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86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经向弹梭织面料中包含经纱和纬纱;经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其中经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且不含有弹力纱线;纬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和弹力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纬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经向弹梭织面料的经向弹性伸长率为10%~15%,残余伸长率为4%~8%,弹性回复率为55%~85%;其是在135N~175N的低张力液氨条件下制备获得的,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和针织面料相似的舒适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涉及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不仅要有好的手感和吸湿透气性,还要弹性高,回复性好,洗涤后易打理,穿着舒适等,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四面弹面料,而四面弹梭织面料因其经纬向都富有弹性的功能,制成的衬衫可将人们从传统衬衫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穿着后可运动自如,无任何不适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市场上的四面弹梭织面料,其经向弹性的实现,主要是依靠弹力纱的使用,四面弹梭织面料生产上的难点就是由于弹力纱在经向上的使用,经纱张力不匀易导致布面起泡的质量问题,目前生产各工序难以控制,生产难度高,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经向弹梭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中,经向以纤维素纤维为主,在低张力液氨处理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赋予面料一定的弹性,解决了由于经向弹力纱的张力不匀导致的各生产工序难以控制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其中,该经向弹梭织面料中包含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其中经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且不含有弹力纱线;所述纬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和弹力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纬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br>本专利技术经向弹梭织面料中,经纱以纤维素纤维(例如:棉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为主的面料,经向不加入任何氨纶或其他弹力纱。混纺纱可以为单纱或股线,弹力纱线可以为弹力单纱或弹力股线;织法为梭织布的常规组织结构,经纬向密度为任何梭织布常用的密度,经纬纱的纱支为任意纱支,不受限制。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所述纬纱包括一根弹力纱线与一根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一根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交错排列的纱线。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经纱的密度为110~188根/英寸;纬纱的密度为80~130根/英寸。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该经向弹梭织面料的经向弹性伸长率为10%~15%,残余伸长率为4%~8%,弹性回复率为55%~85%。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所述经纱包括纯棉精梳纱和/或棉/天丝混纺纱等。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所述棉/天丝混纺纱中,棉质量占比为50%~70%,天丝质量占比为30%~50%。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所述纬纱包括纯棉精梳纱、棉/天丝混纺纱、棉/氨纶包芯纱和CTN/sorona混纺纱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纬纱中,所述棉/天丝混纺纱中,棉质量占比为50%~70%,天丝质量占比为30%~50%。上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中,优选地,所述CTN/sorona混纺纱中,CTN质量占比为70%,sorona质量占比为3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经纱和纬纱经过织布工艺织造获得梭织布,梭织布经过后整工艺获得经向弹梭织面料;其中,后整工艺过程中,对所述梭织布进行低张力液氨处理,所述低张力为135N~175N。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经向采用经纱以纤维素纤维(例如:棉或再生纤维素纤维等)为主的面料,经向不加入任何氨纶或其他弹力纱,利用低张力液氨收缩技术,利用了纤维素纤维在液氨处理时会很快在纤维的经向溶胀纤维变粗但纤维的长度很少伸长,面料会剧烈收缩,而当纤维内部的液氨变成气体挥发出来后,纤维的直径会变得小,这一胀一缩的过程能够赋予面料一定的弹性。该方法成本低,且攻破了目前纺织行业内,经向含弹力纱的弹性梭织面料由于生产上经纱张力不匀,导致的生产技术难题和布面起泡的质量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低张力”是指进布辊张力。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织布工艺还包括组织规格设计、染纱和准备工序(如:浆纱、整经等)中的多种工序;所述后整工艺还包括退浆、丝光、定型、预缩工序中的多种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染纱、准备、织造的工艺流程同常规梭织布一致。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后整工艺中,各工序均在低张力控制下进行。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低张力液氨处理工序在定型或预缩工序后进行,低张力液氨处理后还包括进行定型和预缩工序。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氨处理为低张力液氨丝光,所述液氨丝光的车速为40~60m/min。本专利技术的液氨处理为低张力液氨丝光,在低张力加工过程中,纤维素纤维可更充分地进行液氨收缩,从而使面料在结构上实现弹性的产生,液氨丝光的车速40~60m/min设定能够使纤维素纤维在液氨中充分反应。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后整工艺流程包括如下工艺流程中的一种:退浆→定型→预缩→液氨处理→定型→预缩、退浆→丝光→定型→预缩→液氨处理→定型→预缩、退浆→定型→液氨处理→定型→预缩、退浆→丝光→定型→液氨处理→定型→预缩。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退浆工艺包括:将梭织布在退浆机上进行平幅退浆,采用淀粉酶退浆,低张力控制,车速为80m/min,在室温条件下堆置35min,干落布。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氨处理工序前的定型工艺包括:车速80m/min,定幅宽度148~154cm,超喂10/2或4/0(表现为低张力控制),温度150℃,落幅宽度147~153cm。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氨处理工序后的定型工艺包括:车速80m/min,定幅宽度149~153cm,超喂6/3(表现为低张力控制),温度150℃,落幅宽度148~152cm。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丝光工艺包括:车速为60m/min,碱浓18BE(波美度),定幅宽度158~162cm,落幅宽度144~145cm。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氨处理工序前的预缩工艺包括:车速为80m/min,缩布率-10%,超喂/速比的值为0.870(表现为低张力控制),橡胶毯温度为110~130℃,橡胶毯厚度>50mm,毛毯温度为130℃。上述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液氨处理工序后的预缩工艺包括:车速为80m/min,超喂/速比的值为-12(表现为低张力控制),落幅宽度为143~150cm,橡胶毯温度为110~130℃,橡胶毯厚度>50mm,毛毯温度为130℃,顶辊压力为10Pa,张力为2N。本专利技术中,后整工艺的设计也起关键作用,是本专利技术的难点和重点,退浆、丝光、定型、预缩和液氨处理各工序都必须遵循低张力的原则,张力过大会导致经向弹性小或没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经向弹梭织面料的制备方法中,经纱采用以纤维素纤维为主的面料,经向不加入任何氨纶或其他弹力纱,利用低张力液氨收缩技术,且整个后整工序均在低张力控制下进行,能够赋予面料一定的弹性。制备的弹梭织面料具有和针织面料相似的舒适弹性,利用该面料制成的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该经向弹梭织面料中包含经纱和纬纱;/n所述经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其中经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且不含有弹力纱线;/n所述纬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和弹力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纬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向弹梭织面料,该经向弹梭织面料中包含经纱和纬纱;
所述经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其中经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且不含有弹力纱线;
所述纬纱包括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和弹力纱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纬纱的混纺纱线中纤维素纤维成分占比≥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其中,所述纬纱包括一根弹力纱线与一根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线和/或一根纤维素纤维为主的混纺纱线交错排列的纱线;
优选地,经纱的密度为110~188根/英寸;纬纱的密度为80~130根/英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该经向弹梭织面料的经向弹性伸长率为10%~15%,残余伸长率为4%~8%,弹性回复率为5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其中,所述经纱包括纯棉精梳纱和/或棉/天丝混纺纱;
优选地,所述棉/天丝混纺纱中,棉质量占比为50%~70%,天丝质量占比为3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向弹梭织面料,其中,所述纬纱包括纯棉精梳纱、棉/天丝混纺纱、棉/氨纶包芯纱和CTN/sorona混纺纱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棉/天丝混纺纱中,棉质量占比为50%~70%,天丝质量占比为30%~50%;
优选地,所述CTN/sorona混纺纱中,CTN质量占比为70%,sorona质量占比为30%。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经向弹梭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经纱和纬纱经过织布工艺织造获得梭织布,梭织布经过后整工艺获得经向弹梭织面料;
后整工艺过程中,对所述梭织布进行低张力液氨处理,所述低张力为135N~175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织布工艺还包括组织规格设计、染纱和准备工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群慧尹远君区婷好李丽君周辉刘振霞高友培卜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