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加压袋,腹带本体包括加压部、松紧带和粘扣部,松紧带设置在加压部的两侧,松紧带远离加压部的一端设置粘扣部,粘扣部包括配合使用的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粘扣毛面上开设有供粘扣钩面穿设的条缝;加压部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尼龙搭扣毛面,加压袋的一面设置有与尼龙搭扣毛面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钩面,加压袋通过尼龙搭扣钩面可拆卸式设置在加压部上;加压袋内设置连续布置的S型软管,S型软管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加压袋的斜对角处,S型软管内填装氢氧化铝凝胶。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局部加压包扎腹带,能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加压位置不稳定、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A kind of local pressure band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
本技术涉及包扎腹带
,具体涉及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
技术介绍
肾穿刺活检是目前肾内科常见的诊疗操作,创伤小、恢复快使得该操作的应用越来越广。肾穿刺活检虽然相对安全,但仍有穿刺后局部出血的风险,极少数患者甚至因出血量大而需要手术止血。局部压迫是减少穿刺后出血最重要的方法,加压包扎是维持局部压迫的常用方法。既往局部压迫方法是穿刺点部位覆盖多层无菌纱布或沙袋后再行腹带包扎,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出血风险,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加压部位容易移动;2.纱布或者沙袋过硬或者过软,压迫效果与舒适度难以兼得;3.重复利用的沙袋有卫生隐患。授权公告号为CN201098184Y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产妇用液体加压腹带,包括腹带、手动式压水器、开关、充水软管、压力计、水囊和粘扣组成,腹带的一个面上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内空的长方形充水用水囊,水囊内以内通的形式连接设置有充水软管,充水软管的远端上连接设置有手动式压水器,用于向水囊内充入液体,在靠近手动式压水器的充水软管上,设置有方便控制的开关。该产妇用液体加压腹带虽然避免了沙袋的使用,但是其水囊与腹带是一体的,加压位置不稳定,使用后为避免感染需要立即丢弃,成本高,结构较多,使用起来较为繁琐。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加压位置不稳定、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加压袋,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压部、松紧带和粘扣部,所述松紧带设置在加压部的两侧,所述松紧带远离加压部的一端设置粘扣部,所述粘扣部包括配合使用的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所述粘扣毛面上开设有供粘扣钩面穿设的条缝,所述粘扣钩面的宽度与所述条缝的长度一致;所述加压部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尼龙搭扣毛面/钩面,所述加压袋的一面设置有与尼龙搭扣毛面/钩面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钩面/毛面,所述加压袋通过尼龙搭扣钩面/毛面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上;所述加压袋内设置有连续布置的S型软管,所述S型软管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所述加压袋的斜对角处,所述S型软管内填装氢氧化铝凝胶。进一步地方案为,加压部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一侧固定于加压部上,防护层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固定于加压部上,所述加压袋置于防护层与加压部形成的空隙内。更进一步地方案为,所述加压部的长度大于加压袋的宽度,所述加压袋的长度与加压部的宽度一致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局部加压包扎腹带,采用穿插布置的粘贴部接头连接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接头处对患者皮肤的垫压,提高患者包扎舒适度;在加压袋内设置S型软管,并在软管内填装氢氧化铝凝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患者活动造成的加压件位移问题,同时利用加压部和加压袋上的尼龙搭扣毛面/钩面可调整加压袋在加压部上的粘附位置,提高加压位置的准确性,最后S型软管和氢氧化铝凝胶能够保证加压袋内液体的均匀性,提高加压稳定性和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局部加压包扎腹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加压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压部;11.尼龙搭扣毛面;2.松紧带;3.粘扣毛面;31.条缝;4.粘扣钩面;5.防护层;51.魔术贴;6.加压袋;61.S型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技术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加压袋6,腹带本体包括加压部1、松紧带2和粘扣部,松紧带2设置在加压部1的两侧,松紧带2远离加压部1的一端设置粘扣部,粘扣部包括配合使用的粘扣毛面3和粘扣钩面4,粘扣毛面3上开设有供粘扣钩面4穿设的条缝31,粘扣钩面4的宽度与条缝31的长度一致,使用时将粘扣钩面穿过条缝,向两侧分别拉伸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确定好位置后进行粘贴,这样能够避免因接头部位挤压患者皮肤而形成的压疮,提高包扎舒适度;加压部1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尼龙搭扣毛面11,加压袋6的一面设置有与尼龙搭扣毛面11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钩面,加压袋6通过尼龙搭扣钩面可拆卸式设置在加压部1的上;加压袋6内设置有连续布置的S型软管61,S型软管61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加压袋6的斜对角处,S型软管61内填装氢氧化铝凝胶,本实施例填装的氢氧化铝凝胶在静止状态下呈现半固体状态,能够为患者伤口处进行稳定加压,并且半固体状态软硬适中,使用更加舒适。具体地,加压部1的一侧还设置有防护层5,防护层5的一侧固定于加压部1上,防护层5的另一侧通过魔术贴51固定于加压部1上,加压袋6置于防护层5与加压部1形成的空隙内,防护层和加压部将加压袋固定于两者之间,更能提高加压袋的稳定性,防止加压袋移位和晃动。更为具体的方案为,加压部1的长度大于加压袋6的宽度,加压袋6的长度与加压部1的宽度一致设置,使用时如图1所示的状态,加压袋可根据实际加压部位调整其在加压部上的粘附位置,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同时,加压袋可为一次性使用或重复两到三次使用,由于加压袋本身不直接接触患者,因而减少了其污染几率,使用时只需更换腹带本体即可,更加安全卫生。总之,本技术提供的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加压位置稳定,调整更加方便,同时可以根据患者使用需求调整加压袋在加压部的粘附位置,提高加压针对性,保证更好的加压效果;同时内部采用S型软管填装氢氧化铝凝胶,软硬适中且变形小,局部加压力量更集中,使用更加舒适。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压位置不稳定、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技术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加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压部、松紧带和粘扣部,所述松紧带设置在加压部的两侧,所述松紧带远离加压部的一端设置粘扣部,所述粘扣部包括配合使用的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所述粘扣毛面上开设有供粘扣钩面穿设的条缝,所述粘扣钩面的宽度与所述条缝的长度一致;所述加压部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尼龙搭扣毛面/钩面,所述加压袋的一面设置有与尼龙搭扣毛面/钩面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钩面/毛面,所述加压袋通过尼龙搭扣钩面/毛面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上;所述加压袋内设置有连续布置的S型软管,所述S型软管的首端和尾端分别位于所述加压袋的斜对角处,所述S型软管内填装氢氧化铝凝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加压包扎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和加压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包括加压部、松紧带和粘扣部,所述松紧带设置在加压部的两侧,所述松紧带远离加压部的一端设置粘扣部,所述粘扣部包括配合使用的粘扣毛面和粘扣钩面,所述粘扣毛面上开设有供粘扣钩面穿设的条缝,所述粘扣钩面的宽度与所述条缝的长度一致;所述加压部的一面设置有间隔布置的尼龙搭扣毛面/钩面,所述加压袋的一面设置有与尼龙搭扣毛面/钩面配合使用的尼龙搭扣钩面/毛面,所述加压袋通过尼龙搭扣钩面/毛面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加压部上;所述加压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张浩,陈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