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7448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细胞3D培养用微球能够实现对细胞的高效培养,提高单位体积的细胞产量,能够有效解决细胞需要较大培养空间和需要较长预处理时间的瓶颈,为细胞更广泛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是指孔径介于1-1000nm的一类材料。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原本导电的铜到某一纳米级界限就不导电,原来绝缘的二氧化硅、晶体等,在某一纳米级界限时开始导电。这是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以及其特有的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但是,不经过修饰的硅材料对蛋白和核酸的吸附和捕获的能力比较低,主要原因是硅材料表面主要是硅羟基,其在生理环境(pH6-8)下,主要呈负电性,因此对细胞生长不利。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表面也呈负电,对于细胞特别是贴壁细胞来说,不利于细胞的贴壁生长。由于硅材料表面的羟基极易发生取代,因此硅材料容易被修饰。通过对硅材料修饰上特定的基团,特别是烷基基团,能够提高细胞对材料的贴合,使得细胞可以在这些细胞表面进行生长。同时,通过修饰可以使得密度大于水的硅材料悬浮于培养基中,可以实现细胞在培养基中的悬浮培养。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取粒径在20~30nm,表面带有烷基的纳米硅球,分散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纳米硅球分散液;/n2)取蛋白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得到蛋白液;/n3)搅拌状态下,向蛋白液中滴加纳米硅球分散液;/n4)反应完全至有机溶剂挥干,得到细胞3D培养用微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6 CN 20181160193641.一种细胞3D培养用微球的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粒径在20~30nm,表面带有烷基的纳米硅球,分散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中,得到纳米硅球分散液;
2)取蛋白溶解于磷酸缓冲液中,得到蛋白液;
3)搅拌状态下,向蛋白液中滴加纳米硅球分散液;
4)反应完全至有机溶剂挥干,得到细胞3D培养用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烷基为C1~C20的链烷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选自乙酸乙酯、苯、CCl4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硅球分散液中,纳米硅球的浓度为10~20m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美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