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793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微生物培养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本申请的培养基配方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龋齿致病菌的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同时大大缩短龋齿致病菌的培养时间。用于牙齿和口腔部位细菌的培养时,通过细菌分解培养基内糖分产酸能力不同,使pH值呈现不同梯度的变化,pH值越低则患龋齿的风险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龋齿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细菌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诱发龋齿的众多细菌中最常见的是变形链球菌。人体中生存的变形链球菌能迅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多量酸,可使局部pH下降至5.5以下,由于变形链球菌耐酸性强,在pH4.5时仍能继续生活并产酸。局部pH下降维持相当长时间,避开唾液的缓冲作用,从而造成局部硬组织脱落,诱发龋齿病变的开始。培养检测龋齿致病菌量是判断龋齿致病菌易感值的重要方法。现有技术中的细菌培养基大多以胰蛋白胨为主要原料,这类培养基的成分比较单一,不能满足龋齿致病菌生长所需的全部要求,且培养细菌时间较长,通常需要培养48h以上才能得到结果。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培养筛选龋齿致病菌的培养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不仅能够满足龋齿致病菌生长所需的全部要求,还能大大缩短培养时间。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作为优选,所述糖类为葡萄糖和/或蔗糖,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2~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0.002份。作为优选,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2份、溴百里酚蓝0.002份。作为优选,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3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作为优选,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份、葡萄糖4份、氯化钠0.4份、水80份、指示剂0.003份。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30份、蔗糖6份、氯化钠0.6份、水120份、指示剂0.005份。作为优选,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5份、葡萄糖5份、氯化钠0.5份、水100份、指示剂0.004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铃薯和水放入耐热容器中,标记水位高度;(2)加热,将马铃薯煮20~30min;(3)补水至原始水位高度;(4)加入糖类、氯化钠和指示剂,得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项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牙齿取样后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2)将接种后的培养基于36~38℃的条件下培养18~24h;(3)测定培养基pH值,判断致龋齿病的感染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本申请的培养基配方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满足龋齿致病菌的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要,同时大大缩短龋齿致病菌的培养时间。用于牙齿和口腔部位细菌的培养时,通过细菌分解培养基内糖分产酸能力不同,使pH值呈现不同梯度的变化,pH值越低则患龋齿的风险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培养基培养龋齿致病菌24h后的结果;图2为本专利技术市场上常见的DTA培养基培养龋齿致病菌24h后的结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培养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份、葡萄糖4份、氯化钠0.4份、水80份、指示剂0.003份;或者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30份、蔗糖6份、氯化钠0.6份、水120份、指示剂0.005份;或者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5份、葡萄糖5份、氯化钠0.5份、水100份、指示剂0.004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糖类优选为葡萄糖和/或蔗糖。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指示剂优选为溴甲酚绿0.002份、溴百里酚蓝0.002份;或者优选为溴甲酚绿0.003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或者优选为溴甲酚绿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制备时优选包括如下步骤:(1)将马铃薯和水放入耐热容器中,标记水位高度;(2)加热,将马铃薯煮20~30min;(3)补水至原始水位高度;(4)加入糖类、氯化钠和指示剂制成蓝色混悬液,得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5)按照每个检测管3ml的培养基进行灌装;(6)将检测管高压121℃灭菌15分种。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使用时优选包括如下步骤:(1)在牙齿上摩擦4次取样后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中;(2)将接种后的培养基于37℃的条件下培养24h;(3)测定培养基pH值,判断致龋齿病的感染风险。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H值测定时优选采用pH试纸。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份、葡萄糖类4份、氯化钠0.4份、水80份、溴甲酚绿0.002份、溴百里酚蓝0.002份。将马铃薯和水放入耐热容器中,标记水位高度;加热,将马铃薯煮20min;补水至原始水位高度;加入葡萄糖、氯化钠、溴甲酚绿和溴百里酚蓝制成蓝色混悬液,得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按照每个检测管3ml的培养基进行灌装;将检测管高压121℃灭菌15分种,备用。实施例2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30份、蔗糖6份、氯化钠0.6份、水120份、溴甲酚绿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将马铃薯和水放入耐热容器中,标记水位高度;加热,将马铃薯煮25min;补水至原始水位高度;加入蔗糖、氯化钠、溴甲酚绿和溴百里酚蓝制成蓝色混悬液,得所述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按照每个检测管3ml的培养基进行灌装;将检测管高压121℃灭菌15分种,备用。实施例3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5份、葡萄糖5份、氯化钠0.5份、水100份、溴甲酚绿0.003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将马铃薯和水放入耐热容器中,标记水位高度;加热,将马铃薯煮23min;补水至原始水位高度;加入葡萄糖、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30份、糖类4~6份、氯化钠0.4~0.6份、水80~120份、指示剂0.003~0.0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糖类为葡萄糖和/或蔗糖,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2~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0.00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2份、溴百里酚蓝0.002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3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剂为溴甲酚绿0.004份、溴百里酚蓝0.00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龋齿致病菌增菌初筛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马铃薯20份、葡萄糖4份、氯化钠0.4份、水80份、指示剂0.003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柱黄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爱维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