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轿架,特别是一种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电梯轿厢均采用底托式的曳引结构,轿底反绳轮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的轿架上,通过将曳引钢丝绳穿过轿底反绳轮后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由曳引机带动钢丝绳对电梯轿厢进行升降。但这种曳引机构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钢丝绳使用量,并且钢丝绳在还需要从轿厢的两侧穿过并连接轿底反绳轮,从而占用了轿厢两侧的井道空间,降低了轿厢对井道空间的利用率。此外,由于钢丝绳和电梯导靴的安装位置处于同平面设置,会使电梯在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摇晃、振动的现象,对轿厢的稳定性和舒适性造成一定影响。所以,现有的电梯轿厢结构存在空间利用率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它能够有效提高电梯轿厢的空间利用率和运行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包括位于电梯轿厢外侧的轿架本体,轿架本体上部设有轿顶斜梁架,轿顶斜梁架上连接有轿顶轮,轿顶轮在水平方向上倾斜 ...
【技术保护点】
1.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梯轿厢外侧的轿架本体(2),轿架本体(2)上部设有轿顶斜梁架(3),轿顶斜梁架(3)上连接有轿顶轮(4),轿顶轮(4)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轿顶轮(4)和轿顶斜梁架(3)之间设有缓震组件,轿顶轮(4)外侧连接有钢丝绳(5),钢丝绳(5)一端连接固定绳头板,钢丝绳另一端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梯轿厢外侧的轿架本体(2),轿架本体(2)上部设有轿顶斜梁架(3),轿顶斜梁架(3)上连接有轿顶轮(4),轿顶轮(4)在水平方向上倾斜设置,轿顶轮(4)和轿顶斜梁架(3)之间设有缓震组件,轿顶轮(4)外侧连接有钢丝绳(5),钢丝绳(5)一端连接固定绳头板,钢丝绳另一端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斜梁架(3)位于电梯轿厢和轿架本体(2)的上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吊式无机房乘客电梯轿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组件包括环形安装板(6),环形安装板(6)的外侧经卡槽(601)连接轿顶斜梁架(3),环形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毅,潘唐玉,黄先刚,刘悦,张沈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屹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