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3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属于热镀锌钢板领域,该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化学脱脂;步骤二、一次水洗;步骤三、酸洗;步骤四、二次水洗;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步骤七、热镀锌以及钝化处理;将步骤六预处理的钢材放入锌液中,继续加至热480~495℃,对钢材浸镀处理30~50秒后取出烘干备用;将热镀锌后的钢材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冷却至常温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结合热镀锌、钝化处理工艺,使得钢材表面赋予致密的锌铝薄膜,并且钢材表面的锌铝薄膜均匀无空隙,耐腐蚀的强度高。

A modified zinc plating process for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镀锌钢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其中我国钢铁的使用量一直占领全球的前列,其中钢材需求主要来自于钢材生产商,由于需求量大,因此我国钢材的生产体量也是庞大,在全球中属于领先地位。但是生产出来的大批量钢材并没有立即使用,多数书储存于仓库中,这就带来了一个潜在的问题,钢铁暴露在空气中,由于空气中含有氧气以及水分,因此存储在仓库中的钢材极其易生锈,影响了钢材的使用价值,甚至有锈化程度严重的钢材,这类的钢材无法在某些领域的使用。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每年的因为锈化腐蚀的钢铁占所有钢材产量的十分之一,因此对于钢材的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一直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结合热镀锌、钝化处理工艺,使得钢材表面赋予致密的锌铝薄膜,并且钢材表面的锌铝薄膜均匀无空隙,耐腐蚀的强度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如下:步骤一、化学脱脂:采用化学去油的方式、即碱液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步骤二、一次水洗:采用清水冲洗化学脱脂后的钢材表面,洗净至无碱液残留为止;步骤三、酸洗:将金属板材在非扎腰的情况下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之后再放置空气中生锈,再重复侵入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即可;步骤四、二次水洗:本步骤四的水洗等同于步骤二中的水洗,清洗至金属板材表面无酸液残留为止;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步骤七、热镀锌以及钝化处理;将步骤六预处理的钢材放入锌液中,继续加至热480~495℃,对钢材浸镀处理30~50秒后取出烘干备用;将热镀锌后的钢材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冷却至常温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酸洗还可采用5~20%的硫酸或者采用0.1%硫脲在50±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酸洗。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五中的助镀剂的成分为氯化锌以及氯化铵的混合溶液;所述的氯化锌以及氯化铵的比率为1:1;所述的氯化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中还添加有甘油。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七中的钝化处理工艺为:采用Na2Cr2O750~70g/L,硫酸1~2ml/L,磷酸1~2ml/L的混合钝化液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时间0.5~1小时。进一步,所述的步骤七的锌液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06~0.1%的金属铝以及0.1~0.2%有机硅。进一步,所述的步骤八中的冷却工艺采用水冷至常温。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碱液除去油污以及酸洗相结合的处理工艺,首先通过碱液的除油污效果比较好,后期再使用酸洗,还可以达到去除碱液残留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的5~20%的盐酸、5~20%的硫酸、0.1%硫脲的酸洗可以除去钢材的顽固污渍,为钢材的后期处理提供基础。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在锌液中添加0.06~0.1%的金属铝以及0.1~0.2%有机硅,使得镀锌处理后的钢材表面覆有一层致密的锌铝膜,可以使得钢材具备很强的耐腐蚀性能;其次本专利技术中还添加0.1~0.2%有机硅,使得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钢材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的恶劣环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列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将制备的钢铁板材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进行处理,步骤如下:步骤一、化学脱脂:采用化学去油的方式、即碱液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步骤二、一次水洗:采用清水冲洗化学脱脂后的钢材表面,洗净至无碱液残留为止;步骤三、酸洗:将金属板材在非扎腰的情况下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之后再放置空气中生锈,再重复侵入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即可;或者酸洗采用5~20%的硫酸或者采用0.1%硫脲在50±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酸洗步骤四、二次水洗:本步骤四的水洗等同于步骤二中的水洗,清洗至金属板材表面无酸液残留为止;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助镀剂为氯化锌以及氯化铵的混合溶液,还添加有甘油;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步骤七、热镀锌以及钝化处理;将步骤六预处理的钢材放入锌液中,继续加至热480~495℃,对钢材浸镀处理30~50秒后取出烘干备用;将热镀锌后的钢材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锌液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06~0.1%的金属铝以及0.1~0.2%有机硅;钝化处理工艺为:采用Na2Cr2O750~70g/L,硫酸1~2ml/L,磷酸1~2ml/L的混合钝化液进行钝化处理,钝化时间0.5~1小时;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水冷至常温即可。对比实施例本对比实施例将与实施例1中同期制备的钢铁板材,使用的工艺进行处理,步骤如下:步骤一、化学脱脂:采用化学去油的方式、即碱液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步骤二、一次水洗:采用清水冲洗化学脱脂后的钢材表面,洗净至无碱液残留为止;步骤三、酸洗:将金属板材在非扎腰的情况下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之后再放置空气中生锈,再重复侵入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即可;或者酸洗采用5~20%的硫酸或者采用0.1%硫脲在50±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酸洗步骤四、二次水洗:本步骤四的水洗等同于步骤二中的水洗,清洗至金属板材表面无酸液残留为止;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助镀剂为氯化锌以及氯化铵的混合溶液,还添加有甘油;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步骤七、一般技术的热镀锌;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水冷至常温即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钝化处理;锌液中不含有质量分数为0.06~0.1%的金属铝以及0.1~0.2%有机硅;将实施例1的钢材与对比实施例1的钢材做腐蚀试验对比,实施例1的钢材明显具备更佳的耐腐蚀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如下:/n步骤一、化学脱脂:采用化学去油的方式、即碱液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n步骤二、一次水洗:采用清水冲洗化学脱脂后的钢材表面,洗净至无碱液残留为止;/n步骤三、酸洗:将金属板材在非扎腰的情况下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之后再放置空气中生锈,再重复侵入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即可;/n步骤四、二次水洗:本步骤四的水洗等同于步骤二中的水洗,清洗至金属板材表面无酸液残留为止;/n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n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n步骤七、热镀锌以及钝化处理;将步骤六预处理的钢材放入锌液中,继续加至热480~495℃,对钢材浸镀处理30~50秒后取出烘干备用;将热镀锌后的钢材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n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冷却至常温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材的改性镀锌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化学脱脂:采用化学去油的方式、即碱液除去钢材表面的油污;
步骤二、一次水洗:采用清水冲洗化学脱脂后的钢材表面,洗净至无碱液残留为止;
步骤三、酸洗:将金属板材在非扎腰的情况下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之后再放置空气中生锈,再重复侵入在5~20%的盐酸环境中浸泡3~6小时即可;
步骤四、二次水洗:本步骤四的水洗等同于步骤二中的水洗,清洗至金属板材表面无酸液残留为止;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的水洗后的金属板材浸助镀剂;
步骤六、将浸助镀剂后的板材置于150~200℃的温度下烘干,烘干1小时,直至钢材表面无液滴为止;
步骤七、热镀锌以及钝化处理;将步骤六预处理的钢材放入锌液中,继续加至热480~495℃,对钢材浸镀处理30~50秒后取出烘干备用;将热镀锌后的钢材采用铬酸盐钝化处理;
步骤八、将处理后的钢材冷却至常温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元江王洪玲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市茅山交通工程镀锌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