或反转,且该第二驱动件同样也是线性往复移动,故该第二旋转轴仅能作设定角度的正转或反转,分别用来带动该集线模块及该绕结模块依序产生动作。本专利技术通过该集线模块将二个相异的该纱线带入该绕结模块,并利用其所设置的一对固定夹爪及一活动夹爪旋转时,使该活动夹爪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夹持及缠绕该二纱线的动作,其绕结过程中,该储纱模块可确保所述的这些纱线的张力值,最后再利用该弹力臂将绕结后的该二纱线脱离该一对固定夹爪及该活动夹爪的夹持并拉紧,据以作为换线时的二条相异纱线进行连接绑系的用途,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及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四)。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五)。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六)。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操作时的状态示意图(七)。附图标记说明:1-打结装置;11-固定架;111-板材;112-容置空间;12-绕结模块;121-第一座体;1211-第一贯穿孔;1212-凸轮面;122-第一旋转轴;1221-固定夹爪;1222-活动夹爪;12221-顶靠面;1223-第一齿轮;1224-第一弹力元件;123-第一驱动件;13-集线模块;131-第二座体;1311-第二贯穿孔;132-第二旋转轴;1321-第二齿轮;133-集线臂;134-第二驱动件;14-储纱模块;141-活动刀板;142-张力调整臂;143-脱纱板;144-辅助拉纱片;145-第三驱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设于该变色头一侧,其中该变色头迭置设有复数个夹切纱组,运转时,其中一该夹切纱组会带动一纱线至该变色头的喂纱口,该打结装置用来切换不同纱线时的连接绑系,其特征在于,该打结装置包括:/n一固定架,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间隔设置于该变色头的下方;/n一绕结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部,且该绕结模块包含一第一座体、第一旋转轴及一第一驱动件,该第一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一贯穿孔,该第一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旋转轴顶部设有一对固定夹爪及一活动夹爪,该一对固定夹爪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间,以将该活动夹爪活动枢设于其间,该第一旋转轴底端设有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驱动件啮合该第一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该第一座体顶面对应该活动夹爪而形成一凸轮面,当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时,该活动夹爪能够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夹持及缠绕该二纱线的动作;/n一集线模块,间隔设于该绕结模块的一侧,且该集线模块包含一第二座体、一第二旋转轴、一集线臂及一第二驱动件,该第二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二贯穿孔内,该集线臂呈弯弧状结构体且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旋转轴的顶端,该第二旋转轴底端并设有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驱动件啮合该第二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n一储纱模块,设于该变色头的一侧,且该储纱模块包含一活动刀板、一张力调整臂、一脱纱板、一辅助拉纱片及一第三驱动件,该活动刀板、该张力调整臂及该辅助拉纱片分别对称设置于该绕结模块的二侧,且该张力调整臂间隔设置于辅助拉纱片的外侧,以将运行中的该纱线依序穿过该活动刀板、该辅助拉纱片及该张力调整臂,利用于该集线臂将位于该储纱模块内的该二纱线带动至该绕结模块内进行绕结作业时,能够凭借该活动刀板及该张力调整臂确保其间的该纱线的张力值,并且,该脱纱板间隔设置于该辅助拉纱片的内侧,该脱纱板及该辅助拉纱片均与该第三驱动件作动力衔接而形成连动,凭借该脱纱板可将该经绕结完毕后的该纱线朝该固定夹爪前端向外拨出;及/n一弹力臂,设于该绕结模块的另一侧,使该集线模块及该弹力臂互呈相对,且该弹力臂的一端对应该其中一纱线而设有一穿线孔,另一端则通过一弹力元件连接至该变色头;据此,当该脱纱板将完成绕结作业的该二纱线脱离该一对固定夹爪及该活动夹爪的夹持后,该弹力臂则因为受到该弹力元件的作用,而将绕结拉紧以完成打结作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编织机变色头的打结装置,设于该变色头一侧,其中该变色头迭置设有复数个夹切纱组,运转时,其中一该夹切纱组会带动一纱线至该变色头的喂纱口,该打结装置用来切换不同纱线时的连接绑系,其特征在于,该打结装置包括:
一固定架,其内部设有一容置空间,间隔设置于该变色头的下方;
一绕结模块,设于该容置空间内部,且该绕结模块包含一第一座体、第一旋转轴及一第一驱动件,该第一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一贯穿孔,该第一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旋转轴顶部设有一对固定夹爪及一活动夹爪,该一对固定夹爪之间形成一活动空间,以将该活动夹爪活动枢设于其间,该第一旋转轴底端设有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驱动件啮合该第一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该第一座体顶面对应该活动夹爪而形成一凸轮面,当该第一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时,该活动夹爪能够相对该一对固定夹爪产生夹持及缠绕该二纱线的动作;
一集线模块,间隔设于该绕结模块的一侧,且该集线模块包含一第二座体、一第二旋转轴、一集线臂及一第二驱动件,该第二座体中央设有一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旋转轴活动安装于该第二贯穿孔内,该集线臂呈弯弧状结构体且末端连接于该第二旋转轴的顶端,该第二旋转轴底端并设有一第二齿轮,该第二驱动件啮合该第二齿轮,且一端与该圆编机动力衔接而带动该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
一储纱模块,设于该变色头的一侧,且该储纱模块包含一活动刀板、一张力调整臂、一脱纱板、一辅助拉纱片及一第三驱动件,该活动刀板、该张力调整臂及该辅助拉纱片分别对称设置于该绕结模块的二侧,且该张力调整臂间隔设置于辅助拉纱片的外侧,以将运行中的该纱线依序穿过该活动刀板、该辅助拉纱片及该张力调整臂,利用于该集线臂将位于该储纱模块内的该二纱线带动至该绕结模块内进行绕结作业时,能够凭借该活动刀板及该张力调整臂确保其间的该纱线的张力值,并且,该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魏志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