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85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固定板,底板的顶部靠近其中一个固定板的两侧均焊接有空心圆柱,两个空心圆柱之间滑动嵌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的一端焊接有抬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拉环下拉,从而使金属绳拉动圆杆,从而使抬升板的一端抬起,由于抬升板的一端抬起,从而使伸缩杆拉长,便于对抬升板进行抬高,使其在对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对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使用,在调节到适合的位置时,将拉环与固定杆卡合,进而可以更好的对抬升板的高度进行固定,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辅助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水肿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突出表现是体重增加,系由体液在组织间隙内积聚过多,致使全身或局部发生肿胀,出生时已有全身性水肿称胎儿水肿,并常伴浆膜腔积液,生后各种原因所致的新生儿水肿多见于四肢、腰背、颜面和会阴部,特别是新生儿的上下肢肿胀特别常见。但是,现有技术中,上下肢肿胀在新生儿科比较常见,有时为上肢肿胀,有时为下肢,但临床一般就是用小棉被之类的布将肿胀的肢体抬高以减轻水肿,但是,在对新生儿的上下肢进行抬高的时候,由于小棉被之类在抬起的时候,需要医生对小棉被之类的进行叠好,对其进行抬高,从而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和在对上下肢抬起的高度不易进行调节,同时由于新生儿好动,从而使上下肢极易从叠好的小棉被上脱落,不易对新生儿进行使用,从而不能更好的减轻水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固定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其中一个固定板(17)的两侧均焊接有空心圆柱(18),两个所述空心圆柱(18)之间滑动嵌设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伸缩杆(191),所述伸缩杆(19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191)的一端焊接有抬升板(13),所述抬升板(13)的外侧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2),所述圆孔(2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圆孔(22)之间滑动嵌设有圆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焊接有固定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其中一个固定板(17)的两侧均焊接有空心圆柱(18),两个所述空心圆柱(18)之间滑动嵌设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伸缩杆(191),所述伸缩杆(19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191)的一端焊接有抬升板(13),所述抬升板(13)的外侧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孔(22),所述圆孔(2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圆孔(22)之间滑动嵌设有圆杆(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13)的顶部靠近中心处两侧均焊接有弹性弧形板(15),两个所述弹性弧形板(15)的内表壁均贴附有缓冲气垫(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板(13)的顶部位于两个弹性弧形板(15)之间贴附有海绵垫(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暖箱内新生儿上下肢抬高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7)共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17)的一侧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菲万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