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煤矿工人下、上井工作通常要乘座架空乘人装置。上、下时矿工都要手拿座椅,挂到矿井架空绳索运输系统上或摘下来挂到存取的地方。每个座椅的重量约为25KG,乘坐人员手拿座椅进行摘挂人员乘车摘挂时容易出现碰伤、刮伤等事故存在不安全隐患。人员下车后座椅存放不规范随手乱放,不仅影响矿井质量标准化的建设更影响行人通行的安全。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通过在固定支架上的机头迂回轮和机尾迂回轮,二者之间架设若干高度不同的过度轮;机头迂回轮、过度轮及机尾迂回轮采用传送绳依次串接;机头迂回轮还连接驱动其转动的马达。通过循环运动的传送绳把座椅提升到一定高度,利用高差实现了座椅的自动循环,规范了座椅的存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机头迂回轮和机尾迂回轮,二者之间架设若干高度不同的过度轮;机头迂回轮、过度轮及机尾迂回轮采用传送绳依次串接;机头迂回轮还连接驱动其转动的马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机头迂回轮和机尾迂回轮,二者之间架设若干高度不同的过度轮;机头迂回轮、过度轮及机尾迂回轮采用传送绳依次串接;机头迂回轮还连接驱动其转动的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度轮至少为三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迂回轮、过度轮及机尾迂回轮均为不锈钢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过度轮的位置高于两边的过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通过传动轴连接机头迂回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架空乘人座椅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允生,吕祥彬,田红波,张禄洲,孔庆奎,陈明振,谢洪路,郑朝生,任旭涛,李明明,高荣磊,房思洋,马万秀,郑文婧,郝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