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74653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学品领域,公开了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1)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2)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C具有式(3)所示结构,其中,R为C

Acrylamide co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化学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把水溶性聚合物加到注水中,以增大水溶液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波及效率,减少波及带的含油饱和度,从而提高石油采收率。实践证明,采用聚合物驱油可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年来,聚合物驱油所使用的聚合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普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局限是耐温耐盐性能低,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水溶液粘度大幅度下降,从而显著影响驱油效果。90年代,随着油田含水不断升高,提出了在油藏深部调整吸水剖面,迫使液流转向,改善注水开发采收率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的新热点,在稳油控水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相应地研制了强凝胶,弱凝胶,颗粒凝胶等新型化学剂。但是这些化学剂面对特高含水阶段由于油井水淹严重,油水关系复杂等问题,达不到深部调驱的目的,只能在实施井近距离地带发生作用,从而导致现场实施周期短、效果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酰胺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1)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2)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C具有式(3)所示结构;且以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85-9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1-10重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酰胺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该丙烯酰胺共聚物含有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结构单元C,其中,所述结构单元A具有式(1)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B具有式(2)所示结构,所述结构单元C具有式(3)所示结构;且以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85-9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1-10重量%;



其中,R为C2-C12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以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结构单元A的含量为88-95重量%,所述结构单元B的含量为0.5-3重量%,所述结构单元C的含量为1-9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丙烯酰胺共聚物,其中,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2700万-3200万;优选地,所述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2800万-3200万。


4.一种制备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溶液聚合反应条件下和引发剂存在下,将单体混合物在水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胶体;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含有丙烯酰胺、单体X和单体Y,所述单体X具有式(4)所示结构、所述单体Y具有式(5)所示结构;且以所述单体混合物的总量为基准,丙烯酰胺的用量为85-95重量%,所述单体X的用量为0.5-5重量%,所述单体Y的用量为1-10重量%;



其中,R为C2-C12的烷基;
2)将所述共聚物胶体进行水解反应,得到丙烯酰胺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方园伊卓王晓春杨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