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407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该装置设置于储罐罐顶边缘处,罐顶板开设矩形开孔,开孔采用罐顶补强圈补强,并在开孔边缘连接有整圈挡水边框,开孔上部安装有半筒型孔罩;所述的半筒型孔罩一侧通过连接合页与罐顶补强圈连接,所述的筒型孔罩关闭时与罐顶板围成的矩形孔洞由防鸟网遮挡,防鸟网与半筒型孔罩相连接;所述半桶型孔罩与罐顶补强圈之间安装有锁紧装置,所述的半桶型孔罩上部安装有手柄。相比传统罐顶通气孔与透光孔的独立设置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储罐通气和透光功能的整合,可有效减少储罐上开孔的数量,减少材料消耗,操作维护设施少,提高采光效果和透光孔的操作便捷性。

Ventilation and light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vertical cylindrical inner floating roof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产品储运领域,具体涉及内浮顶储罐安全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储罐罐顶通气孔是设置在储存无密封要求的轻质油品、或易挥发化工产品的内浮顶储罐罐顶边缘,用于散溢罐内油汽,防止罐内油汽达到爆炸极限的安全通气装置,传统罐顶通气孔为弓型结构,一端焊接在罐顶开口,一端开口向下并焊接有防鸟丝网;如图5、图6所示,传统储罐透光孔设在罐顶,一般为直径500~600mm的圆孔,用法兰和法兰盖密封,采光时需要拆卸所有螺栓螺母紧固件,打开法兰盖以实现采光。为实现以上两种功能需要在储罐罐顶分别设置多个开孔;且透光孔开关时需要拆装大量紧固件,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以解决目前采用的独立储罐罐顶通气孔和储罐罐顶透光孔时罐顶开孔多、操作维护设施多且材料消耗大,罐顶透光孔开关操作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内容:一种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透光两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透光两用装置设置于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外罐顶边缘处,罐顶板开设矩形开孔(8),开孔采用罐顶补强圈(7)补强,并在开孔边缘连接有整圈挡水边框(5),开孔上部安装有半筒型孔罩(1);所述的半筒型孔罩(1)一侧通过连接合页(4)与罐顶补强圈(7)连接,所述的筒型孔罩(1)关闭时与罐顶板围成的矩形孔洞由防鸟网(3)遮挡,防鸟网(3)与半筒型孔罩(1)相连接;所述半桶型孔罩(1)与罐顶补强圈(7)之间安装有锁紧装置(6),所述的半桶型孔罩(1)上部安装有手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用通气、透光两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透光两用装置设置于立式圆筒形内浮顶储罐外罐顶边缘处,罐顶板开设矩形开孔(8),开孔采用罐顶补强圈(7)补强,并在开孔边缘连接有整圈挡水边框(5),开孔上部安装有半筒型孔罩(1);所述的半筒型孔罩(1)一侧通过连接合页(4)与罐顶补强圈(7)连接,所述的筒型孔罩(1)关闭时与罐顶板围成的矩形孔洞由防鸟网(3)遮挡,防鸟网(3)与半筒型孔罩(1)相连接;所述半桶型孔罩(1)与罐顶补强圈(7)之间安装有锁紧装置(6),所述的半桶型孔罩(1)上部安装有手柄(2)。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阳李阳任超梁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