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与其手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75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与其手术系统,所述的装置,包括管鞘与发射电极,所述管鞘内具有通液腔,所述发射电极接入所述通液腔的前端,所述发射电极包括能够接入所述通液腔的杆部与连接于所述杆部末端的刀头部,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旋转伸缩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鞘的后端,所述旋转伸缩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发射电极,用于带动所述发射电极绕其杆部的轴心自转,以及:带动所述发射电极沿所述管鞘的长度方向伸缩。

Plasma stripping knife device with rotatable emission electrode and its surgic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与其手术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与其手术系统。
技术介绍
等离子剥离刀,其工作原理可简单描述为:激活发射电极和回路电极之间时形成一个等离子薄层,进而依靠等离子体的能量打断组织分子键,从而完成对组织的汽化剥离。现有相关技术中,等离子玻璃刀中的发射电极通常是不被驱动旋转的,进一步的,在部分方案中,还将其设计为禁止旋转的。进而,为了使得发射电极的旋转角度能够满足所需的角度需求,只能通过旋转整个等离子玻璃刀来实现,不便于操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与其手术系统,以解决不便于操控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包括管鞘与发射电极,所述管鞘内具有通液腔,所述发射电极接入所述通液腔的前端,所述发射电极包括能够接入所述通液腔的杆部与连接于所述杆部末端的刀头部,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旋转伸缩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鞘的后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包括管鞘与发射电极,所述管鞘内具有通液腔,所述发射电极接入所述通液腔的前端,所述发射电极包括能够接入所述通液腔的杆部与连接于所述杆部末端的刀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旋转伸缩结构;/n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鞘的后端,所述旋转伸缩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发射电极,用于带动所述发射电极绕其杆部的轴心自转,以及:带动所述发射电极沿所述管鞘的长度方向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电极可旋转的等离子剥离刀装置,包括管鞘与发射电极,所述管鞘内具有通液腔,所述发射电极接入所述通液腔的前端,所述发射电极包括能够接入所述通液腔的杆部与连接于所述杆部末端的刀头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结构,以及直接或间接安装于所述固定结构的旋转伸缩结构;
所述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鞘的后端,所述旋转伸缩结构直接或间接连接所述发射电极,用于带动所述发射电极绕其杆部的轴心自转,以及:带动所述发射电极沿所述管鞘的长度方向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腔内设有电极座,所述电极座设有贯穿其两端的通孔,所述杆部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发射电极的后端连接有导电连接结构,所述导电连接结构和/或所述发射电极的外侧套设有圆形套管,所述圆形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液腔内设有内层管,所述电极座包括第一座体与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后端的第二座体;
所述第二座体插入所述内层管的前端,所述第一座体的外壁与所述通液腔的内壁相匹配,且所述第一座体位于所述内层管的前端一侧;所述第二座体的外壁与所述内层管的内壁相匹配,所述电极座的前端与所述管鞘的前端持平,所述内层管的外壁与所述通液腔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圆形套管位于所述内层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外侧设有槽体,所述槽体是沿所述第一座体的长度方向开设的,所述通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航胡立峰孔凡斌庞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