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57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枕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枕头主体,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设置有压感层,所述压感层布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来感知使用者枕在枕头上时的压力,根据压力的大小来控制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使调节后的高度达到使用者最佳的使用高度,以保障睡眠质量及对颈椎起到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头
本技术一般涉及床上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枕头。
技术介绍
成年人一般的睡眠时间为6--8小时,枕头是睡眠时的重要用具。枕头的高度对于睡眠质量和颈椎影响很大,枕头的高度过高或过低均对睡眠质量就颈椎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人体在仰卧和侧卧时最适的枕头高度亦是不同的,普通的枕头仅能靠其自身一定的柔软度,其被使用者头部施压时,其高低可以进行一定量的变化,但是由于其自身填充的柔性材料的限制,其高度改变量是比较有限的,不能满足不同使用者及不同睡姿对枕头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枕头,可以根据受到的压力不同改变枕头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及不同睡姿对枕头高度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枕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枕头主体,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设置有压感层,所述压感层布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压感层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骨传导耳机。进一步地,所述枕头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头枕区和颈枕区,多个所述骨传导耳机位于所述头枕区。进一步地,所述头枕区设置有三个所述骨传导耳机,三个所述骨传导耳机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且其中两个所述骨传导耳机靠近所述颈枕区,另外一个所述骨传导耳机远离所述颈枕区。进一步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滑动杆的下方设置有正反丝杠,所述正反丝杠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配合,所述正反丝杠的左旋螺纹段及右旋螺纹段均螺接有滑块,各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基体滑动配合,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均铰接有连杆,所述正反丝杠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安装基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基体为密封的隔音壳体,所述滑块、所述连杆、所述滑动杆的其中一端及所述正反丝杠的至少一端均位于隔音壳体内。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减小时,控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升高至第一预定高度,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压力增大时,控制所述高度调节装置降低至第二预定高度,所述第一预定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预定高度。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至少分布于各所述骨传导耳机位置处;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被触发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位置,控制对应位置处的所述骨传导耳机开启。进一步地,还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各所述骨传导耳机电连接,用于向各所述骨传导耳机发送音频信号。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来感知使用者枕在枕头上时的压力,根据压力的大小来控制高度调节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使调节后的高度达到使用者最佳的使用高度,以保障睡眠质量及对颈椎起到保护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使用参考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枕头的另一使用参考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枕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枕头主体10,安装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5,高度调节装置5上设置有压感层3,压感层3布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9。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9来感知使用者枕在枕头上时的压力,根据压力的大小来控制高度调节装置5进行高度调节,以使调节后的高度达到使用者最佳的使用高度,以保障睡眠质量及对颈椎起到保护作用。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方式,枕头主体10可以采用乳胶、慢回弹海绵等材料加工而成,在该枕头主体10上设置有一个安装腔,安装腔位于枕头主体的中部,安装腔的顶部设置开口,可以从该开口进行高度调节装置5、压感层3的安装。一般地,可以先将高度调节装置5安装在安装腔的底部,然后再将压感层3安装在高度调节装置5上方,高度调节装置5在进行高度调节时,带动压感层3同步运动。该枕头在使用时,其外部还可以套设枕套1。进一步地,在压感层3上设置有缓冲层2,缓冲层2内设置有多个骨传导耳机6、7、8。通过在该枕头中设置骨传导耳机6、7、8,可以使使用者不用佩戴耳机即可收听音频,且骨传导耳机6、7、8不直接放置于耳道内,不会对听力造成损伤。此外,较佩戴式的耳机,在翻身时容易脱落,本方案将骨传导耳机6、7、8设置在枕头内,只要头部与枕头中设置的骨传导耳机6、7、8接触,即可收听到相应的音频。可以通过在该枕头不同的部位分别设置骨传导耳机6、7、8来保证使用者无论是采用什么睡姿或枕在枕头的任何位置,均可以收听到音频,具体设置的数量及位置这里不做限定。进一步地,枕头主体10包括并排设置的头枕区B和颈枕区A,多个骨传导耳机6、7、8位于头枕区B。一般地,颈枕区A的高度高于头枕区B,颈枕区A用于对使用者的颈部进行支撑,头枕区B用于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支撑。骨传导耳机6、7、8可以只设置于头枕区B,而不设置于颈枕区A。进一步地,另参见图2、图3所示,头枕区设置有三个骨传导耳机6、7、8,三个骨传导耳机6、7、8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且其中两个骨传导耳机6、8靠近颈枕区A,另外一个骨传导耳机6远离颈枕区A。骨传导耳机6、7、8采用本方案等腰三角形的布局方式,使得使用者无论处于怎样的睡姿,都至少有一个骨传导耳机可以与使用者的头部接触,即无论使用者处于何种睡姿,都可以用骨传导耳机进行音频的播放。例如,使用者平躺时,远离颈枕区的骨传导耳机6与使用者头部接触,使用者左躺时,靠近颈枕区的两个骨传导耳机中位于左侧的骨传导耳机7与使用者头部接触,使用者右躺时,靠近颈枕区的两个骨传导耳机中位于右侧的骨传导耳机8与使用者头部接触。进一步地,另参见图4,高度调节装置5包括安装基体13,安装基体13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1,滑动杆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为了提高枕头的舒适性,可以在支撑板上设置柔性的支撑层4,该柔性的支撑层4用来对其上部的层状结构(如压感层、缓冲层等)进行支撑,滑动杆11的下方设置有正反丝杠16,正反丝杠16与安装基体13转动配合,为了降低摩擦,可以在正反丝杠16与安装基体13转动配合的部位安装轴承或铜套,正反丝杠16的左旋螺纹段及右旋螺纹段均螺接有滑块15,各滑块15与安装基体13滑动配合,各滑块15与滑动杆11之间均铰接有连杆14,正反丝杠1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与安装基体13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7驱动正反丝杠16转动,正反丝杠16转动过程中驱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枕头主体,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设置有压感层,所述压感层布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n所述压感层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骨传导耳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安装腔的枕头主体,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上设置有压感层,所述压感层布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感层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内设置有多个骨传导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头枕区和颈枕区,多个所述骨传导耳机位于所述头枕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区设置有三个所述骨传导耳机,三个所述骨传导耳机呈等腰三角形排布,且其中两个所述骨传导耳机靠近所述颈枕区,另外一个所述骨传导耳机远离所述颈枕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基体,所述安装基体上沿上下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滑动杆的下方设置有正反丝杠,所述正反丝杠与所述安装基体转动配合,所述正反丝杠的左旋螺纹段及右旋螺纹段均螺接有滑块,各所述滑块与所述安装基体滑动配合,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动杆之间均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周俊丽李强付开鹏赵亮亮李平礼张卿彦介春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