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29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该采苗器建立在牡蛎苗的阴面附着和粗糙面易附着的习性及主要污损生物的阳面附着习性的生物学原理上,进行特殊的结构设计。该采苗器包括采苗板和挂绳,采苗板阴面喷涂呈粗糙的磨砂效果,提高牡蛎苗附着率;采苗板侧面下周边内缩与上周边呈45度角形成斜面,用于引导附着其上的牡蛎苗斜向生长;采苗板阴面添加圆台形隔离块,使采苗板之间不致重叠,可提高采苗效率及增加附苗面积。该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与现有专利报道及现有产品相比,其优点在于产品结构简单,工业化生产成本低,重量轻,操作方便,不易变形或破碎,经久耐用,采苗效果好,养殖产量高,养成期牡蛎不易脱落,是一种理想的采苗器材。

A kind of artificial seedling collecting device for oy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
技术介绍
牡蛎俗称海蛎子、蚝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珍珠贝目,牡蛎科,是世界上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牡蛎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肉与壳均可入药,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牡蛎的含锌量居人类食物之首。近年来,随着水体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自然海区的牡蛎苗种已经逐渐枯竭,难以满足养殖的需求,不足以支撑牡蛎养殖行业发展,因此,开展牡蛎的人工育苗关键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此专利顺应了此趋势,原始传统的自然海区的牡蛎采苗器不适用在室内开展高效采苗,石类、竹子、水泥制件等采苗器是手工制作,成本费用高,采苗效率低,且过于笨重,操作不方便,贝壳作为采苗器材,也有不足之处,其中扇贝壳轻便但易脆裂,在养殖后期脱落严重,不适合风浪大的南方海域使用,牡蛎壳疏松,碳酸钙成分容易被海水渗透酸腐蚀坏掉,同时贝壳类采苗器大多数有采苗效率低、采集的牡蛎苗后期容易互相排挤致使部分牡蛎苗脱落造成浪费等缺陷;现有的包装带采苗器无隔离块,软塑包装带易烂,易下垂,水泥浆易与包装带脱离,加工麻烦,手工制作成本高且效率低;现有的水泥饼采苗器主要适用于海区自然采苗,但基于科学合理的人工育苗采苗器的欠缺,仍被迫用于室内牡蛎育苗,生产效率低下,新型人工育苗采苗器的研制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牡蛎采苗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以解决上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始传统的自然海区的牡蛎采苗器不适用在室内开展高效采苗,石类、竹子、水泥制件等采苗器是手工制作,成本费用高,采苗效率低,且过于笨重,操作不方便,贝壳作为采苗器材,轻便但易脆裂,在养殖后期脱落严重,不适合风浪大的南方海域使用;现有的包装带采苗器软塑包装带易烂,易下垂,水泥浆易与包装带脱离;现有的水泥饼采苗器主要适用于海区自然采苗,但基于科学合理的人工育苗采苗器的欠缺,仍被迫用于室内牡蛎育苗,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包括采苗板和挂绳,所述采苗板上开设有第一穿孔,且采苗板的下方设置有隔离块,所述隔离块上开设有第二穿孔,且第二穿孔以及第一穿孔的内侧均设置有挂绳,并且采苗板以及隔离块分别通过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与挂绳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采苗板为马赛克瓷砖材质,且采苗板的规格为上周边宽20-50mm、下周边每边内缩2mm、垂直面高1mm、45度斜面、厚3-6mm或半径10-25mm、厚3-6mm,并且采苗板与隔离块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采苗板的下表面以及隔离块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粗糙层。优选的,所述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的直径均为5-8mm,且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位置。优选的,所述隔离块为圆台状结构,且隔离块的规格为底部直径15mm、顶部直径12mm、高5mm。优选的,所述挂绳为尼龙线、聚乙烯或聚丙烯绳材质,且挂绳的长度为1-2m,直径2-6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1、产品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打破以往采苗器都是手工制作费时费钱的局面,运用工业制造生产马赛克瓷砖,生产效率高且生产成本低;2、标粗后不需要像贝壳一样需要破壳分苗,可直接分散用于养成,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提高了10-15倍的采苗效率,后期进行瓷砖片分疏,不仅降低了牡蛎苗后期容易互相排挤致使部分牡蛎苗脱落造成浪费的风险,还增加了经济效益,不但质地坚硬不易被海水渗透酸腐蚀坏掉,还提高了牡蛎人工育苗效率和苗种存活率。3、斜面增加了阴面面积,能使牡蛎苗斜向上生长,减少苗之间挤压;竖直面可以减少板尖锐的角被磕掉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离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采苗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苗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采苗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苗板;2、第一穿孔;3、隔离块;4、第二穿孔;5、挂绳;6、粗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包括采苗板1和挂绳5,采苗板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2,且采苗板1的下方设置有隔离块3,采苗板1为马赛克瓷砖材质,且采苗板1的规格为上周边宽20-50mm、下周边每边内缩2mm、垂直面高1mm、45度斜面、厚3-6mm或半径10-25mm、厚3-6mm,并且采苗板1与隔离块3之间为一体化结构,且采苗板1的下表面以及隔离块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粗糙层6,避免出现脆裂现象,同时防止容易被海水渗透酸腐蚀坏掉,在养殖后期脱落严重,还能够提升牡蛎苗的附着率和附着稳定性;隔离块3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且第二穿孔4以及第一穿孔2的内侧均设置有挂绳5,并且采苗板1以及隔离块3分别通过第二穿孔4以及第一穿孔2与挂绳5相互连接,第一穿孔2以及第二穿孔4的直径均为5-8mm,且第一穿孔2以及第二穿孔4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位置,方便挂绳5穿过第一穿孔2以及第二穿孔4分别对采苗板1以及隔离块3进行连接,隔离块3为圆台状结构,且隔离块3的规格为底部直径15mm、顶部直径12mm、高5mm,方便在两个不同的采苗板1之间进行隔离支撑,避免牡蛎苗后期容易互相排挤,挂绳5为尼龙线、聚乙烯或聚丙烯绳材质,且挂绳5的长度为1-2m,直径2-6mm,提升了挂绳5对采苗板1以及隔离块3进行连接的结构强度,避免海水腐蚀。工作原理:根据图1所示在,使用该采苗器进行使用之前,首先对水体养殖海区的深浅进行判断,水浅以每6-7个采苗板1为一串,水深以每10-15个采苗板1为一串,将挂绳5穿过隔离块3上的第二穿孔4,此时的隔离块3便在挂绳5上完成了稳定安装,接着只需将采苗板1通过第一穿孔2穿在挂绳5的外侧,按照上述原理,依次对其他隔离块3以及采苗板1进行串联安装,完成安装之后便可将该采苗器投放悬挂至养殖海域进行使用,挂绳5的粗细长短和采苗板1的大小及其间隔的距离均可根据养殖生物品种采苗标粗以及后期养成的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养殖户的实际需求,这样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方便人们的使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包括采苗板(1)和挂绳(5),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板(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2),且采苗板(1)的下方设置有隔离块(3),所述隔离块(3)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且第二穿孔(4)以及第一穿孔(2)的内侧均设置有挂绳(5),并且采苗板(1)以及隔离块(3)分别通过第一穿孔(2)以及第二穿孔(4)与挂绳(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包括采苗板(1)和挂绳(5),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板(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2),且采苗板(1)的下方设置有隔离块(3),所述隔离块(3)上开设有第二穿孔(4),且第二穿孔(4)以及第一穿孔(2)的内侧均设置有挂绳(5),并且采苗板(1)以及隔离块(3)分别通过第一穿孔(2)以及第二穿孔(4)与挂绳(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人工育苗采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苗板(1)为马赛克瓷砖材质,且采苗板(1)的规格为上周边宽20-50mm、下周边每边内缩2mm、垂直面高1mm、45度斜面、厚3-6mm或半径10-25mm、厚3-6mm,并且采苗板(1)与隔离块(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刘晓坤曹楚畑罗泽鑫李斌斌林若兰吴加莹龙补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