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广申专利>正文

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45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气瓶,维护孔,维护盖,吊装座,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第一固定架,吊装轮,收纳孔,遮挡盖,操作按钮,手扶杆和防滑垫,所述的气瓶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上端前面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检测固定盒,制动杆,制动块,第二固定架,速度传感器和检测轮以及电梯轿厢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速度传感器对检测轮接触电梯井内壁转动时的速度进行检测工作,然后将信息输送至外部控制系统,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制动杆开始工作,推动制动块进行移动,使制动块接触电梯井内壁进行紧急制动工作。

Multifunctional and safe elevator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厢体
,尤其涉及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
技术介绍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但是现有的电梯厢体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缆绳脱落时容易受到损坏,不方便进行紧急制动工作和急速下落时不方便进行缓冲以及维护时不方便进行电梯攀爬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厢体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缆绳脱落时容易受到损坏,不方便进行紧急制动工作和急速下落时不方便进行缓冲以及维护时不方便进行电梯攀爬的问题。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气瓶,维护孔,维护盖,吊装座,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第一固定架,吊装轮,收纳孔,遮挡盖,操作按钮,手扶杆和防滑垫,所述的气瓶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上端前面右侧;所述的维护孔开设在电梯轿厢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维护盖合页连接在维护孔的内壁;所述的吊装座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分别安装在吊装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安装在电梯轿厢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分别安装在收纳孔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固定架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座的下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下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轮轴接在第一固定架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收纳孔开设在电梯轿厢的左侧内壁上部前面;所述的遮挡盖合页连接在收纳孔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操作按钮螺钉连接在电梯轿厢的左侧内壁下部前面;所述的手扶杆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内壁下部;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电梯轿厢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包括第一固定管,方头螺栓,倒L型支撑杆和导引轮,所述的方头螺栓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支撑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引轮轴接在倒L型支撑杆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包括检测固定盒,制动杆,制动块,第二固定架,速度传感器和检测轮,所述的制动杆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的右侧内部后面;所述的制动杆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制动块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架的左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的右侧内部前面;所述的检测轮轴接在第二固定架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速度传感器螺钉连接在第二固定架的上端右侧。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包括底座,缓冲弹簧,连接板,滑动杆,第二固定管,缓冲气囊和进气管,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四周位置;所述的缓冲弹簧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连接板的下端四周位置;所述的;所述的滑动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管分别焊接在连接板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缓冲气囊的底端中间位置胶接在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的右侧胶接在缓冲气囊的左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包括收纳管,转动板,伸缩杆,攀爬杆,翼形螺栓和连接座,所述的转动板的右侧轴接在收纳管的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插接在收纳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攀爬杆的后面轴接在连接座的正表面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螺栓连接在收纳管的右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维护孔设置在气瓶的左侧;所述的防滑垫采用上端设置有凸起的硅胶垫。优选的,所述的导引轮采用凹型的不锈钢轮;所述的第一固定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座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导引轮分别设置在吊装轮的上端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制动块采用不锈钢块;所述的检测固定盒采用不锈钢盒;所述的制动杆采用可以伸缩的气动杆或者电动杆。优选的,所述的检测固定盒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检测固定盒分别设置在吊装座的后面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的缓冲气囊和进气管连通设置;所述的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滑动杆的上端分别贯穿第二固定管。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板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进气管和气瓶管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管采用正表面下部开设有滑孔的不锈钢管;所述的连接座采用U型的不锈钢座且从上到下依次焊接在伸缩杆的正表面。优选的,所述的转动板的左侧分别轴接在收纳孔的前面和后面内壁下部。优选的,所述的速度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TRZD-VA-50的速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管,倒L型支撑杆,导引轮,吊装座,第一固定架和吊装轮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导引轮引导缆绳,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缆绳脱落进入第一固定架和吊装轮的缝隙间收到挤压损坏影响工作。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检测固定盒,制动杆,制动块,第二固定架,速度传感器和检测轮以及电梯轿厢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速度传感器对检测轮接触电梯井内壁转动时的速度进行检测工作,然后将信息输送至外部控制系统,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制动杆开始工作,推动制动块进行移动,使制动块接触电梯井内壁进行紧急制动工作。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底座,缓冲弹簧,连接板,滑动杆,第二固定管,缓冲气囊和进气管的设置,有利于在电梯轿厢急速坠落时,通过外部控制系统控制进气管内部设置的电磁阀打开,然后使气瓶内部的气体进入缓冲气囊的内部,进行电梯轿厢缓冲工作,在缓冲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弹簧推动连接板增加缓冲效果。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管,转动板,伸缩杆,攀爬杆,翼形螺栓和连接座以及收纳孔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转动转动板的位置和角度,然后松开翼形螺栓调整好收纳管和伸缩杆的长度,在转动攀爬杆,方便进行电梯轿厢维护和检修工作。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固定管,方头螺栓,倒L型支撑杆和导引轮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松开方头螺栓,然后调节倒L型支撑杆和导引轮的高度在拧紧方头螺栓,方便进行缆绳防护工作。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管,转动板,伸缩杆,攀爬杆,翼形螺栓连接座和收纳孔以及遮挡盖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伸缩杆插入收纳管,然后转动攀爬杆,在转动转动板进入收纳孔,方便进行收纳工作。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电梯轿厢,维护孔和维护盖的设置,有利于在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打开维护盖,然后使工人通过维护孔上到电梯轿厢的上端,方便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收纳管,伸缩杆,攀爬杆,翼形螺栓和连接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职工松开翼形螺栓,然后收缩收纳管和伸缩杆,在转动攀爬杆方便进行收纳存放工作。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电梯轿厢,操作按钮,手扶杆和防滑垫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方便人们扶持手扶杆,同时通过防滑垫防止在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1),气瓶(2),维护孔(3),维护盖(4),吊装座(5),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第一固定架(10),吊装轮(11),收纳孔(12),遮挡盖(13),操作按钮(14),手扶杆(15)和防滑垫(16),所述的气瓶(2)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右侧;所述的维护孔(3)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维护盖(4)合页连接在维护孔(3)的内壁;所述的吊装座(5)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吊装座(5)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分别安装在收纳孔(1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固定架(10)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座(5)的下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下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轮(11)轴接在第一固定架(10)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收纳孔(12)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上部前面;所述的遮挡盖(13)合页连接在收纳孔(12)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操作按钮(14)螺钉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下部前面;所述的手扶杆(15)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防滑垫(16)胶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管(61),方头螺栓(62),倒L型支撑杆(63)和导引轮(64),所述的方头螺栓(62)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支撑杆(63)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引轮(64)轴接在倒L型支撑杆(63)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1),气瓶(2),维护孔(3),维护盖(4),吊装座(5),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第一固定架(10),吊装轮(11),收纳孔(12),遮挡盖(13),操作按钮(14),手扶杆(15)和防滑垫(16),所述的气瓶(2)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右侧;所述的维护孔(3)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维护盖(4)合页连接在维护孔(3)的内壁;所述的吊装座(5)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吊装座(5)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分别安装在收纳孔(1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固定架(10)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座(5)的下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下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轮(11)轴接在第一固定架(10)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收纳孔(12)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上部前面;所述的遮挡盖(13)合页连接在收纳孔(12)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操作按钮(14)螺钉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下部前面;所述的手扶杆(15)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防滑垫(16)胶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管(61),方头螺栓(62),倒L型支撑杆(63)和导引轮(64),所述的方头螺栓(62)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支撑杆(63)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引轮(64)轴接在倒L型支撑杆(63)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包括检测固定盒(71),制动杆(72),制动块(73),第二固定架(74),速度传感器(75)和检测轮(76),所述的制动杆(72)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71)的右侧内部后面;所述的制动杆(72)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制动块(73)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架(74)的左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71)的右侧内部前面;所述的检测轮(76)轴接在第二固定架(7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速度传感器(75)螺钉连接在第二固定架(74)的上端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广申
申请(专利权)人:田广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