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厢体
,尤其涉及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
技术介绍
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它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但是现有的电梯厢体还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缆绳脱落时容易受到损坏,不方便进行紧急制动工作和急速下落时不方便进行缓冲以及维护时不方便进行电梯攀爬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以解决现有的电梯厢体存在着使用的过程中缆绳脱落时容易受到损坏,不方便进行紧急制动工作和急速下落时不方便进行缓冲以及维护时不方便进行电梯攀爬的问题。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气瓶,维护孔,维护盖,吊装座,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1),气瓶(2),维护孔(3),维护盖(4),吊装座(5),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第一固定架(10),吊装轮(11),收纳孔(12),遮挡盖(13),操作按钮(14),手扶杆(15)和防滑垫(16),所述的气瓶(2)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右侧;所述的维护孔(3)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维护盖(4)合页连接在维护孔(3)的内壁;所述的吊装座(5)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 ...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包括电梯轿厢(1),气瓶(2),维护孔(3),维护盖(4),吊装座(5),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第一固定架(10),吊装轮(11),收纳孔(12),遮挡盖(13),操作按钮(14),手扶杆(15)和防滑垫(16),所述的气瓶(2)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右侧;所述的维护孔(3)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前面左侧;所述的维护盖(4)合页连接在维护孔(3)的内壁;所述的吊装座(5)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分别安装在吊装座(5)的上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分别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上端后面左右两侧;所述的可缓冲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电梯轿厢(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攀爬架结构(9)分别安装在收纳孔(12)的内壁下部;所述的第一固定架(10)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吊装座(5)的下端前面中间位置和下端后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吊装轮(11)轴接在第一固定架(10)之间的上部;所述的收纳孔(12)开设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上部前面;所述的遮挡盖(13)合页连接在收纳孔(12)的后表面右侧;所述的操作按钮(14)螺钉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左侧内壁下部前面;所述的手扶杆(15)分别螺栓连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壁下部;所述的防滑垫(16)胶接在电梯轿厢(1)的内部底端;所述的可调节缆绳导送架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管(61),方头螺栓(62),倒L型支撑杆(63)和导引轮(64),所述的方头螺栓(62)螺纹连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倒L型支撑杆(63)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固定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引轮(64)轴接在倒L型支撑杆(63)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检测制动盒结构(7)包括检测固定盒(71),制动杆(72),制动块(73),第二固定架(74),速度传感器(75)和检测轮(76),所述的制动杆(72)的右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71)的右侧内部后面;所述的制动杆(72)的右侧螺栓连接在制动块(73)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二固定架(74)的左侧螺栓连接在检测固定盒(71)的右侧内部前面;所述的检测轮(76)轴接在第二固定架(74)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速度传感器(75)螺钉连接在第二固定架(74)的上端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安全的电梯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