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295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V

A micro tension method for anti deviation of ink je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织物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纤维织物布面进行喷墨从而在布面上形成标记之后,需要将纤维织物输送给裁切机进行裁切,在裁切的时候布面上的标记位置需要准确定位,才能在裁切完成并对纤维织物布片进行收卷后,将标记裸露在外而用于布片的区分。在放卷的过程中,缠绕在放卷辊筒上的纤维织物的层数不同,在恒定转动动力输出的情况下,当层数较多时,因纤维织物的重量过重会导致放卷不到位的情况,此种情况下会使得纤维织物无法按照预定的位置到达喷墨处,从而使得喷墨位置发生偏移,而若为了解决此问题而增大转动动力输出,则又会因出布过多而导致布面的偏移。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从而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所述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V主动辊=kV;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的表面材质而设定。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的纤维织物竖直设置。进一步地,当纤维织物仅存在一层时,系数k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而变化。进一步地,当同种类纤维织物设置层数大于等于2时,各层所述纤维织物的所述主动辊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纤维织物的所述被动辊也水平并列设置。进一步地,距离所述纤维织物放卷部分最近的第一主动辊的V1主动辊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的表面材质而变化,其他各所述主动辊的V主动辊在所述V1主动辊的基础上根据相对于所述纤维织物放卷部分的距离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辊的V主动辊在所述V1主动辊的基础上相对于所述纤维织物放卷部分的距离越大,系数k值越小。进一步地,以第一主动辊的V1主动辊为基准,根据以下公式对相对于纤维织物放卷部分的第N个主动辊的Vn主动辊进行计算:其中,Vn主动辊为相对于纤维织物放卷部分的第N个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k1为针对第一个主动辊的系数,L1为第一个主动辊相对于与其对应的放卷辊的轴线距离,Ln为第N各主动辊相对于与其对应的放卷辊的轴线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可避免采用增加放卷速度的方式而造成布面偏移的风险,在喷墨装置的前后端分别设置主动辊和被动辊,且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通过大于1的系数k而放大,可使得主动辊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代替原本裁切处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使得织物获得稳定的速度且不会在主动辊的前端形成不可控的储线情况,纤维织物因主动辊的转动而引起的位移与裁切处带动纤维织物的位移一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二中主动辊、喷墨装置、裁切处和被动辊的设置形式示意图;附图标记:主动辊1、喷墨装置2、裁切处3、被动辊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2的前端设置主动辊1,在喷墨装置2的后端设置被动辊4,且根据以下公式对主动辊1的放卷速度进行设定:V主动辊=kV;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1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3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1的表面材质而设定。在正常情况下,纤维织物在裁切处3的传送线速度与纤维织物自放卷处的放卷速度一致,而此种速度的一致性一方面通过裁切处3对纤维织物的摩擦力进行拉动,另一方面通过放卷处的匀速放卷来保证,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当摩擦力不足以将纤维织物自放卷处精确的拉出,则会出现放卷不到位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不采用增加放卷速度的方式而避免布面偏移的风险,在喷墨装置2的前后端分别设置主动辊1和被动辊4,且主动辊1的边缘线速度通过大于1的系数k而放大,可使得主动辊1对纤维织物的摩擦代替原本裁切处3对纤维织物的摩擦,其中,k需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1的表面材质而设定,且设定的范围较为重要,需要在保证V主动辊为和V存在速度差的情况下,仍能够使得织物获得稳定的速度而不会在主动辊1的前端形成不可控的储线情况,即主动辊1的其中一部分动力用于通过摩擦力而为纤维织物提供可靠的向前推力,而不引起纤维织物的位移,其中,纤维织物因主动辊1的转动而引起的位移与裁切处3带动纤维织物的位移一致。位于主动辊1和被动辊4之间的纤维织物竖直设置,从而使得喷墨装置2可更加便捷的安装,且纤维织物对主动辊1的包角适度,纤维织物可在重力的作用下而更好的贴合在主动辊1表面。本实施例中,纤维织物仅存在一层,系数k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而变化,根据不同的纤维织物需要对系数k进行调整,从而保证表面材质稳定的主动辊1对纤维织物的作用力能够有效的对纤维织物提供稳定的向前的推力,但是却不会引起其多余的位移。实施例二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在喷墨装置2的前端设置主动辊1,在喷墨装置2的后端设置被动辊4,且根据以下公式对主动辊1的放卷速度进行设定:V主动辊=kV;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1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3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1的表面材质而设定。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同种类纤维织物设置层数为4,各层纤维织物通过各自独立的主动辊1传送,距离纤维织物放卷部分最近的第一主动辊1的V1主动辊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1的表面材质而变化,其他各主动辊1的V主动辊在V1主动辊的基础上根据相对于纤维织物放卷部分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其中,首先确定第一主动辊1的V1主动辊可有效降低后续各主动辊1的控制难度,后续的主动辊1的速度设定提供基准,当然此处需保证的是各层纤维织物的种类是一致的,才能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选方案,上述变化的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的放卷距离来保证各层纤维织物传输速度的一致性,即将放卷距离的因素充分的考虑到整个速度的控制过程中。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主动辊1和被动辊4之间的纤维织物竖直设置,且各层纤维织物的主动辊1水平并列设置,纤维织物的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所述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n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墨装置的前端设置主动辊,在喷墨装置的后端设置被动辊,且根据以下公式对所述主动辊的转动速度进行设定:
V主动辊=kV;
其中,V主动辊为对纤维织物进行传送的主动辊的边缘线速度,V为纤维织物裁切处的传送线速度;k为大于1的系数,且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与主动辊的表面材质而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动辊和被动辊之间的纤维织物竖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纤维织物仅存在一层时,系数k根据纤维织物的特性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装置防跑偏微张力出布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种类纤维织物设置层数大于等于2时,各层所述纤维织物的所述主动辊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纤维织物的所述被动辊也水平并列设置。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陈玉祥刘勇俊钮青马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