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兴琼专利>正文

烹饪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60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烹饪锅组件,包括锅体和盛具,盛具具有贯穿壁面的通孔,盛具以能够绕枢转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锅体上,使转动盛具盛具能够进入/移出锅体。盛具用于盛装食材,可以采用类似于煮面或冒菜的篓具,也可以用具有通孔的方形篮具,通过盛具转动的机械化转动设置,节省劳动成本,提高效率,为食材和烹饪液体需要分离的食物烹饪装置的自动化提供基础。

Cooking pot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锅组件
本技术涉及锅具
,具体涉及烹饪锅组件。
技术介绍
烹饪锅,特别是商店中的冒菜类、酸辣粉或面食类等需要食物和烹饪液体分离的烹饪锅,目前多将食材放入具有通孔或整体呈网状的盛具中,再将具有食材的盛具放入锅内烹饪,比如,冒菜是将多种食材放在沸水中烹饪,炸鸡腿是将鸡腿放在热油中油炸,目前,对于盛具和锅的分离,多是采用手工操作,不利于全自动化和无人化餐厅;即使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技术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设置盛具和锅,但是其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同时这类技术对于盛放食物的碗盘的拿取,多是采用现有的机械手抓取技术,将碗盘从堆放放置抓取至盛具翻倒的位置以接取食物,然后再移动至窗口,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目前冒菜类、酸辣粉、油炸食物或面食类等需要食物和烹饪液体分离的烹饪锅需要手动处理盛具的问题,提供一种烹饪锅组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烹饪锅组件,包括锅体和盛具,所述盛具具有贯穿壁面的通孔,所述盛具以能够绕枢转轴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锅体上,使转动所述盛具所述盛具能够进入/移出所述锅体。盛具用于盛装食材,可以采用类似于煮面或冒菜的篓具,也可以用具有通孔的方形篮具。作为优选,所述枢转轴设置在所述锅体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盛具转动移出所述锅体而倾倒食物时,所述锅体上的与所述盛具最接近的外侧面,从而节省占用空间。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组件还包括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枢转轴固定,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盛具固定,所述支杆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部,从而节省盛具材料成本。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锅体侧部设置有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传送带与所述第一带轮配合,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可靠,占用空间小。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加热部件、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锅体内的液体,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体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锅体内液体的高度,当液位低于预设液位时向锅体内注液体并在高于预设液位时停止注液体,若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其他原因锅体内的液位高于预设液位,则锅体排液以保证安全;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出液口和入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底部以使锅体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出液口流出。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上设置有能够覆盖所述锅体敞口的锅盖,所述锅盖滑动设置在所述锅体上,相比于转动设置的锅盖,本实施例能够节约上方空间,为上方布置其他零部件留置空间;同时锅盖平行前后滑动以开合,相比于上下旋转开启,滑动开启不会阻碍上方食材倒料下锅,使用更加便捷。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内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所述盛具,在食客较少时,可以只是用一口锅,相比于设置3个以上盛具的锅,本申请在食客较少时能够节约电能成本,同时也能够保证一定的食客量的需要。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组件还包括置物台,所述置物台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以便所述伸缩杆驱动所述置物台升降,所述置物台与所述锅体的第一侧面对应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组件还包括置物筒,所述置物台设置在所述置物筒的空腔中,所述置物筒的侧面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由所述置物筒的筒底延伸至所述置物筒的筒顶。作为优选,所述烹饪锅组件还包括导流板和漏斗筒,所述漏斗筒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外侧面并朝向所述置物台,所述导流板一端与锅体的边沿贴合,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漏斗筒的上方以便于来自导流板的物体能够在重力作用下由掉落至漏斗筒,所述导流板的两侧边上翘从而使得导流板形成槽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盛具转动的机械化转动设置,节省劳动成本,提高效率,为食材和烹饪液体需要分离的食物烹饪装置的自动化提供基础。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烹饪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烹饪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烹饪锅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中省略部分零部件;图中标记:110-锅体,111-第一侧面,112-左侧面,113-边沿,120-盛具,130-支杆,131-凹部,140-导流板,150-锅盖,151-U形板,160-漏斗筒,170-转动部件,171-枢转轴,172-第一带轮,173-第二带轮,174-电机,300-碗盘,400-升降部件,410-置物筒,412-缺口,420-置物台,430-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烹饪锅组件包括锅体110、盛具120、转动部件170和升降部件400,盛具120具有贯穿壁面的通孔以便于锅体110内的液体能够流出从而食物和烹饪液体分离,盛具120通过转动部件170以能够绕枢转轴171转动的方式设置在锅体110上,使转动盛具120盛具120能够进入/移出锅体110,当盛具120内的食物烹饪完成后,盛具120在转动部件170的驱动下旋转移出锅体110,翻转180°后盛具120的敞口朝下,盛具120内的食物在重力作用下掉落从而从脱离盛具120,待食物脱离盛具120后,转动部件170驱动盛具120旋转返回国内,盛具120的敞口朝上,放入食材继续烹饪。盛具120可以是圆筒状的篓子,如图1-3就是圆筒形篓子的盛具120,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长方体形状的篓子,适合油炸了食物烹饪。升降部件400主要用于放置碗盘300,该碗盘300用于接收由盛具120移出锅体110后翻倒倾倒而出的食物,所以升降部件400设置在锅体110的第一侧面111,这里的第一侧面111是盛具120转动移出锅体110而倾倒食物时,锅体110上的与盛具120最接近的外侧面,在图1-3所示意的实施例中,因为位置关系,该第一侧面111是盛具120前方的侧面,如果盛具120翻转移出锅体110倾倒食物时,与盛具120最接近的侧面为图2中示意的左侧面112,那么图2中的左侧面112就为本申请的第一侧面111,如此,放置在升降部件400上的碗盘300才能够接住盛具120翻转倾倒而出的食物。如图3,转动部件170包括枢转轴171和电机174,转轴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并排的第一带轮172,锅体110的第一侧面111上固定了一个支板,电机174设置在支板上,电机174转轴上固定了第二带轮173,第二带轮173通过传送带与第一带轮172配合,图2中并未画出传输带。参见图2和图3,盛具120两侧设有支杆130,支杆130的一端与枢转轴171固定,支杆130的另一端与盛具120固定,支杆130上设置有能够容纳锅体110部分边沿113的凹部131,如图4,凹部131是向上凹陷的,由此,盛具120能够在锅体110内放置得更低,在盛具120和锅体110配合烹饪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方案所需的盛具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烹饪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10)和盛具(120),所述盛具(120)具有贯穿壁面的通孔,所述盛具(120)以能够绕枢转轴(171)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锅体(110)上,使转动所述盛具(120)所述盛具(120)能够进入/移出所述锅体(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烹饪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10)和盛具(120),所述盛具(120)具有贯穿壁面的通孔,所述盛具(120)以能够绕枢转轴(171)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锅体(110)上,使转动所述盛具(120)所述盛具(120)能够进入/移出所述锅体(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组件,其特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171)设置在所述锅体(110)的第一侧面(111)上,所述第一侧面(111)为所述盛具(120)转动移出所述锅体(110)而倾倒食物时,所述锅体(110)上的与所述盛具(120)最接近的外侧面;
所述烹饪锅组件还包括支杆(130),所述支杆(130)的一端与所述枢转轴(171)固定,所述支杆(130)的另一端与所述盛具(120)固定,所述支杆(130)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部(1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组件,其特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172),所述锅体(110)侧部设置有电机(174)和与所述电机(174)连接的第二带轮(173),所述第二带轮(173)通过传送带与所述第一带轮(172)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组件,其特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10)内设置有加热部件、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锅体(110)内的液体,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锅体(110)内液体的温度,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锅体(110)内液体的高度;
所述锅体(110)内设置有出液口和入液口,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锅体(110)的底部以使锅体(110)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出液口流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兴琼
申请(专利权)人:赖兴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