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清锋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29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包括支架,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纠偏装置,表面扫灰装置和控制屏;支架后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螺栓连接;支架顶部与顶板相连接;传送带前部中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先在板纸表面压印痕迹,然后对压印头上墨,控制油墨接触凹痕,用引力留下油墨并束缚;先用曲面阻拦,将板纸纠正为小偏斜,然后用两个平板对二者之间的板纸进行轻微挤压,将板纸恢复正位;清除表面杂质,保证油墨不会受阻挡导致成型后缺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利用紫外线固化性油墨进行印刷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通过印刷装置将紫外线固化印刷油墨印刷到承印物上,然后利用紫外线固化灯发出的紫外线对紫外线固化印刷油墨印刷层进行照射,使紫外线固化印刷油墨印刷层固化、干燥,从而完成印刷。利用上述工艺获得的印刷品,其紫外线固化印刷油墨印刷层比较粗糙,视觉效果和手感欠佳。中国专利CN101125500A针对利用上述工艺获得的印刷品,其紫外线固化印刷油墨印刷层比较粗糙,视觉效果和手感欠佳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印刷工艺,其通过分布进行油墨的交联和凝固的方式,克服了油墨印刷层比较粗糙,视觉效果和手感欠佳的问题,但在对某些正方形的、表面透墨和吸墨能力差的板纸材料表面进行印刷时由于缺乏束缚油墨的结构,而且在在运送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板纸偏斜,板纸表面有灰尘杂质,缺乏束缚结构会导致油墨扩散导致印刷出的图案、字迹模糊,板纸偏斜导致字迹、图案位置不正确,存在杂质影响落墨导致字迹、图案缺失的问题。综上,目前需要研发一种能够清理表层板纸杂质、修正承印板纸位置、防止油墨扩散的印刷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油墨扩散导致印刷出的图案、字迹模糊,板纸偏斜导致字迹、图案位置不正确,存在杂质影响落墨导致字迹、图案缺失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油墨扩散导致印刷出的图案、字迹模糊,板纸偏斜导致字迹、图案位置不正确,存在杂质影响落墨导致字迹、图案缺失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本专利技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包括支架,传送带,顶板,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纠偏装置,表面扫灰装置和控制屏;支架后中部与传送带进行螺栓连接;支架顶部与顶板相连接;传送带底中部设置有纠偏装置;传送带前部中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相连接,并且表面扫灰装置左中部与纠偏装置相连接;传送带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屏;顶板底中部设置有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并且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右中顶部与纠偏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丝杆,传动框,可换印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第一齿杆,第一连接柱,机构容纳室,第一传动杆,墨盒和吸墨块;电机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下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左侧通过松弛传动带与第一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左上侧设置有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底部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直齿轮左下侧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左下侧与第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顶端前侧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顶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侧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底部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传动框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框底部设置有可换印块;第三直齿轮前端轴心左下侧与第四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直齿轮底部与第一齿杆相互啮合;第一齿杆底中部与第一连接柱进行焊接;第一连接柱外表面顶部与机构容纳室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底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一传动杆左侧与墨盒相连接,并且墨盒底部与机构容纳室相连接;墨盒顶部与吸墨块相连接;电机底部与顶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右下侧与纠偏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纠偏装置包括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五直齿轮,第六直齿轮,第二电动推杆,安装平板,纠偏辅助块,第七直齿轮,第二齿杆,第一滑槽,第二传动杆,第二连接柱,纠偏夹板,滑块,第二滑槽,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三锥齿轮右前侧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右侧与第五直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直齿轮左上侧与第六直齿轮相互啮合;第六直齿轮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六直齿轮左下侧与第七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电动推杆顶部与安装平板相连接;安装平板顶端左侧与纠偏辅助块相连接;第七直齿轮底部与第二齿杆相互啮合;第二齿杆底部与第一滑槽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齿杆左侧与第二传动杆进行焊接;第二传动杆左侧与第二连接柱相连接;第二连接柱顶部与纠偏夹板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柱底部与滑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柱左中部与第一弹簧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柱左底部与第二弹簧进行焊接;滑块底部与第二滑槽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后端轴心左上侧与第二传动轮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表面扫灰装置包括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长齿轮,第八直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扫头,安装悬板,第二传动块,第二丝杆,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十三传动轮,伸缩杆,传动板和第三电动推杆;第五锥齿轮右底部与第六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六锥齿轮底部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侧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顶部与第七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左顶部与第八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七锥齿轮顶部与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八锥齿轮左侧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顶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左侧与长齿轮进行传动连接;长齿轮底端左侧与第八直齿轮相互啮合;第八直齿轮左侧与第九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锥齿轮左底部与第十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九锥齿轮左侧与安装悬板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安装悬板底部与第十锥齿轮相连接;第十锥齿轮底部与扫头进行传动连接;安装悬板顶部与第二传动块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块内中部与第二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丝杆右侧与第十一锥齿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一锥齿轮右底部与第十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十二锥齿轮轴心与第三传动杆相互套接,并且第三传动杆底部与伸缩杆相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顶部与第十三传动轮互相套接;伸缩杆外表面顶部与传动板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板底端左侧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左侧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进一步的,当第一电动推杆伸缩使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啮合传动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啮合传动第二直齿轮,接着第二直齿轮传动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锥齿轮,然后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三传动轮旋转,第三传动轮接着带动第四传动轮旋转,第四传动轮接着传动第一丝杆,第一丝杆外传动传动框上下移动,最终传动框带动有可换印块上下移动;当第一电动推杆伸缩使第一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后,第二传动轮啮合传动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再啮合传动第三直齿轮,然后第三直齿轮带动第四直齿轮旋转,第四直齿轮啮合传动第一齿杆使其左右移动,第一齿杆接着带动第一连接柱移动,再然后第一连接柱传动第一传动杆,接着第一传动杆带动墨盒移动,最终墨盒带动吸墨块左右移动;当当第一电动推杆伸缩使第一直齿轮同事不与第二直齿轮和第三直齿轮相互啮合时,装置保持静止。进一步的,当第三电动推杆伸缩使第十一锥齿轮与第十二锥齿轮脱离啮合,转而与第十三传动轮相互啮合后,第六传动轮传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第三传动杆旋转,第三传动杆传动第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包括支架(1),传送带(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纠偏装置(5),表面扫灰装置(6)和控制屏(7);支架(1)后中部与传送带(2)进行螺栓连接;支架(1)顶部与顶板(3)相连接;传送带(2)底中部设置有纠偏装置(5);传送带(2)前部中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6)相连接,并且表面扫灰装置(6)左中部与纠偏装置(5)相连接;传送带(2)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屏(7);顶板(3)底中部设置有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并且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右中顶部与纠偏装置(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包括支架(1),传送带(2)和顶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纠偏装置(5),表面扫灰装置(6)和控制屏(7);支架(1)后中部与传送带(2)进行螺栓连接;支架(1)顶部与顶板(3)相连接;传送带(2)底中部设置有纠偏装置(5);传送带(2)前部中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6)相连接,并且表面扫灰装置(6)左中部与纠偏装置(5)相连接;传送带(2)右前侧设置有控制屏(7);顶板(3)底中部设置有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并且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右中顶部与纠偏装置(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防墨迹扩散印刷装置(4)包括电机(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二传动轮(403),第一直齿轮(404),第二直齿轮(405),第一锥齿轮(406),第二锥齿轮(407),第三传动轮(408),第四传动轮(409),第一丝杆(4010),传动框(4011),可换印块(4012),第一电动推杆(4013),第三直齿轮(4014),第四直齿轮(4015),第一齿杆(4016),第一连接柱(4017),机构容纳室(4018),第一传动杆(4019),墨盒(4020)和吸墨块(4021);电机(401)前端轴心与第一传动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2)右下侧与第二传动轮(4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3)左侧通过松弛传动带与第一直齿轮(404)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404)左上侧设置有第二直齿轮(405);第一直齿轮(404)底部与第一电动推杆(4013)相连接;第一直齿轮(404)左下侧设置有第三直齿轮(4014);第二直齿轮(405)左下侧与第一锥齿轮(4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6)顶端前侧与第二锥齿轮(407)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407)顶部与第三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8)左侧与第四传动轮(40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409)底部与第一丝杆(4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4010)外表面中部与传动框(4011)进行传动连接;传动框(4011)底部设置有可换印块(4012);第三直齿轮(4014)前端轴心左下侧与第四直齿轮(4015)进行传动连接;第四直齿轮(4015)底部与第一齿杆(4016)相互啮合;第一齿杆(4016)底中部与第一连接柱(4017)进行焊接;第一连接柱(4017)外表面顶部与机构容纳室(4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4017)底部与第一传动杆(4019)进行焊接;第一传动杆(4019)左侧与墨盒(4020)相连接,并且墨盒(4020)底部与机构容纳室(4018)相连接;墨盒(4020)顶部与吸墨块(4021)相连接;电机(401)底部与顶板(3)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3)右下侧与纠偏装置(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纠偏装置(5)包括第三锥齿轮(501),第四锥齿轮(502),第五直齿轮(503),第六直齿轮(504),第二电动推杆(505),安装平板(506),纠偏辅助块(507),第七直齿轮(508),第二齿杆(509),第一滑槽(5010),第二传动杆(5011),第二连接柱(5012),纠偏夹板(5013),滑块(5014),第二滑槽(5015),第一弹簧(5016)和第二弹簧(5017);第三锥齿轮(501)右前侧与第四锥齿轮(502)相互啮合;第四锥齿轮(502)右侧与第五直齿轮(5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五直齿轮(503)左上侧与第六直齿轮(504)相互啮合;第六直齿轮(504)顶部与第二电动推杆(505)相连接;第六直齿轮(504)左下侧与第七直齿轮(508)相互啮合;第二电动推杆(505)顶部与安装平板(506)相连接;安装平板(506)顶端左侧与纠偏辅助块(507)相连接;第七直齿轮(508)底部与第二齿杆(509)相互啮合;第二齿杆(509)底部与第一滑槽(5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齿杆(509)左侧与第二传动杆(5011)进行焊接;第二传动杆(5011)左侧与第二连接柱(5012)相连接;第二连接柱(5012)顶部与纠偏夹板(5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柱(5012)底部与滑块(5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连接柱(5012)左中部与第一弹簧(5016)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柱(5012)左底部与第二弹簧(5017)进行焊接;滑块(5014)底部与第二滑槽(5015)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锥齿轮(501)后端轴心左上侧与第二传动轮(403)相连接;第三锥齿轮(501)右侧与表面扫灰装置(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刷防油墨扩散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表面扫灰装置(6)包括第五锥齿轮(601),第六锥齿轮(602),第五传动轮(603),第六传动轮(604),第七锥齿轮(605),第八锥齿轮(606),第七传动轮(607),第八传动轮(608),长齿轮(609),第八直齿轮(6010),第九锥齿轮(6011),第十锥齿轮(6012),扫头(6013),安装悬板(6014),第二传动块(6015),第二丝杆(60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清锋
申请(专利权)人:杜清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