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4272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滑动轴承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由新型杂环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和改性聚醚醚酮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制成的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包括:基体、网络连接层及复合材料树脂层;基体为金属材料制成;网络连接层通过金属3D打印方式固定于基体的表面;复合材料树脂层通过网络连接层与基体固定连接。制造方法包括A、前期准备;B、制备网络连接层;C、复合制备;D、成型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强度可靠性不够,仅适用于载荷小、疲劳强度低轴承工况使用;同时工程塑料树脂层厚度小于0.5mm,仅适用于薄壁的轴承,无法满足厚壁轴承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滑动轴承制造
,尤其涉及由新型杂环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和改性聚醚醚酮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制成的适合于核主泵、水轮发电机、风电、齿轮箱、船舶等机械设备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新型杂环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和改性聚醚醚酮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由于具有承载能力高、耐高温、耐辐射、耐腐蚀以及良好减摩耐磨性和顺应性等特性;并适用于高速、油润滑、水润滑工况,可广泛应用于核主泵、水轮发电机、风电、齿轮箱、船舶等机械设备领域。现有技术,中国申请号为201210487158.7,专利名称:弹性金属塑料瓦及其制造方法,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弹性金属塑料瓦,包括:瓦基;复合材料树脂层,固定于瓦基的连接表面;连接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与瓦基的连接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柱的高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的厚度,瓦基与复合材料树脂层通过多个连接柱固定。该项技术较传统的钎焊工艺有所简化,理论上可提高效率及实现自动化,但是,由于具有一定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包括:基体(1)、网络连接层(2)及复合材料树脂层(3);/n所述的基体(1)为金属材料制成;/n所述的网络连接层(2)通过金属3D打印方式固定于基体(1)的表面,厚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3)的厚度;/n所述的复合材料树脂层(3)通过网络连接层(2)与基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包括:基体(1)、网络连接层(2)及复合材料树脂层(3);
所述的基体(1)为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网络连接层(2)通过金属3D打印方式固定于基体(1)的表面,厚度小于复合材料树脂层(3)的厚度;
所述的复合材料树脂层(3)通过网络连接层(2)与基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固定网络连接层(2)的基体(1)由不锈钢制成,其基面为平面或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连接层(2)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青铜合金;网络连接层(2)的金属网格连接丝直径为0.3~2mm,网络孔隙率为40~80%,网络连接层的厚度为1~5mm;网络连接层(2)内各处要相互贯通,不能有阻断,上端为凹凸不平弧形连接结构,保证复合材料树脂层(3)在网络连接层部实现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材料树脂层(3)为新型杂环高性能改性工程塑料和改性聚醚醚酮树脂,其内含有重量占混料总量10~30%碳纤维,5~10%聚四氟乙烯树脂,5~15%石墨成分;复合材料树脂层(3)厚度为1.5~12m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意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滑动轴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前期准备:
制备基体(1);
用CAD设计网格链接层(2)的结构模型;
制备复合材料树脂层(3)的材料,并将该材料支撑复合材料树脂层(3);
B、制备网络连接层(2):在基体(1)上用金属3D打印技术形成网络连接层(2)的整体结构;
C、复合制备:复合制备包括两种方式:
方式一:将步骤A中制备好的复合材料树脂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明刘长波双文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