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灌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7186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灌注系统,其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金属管、导管、灌注装置、导引鞘;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金属管内;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灌注装置;金属管的近端连接导管的远端;金属管、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依次插入导引鞘的腔道内;灌注装置包括:主控芯片、数据采集接口、数据输出接口、灌注泵;数据采集接口与主控芯片相连;数据采集接口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主控芯片;数据输出接口与主控芯片相连;灌注泵与主控芯片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压力、温度的同时监测,且监测数据可以反馈体内压力、温度的真实状态。温度的真实状态。温度的真实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灌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灌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随着医学设备的发展,其治疗的主流逐渐由传统手术向微创手术转变。而新型输尿管软镜及相关设备的发展,也使得输尿管软镜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治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清石率高等优点。通常在进行肾结石碎石手术时,为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及冲出碎石,常进行肾盂冲洗灌注,但目前的规范操作仍然可能造成肾盂内压升高,导致含有细菌及内毒素的灌注液经肾返流吸收,引起术后发热及脓毒症。因此持续有效地监控肾内压力,并将肾盂内压控制在一定水平,可降低肾返流的发生,提高肾结石微创手术的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相应的测压管连接人体内腔与体外的压力监测单元,腔体内的压力发生改变时,无法及时通过测压管道反馈给压力监测单元,而测压管道的材质以及管道内是否有影响流动的气体或碎石对测量的准确性也是有影响的。因此通过此种方式测量得出的压力不但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更无法真实的反映腔体内的压力状态。
[0004]另外,在肾结石碎石手术过程中,还极易出现以下两种失温现象:(1)在术中灌注生理盐水时,若因盐水温度低,容易造成人体失温,严重的将危及生命;(2)钬激光碎石过程中,局部水温会持续升高至超出限定值,容易引起组织热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输尿管狭窄。
[0005]现有技术中的数据监测单一,一般只考虑了液体压力因素对人体的损伤,未考虑温度因素,监测不完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灌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考虑压力因素,且压力监测有延迟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灌注系统,其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金属管、导管、灌注装置、导引鞘;其中,
[0008]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金属管内;
[0009]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灌注装置;
[0010]所述金属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导管的远端,所述金属管的近端为所述金属管的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
[0011]所述金属管、所述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依次插入所述导引鞘的腔道内;
[0012]所述灌注装置包括:主控芯片、数据采集接口、数据输出接口、灌注泵;其中,
[0013]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
[0014]所述数据采集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压力信号,还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芯
片;
[0015]所述数据输出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输出;
[0016]所述灌注泵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
[0017]较佳地,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所述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用于接收外管路内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芯片。
[0018]较佳地,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二次确认模块,所述二次确认模块连接在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之间;
[0019]所述二次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次数、产品型号、追溯生产批次。较佳地,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盐水袋中的盐水进行加热。
[0020]较佳地,所述盐水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灌注泵与其中一所述盐水袋相连通。
[0021]较佳地,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称重模块用于识别对应所述盐水袋的盐水存量,且将所述盐水存量传输到所述主控芯片。
[0022]较佳地,所述主控芯片还用于采集所述导管的使用次数,且将所述导管的使用次数通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输出。
[0023]较佳地,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软胶封装于所述金属管内。
[0024]较佳地,所述软胶封装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留有间隙,以连通大气压。
[0025]较佳地,所述导引鞘包括:导引鞘管、手柄接头;
[0026]所述导引鞘管内具有至少两腔道:第一腔道、第二腔道;
[0027]所述手柄接头连接在所述导引鞘管的近端。
[0028]较佳地,所述腔道的至少部分腔道壁与所述导引鞘管的导引鞘管壁共用;
[0029]所述至少部分腔道壁设置有沿腔道延长方向的腔道开槽,所述腔道开槽贯穿所述腔道的两端,以使插入所述腔道内的部件经由所述腔道开槽从所述导引鞘管内剥离出来。
[0030]较佳地,至少一所述腔道设置有沿腔道延长方向的腔道开槽,所述腔道开槽贯穿所述腔道的两端;所述导引鞘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开槽方向一致的导引鞘管开槽,所述导引鞘管开槽贯穿所述导引鞘管的两端,以使插入所述腔道内的部件依次经由所述腔道开槽、所述导引鞘管开槽从所述导引鞘管内剥离出来。
[0031]较佳地,所述导引鞘管开槽与所述腔道开槽一一对应,所述导引鞘管开槽在对应的所述腔道开槽的径向延长方向上。
[0032]较佳地,还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穿设于所述第一腔道内;
[0033]所述第一腔道的远端的至少部分腔道壁与所述导引鞘管的导引鞘管壁共用时,所述至少部分腔道壁的远端具有第一腔道锥形结构;
[0034]所述内管的远端具有内管锥形结构;
[0035]所述第一腔道的远端位于所述导引鞘管的远端;
[0036]所述内管的远端位于所述导引鞘管的远端时,所述内管锥形结构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腔道锥形结构的边缘相对齐。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灌注系统,通过对压力、温度进行同时监测,可以避免因压力超出范围而增加的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同时还能避免因温度过低而造成的人体失温的风险,或者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热损伤的风险。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灌注系统,通过引导鞘的通道可以达到预定位置,直接测量该位置的真实压力、温度,可以反馈体内压力、温度的真实状态。
[0039]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方案中,通过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对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第一压力信号进行检查,如果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接收到的第二压力信号与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第一压力信号相差太大,则判定为压力传感器出现异常,可以反馈给主控芯片,进而主控芯片可以做出异常提示或控制灌注泵停止灌注,可以防止由于压力信号异常,还盲目灌注,对患者造成的严重伤害。
[0040]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方案中,通过主控芯片采集导管的使用次数,可以有效识别并控制导管的使用次数,避免了产品使用过程中难以做人为的次数记录,进而可以避免因使用次数过多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0041]本专利技术的一可选方案中,通过软胶封装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封装于金属管内,保证了芯片密封、绝缘,同时也保证了压力监测的灵敏度。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金属管、导管、灌注装置、导引鞘;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金属管内;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灌注装置;所述金属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导管的远端,所述金属管的近端为所述金属管的靠近所述导管的一端;所述金属管、所述导管被配置为能够依次插入所述导引鞘的腔道内;所述灌注装置包括:主控芯片、数据采集接口、数据输出接口、灌注泵;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数据采集接口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压力信号,还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芯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压力信号、所述温度信号通过所述数据输出接口输出;所述灌注泵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所述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外管路压力监测接口用于接收外管路内的第二压力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压力信号传输到所述主控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二次确认模块,所述二次确认模块连接在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主控芯片之间;所述二次确认模块用于确认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次数、产品型号、追溯生产批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所述盐水袋中的盐水进行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盐水袋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灌注泵与其中一所述盐水袋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装置还包括:称重模块,所述称重模块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称重模块用于识别对应所述盐水袋的盐水存量,且将所述盐水存量传输到所述主控芯片。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航黄云腾戴泽昊钮伟民孙晓安孔凡斌王方邱筱赛刘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诺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