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手防碰撞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211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搬运机械手的防碰撞保护装置。包括立柱、滑台、底梁、防碰撞板、传感器支架、传感器、弹性组件,立柱垂直设置,滑台与立柱垂直滑动连接;底梁固定设置在滑台的底部;底梁上设置底部开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传感器,传感器上方设置传感器支架,且传感器支架上设置与传感器相对应的凹槽,传感器支架固定在底梁上;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传感器触点,传感器本体设置在传感器支架凹槽与底梁凹槽形成的空腔内,传感器触点设置在传感器本体下方,且伸出底梁;防碰撞板设置在底梁下方,且防碰撞板与底梁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防碰撞装置机构简单紧凑、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手防碰撞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手
,特别涉及一种搬运机械手的防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无论是单机还是组合机床,以及自动生产流水线,都要用到机械手来完成工件的取放。机械手是模仿人的手部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和操作的自动装置。它特别是在高温、高压、多粉尘、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环境中,以及笨重、单调、频繁的操作中代替人作业,因此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半导体制造行业,原材料通过机械手来搬运,机械手工作环境封闭且空间小,要求机械手运行平稳,定位精度高。由于机械设计或者人为操作的误差,机械手运行过程中与其他部件或者人可能会发生碰撞,或造成人员伤害,或对机器造成损伤影响运动精度,后期检修调试费时费力。因此目前各种运动机械或者装置,大都拥有防碰撞保护装置或者措施,比如汽车、移动机器人、机械手臂等。目前多数机械手通过位移变化来检测碰撞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并无缓冲结构,当位移产生时,硬碰撞已经发生,保护手段不完善,另外在碰撞发生后需要重新调整定位才可以重新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手防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3)、滑台(2)、底梁(5)、防碰撞板(4)、传感器支架(7)、传感器(8)、弹性组件,所述的立柱(3)垂直设置,所述的滑台(2)与立柱(3)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的底梁(5)固定设置在滑台(2)的底部;/n所述的底梁(5)上设置底部开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所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8)上方设置传感器支架(7),且所述的传感器支架(7)上设置与传感器(8)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的传感器支架(7)固定在底梁(5)上;/n所述的传感器(8)包括传感器本体(8-1)和传感器触点(8-2),所述的传感器本体(8-1)设置在传感器支架(7)凹槽与底梁凹槽形成的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手防碰撞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3)、滑台(2)、底梁(5)、防碰撞板(4)、传感器支架(7)、传感器(8)、弹性组件,所述的立柱(3)垂直设置,所述的滑台(2)与立柱(3)垂直滑动连接;所述的底梁(5)固定设置在滑台(2)的底部;
所述的底梁(5)上设置底部开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所述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8)上方设置传感器支架(7),且所述的传感器支架(7)上设置与传感器(8)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的传感器支架(7)固定在底梁(5)上;
所述的传感器(8)包括传感器本体(8-1)和传感器触点(8-2),所述的传感器本体(8-1)设置在传感器支架(7)凹槽与底梁凹槽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的传感器触点设置在传感器本体(8-1)下方,且伸出底梁(5);
所述的防碰撞板(4)设置在底梁(5)下方,且防碰撞板(4)与底梁(5)之间通过弹性组件连接;
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导向套(6)、直线轴承(10)、导向轴(9)、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道奎徐方邹风山周昊赵治国边弘晔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