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20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景观农业,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包括第一爬藤架及第二爬藤架,第一爬藤架和第二爬藤架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第一爬藤架的开口与第二爬藤架的开口位置对应,第二爬藤架罩设于第一爬藤架外,第一爬藤架和第二爬藤架之间形成温室空间,第二爬藤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温室空间的进出口。在使用时,爬藤植物种植于第一爬藤架内部,并沿第一爬藤架向上攀附生长,当达到第一爬藤架顶部开口处后,爬藤植物能够继续沿第二爬藤架生长,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蔓延,能够较全面地覆盖整个温室,遮蔽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
本技术涉及生态景观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温室设施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温室种类的不断发展与功能的不断延伸,各类以温室设施为载体,以全时休闲度假为理念的温室产品正在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引擎。其中,休闲温室是将休闲场馆与温室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模式,以温室技术为主要结合点模拟大自然生态,随时提供优雅的自然景观生态结合、舒适惬意的环境氛围,富有田园景观文化,集生态观光与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包括生态温室餐厅、温室洗浴、庭院温室、养生温室、温室会所等。现有的一种休闲温室为通过钢筋水泥搭建形成温室主体,再在温室主体的外周种植爬藤植物,爬藤植物生长时攀附温室主体蔓延,最终覆盖温室主体,形成一种自然生态型温室。然而这种休闲温室由于爬藤植物从温室的外侧种植,较难全面覆盖整个温室主体,遮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爬藤植物能够较好地覆盖整个温室,遮蔽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包括第一爬藤架及第二爬藤架,所述第一爬藤架和所述第二爬藤架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爬藤架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爬藤架的开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爬藤架罩设于所述第一爬藤架外,所述第一爬藤架和所述第二爬藤架之间形成温室空间,所述第二爬藤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所述温室空间的进出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爬藤架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爬藤架的开口的口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与所述的第一爬藤架的顶部所在高度的高度差为0.5m~1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爬藤架和所述第二爬藤架均由杆件搭建形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爬藤架包括爬架主体,所述爬架主体的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所述爬架主体的中部架设有一透明鱼缸,所述鱼缸的底部设置有贯通口,所述鱼缸的内部设置有一用于爬藤植物穿过的隔离管,且所述隔离管的底端连接于所述贯通口。作为优选,所述爬架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支撑平台,所述鱼缸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上。作为优选,所述隔离管为伸缩管。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爬藤架和所述第二爬藤架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水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包括第一爬藤架及第二爬藤架,第一爬藤架和第二爬藤架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第一爬藤架的开口与第二爬藤架的开口位置对应,第二爬藤架罩设于第一爬藤架外,第一爬藤架和第二爬藤架之间形成温室空间,第二爬藤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温室空间的进出口。在使用时,爬藤植物种植于第一爬藤架内部,并沿第一爬藤架向上攀附生长,当达到第一爬藤架顶部开口处后,爬藤植物能够继续沿第二爬藤架生长,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蔓延,能够较全面地覆盖整个温室,遮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爬藤架的主视图;图2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爬藤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功能爬藤架的爆炸图;图4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爬藤架的主视图;图5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爬藤架的主视图。图中:1、第一爬藤架;11、爬架主体;12、鱼缸;13、隔离管;14、支撑平台;15、培育槽;2、第二爬藤架;21、进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如图1-图3所示,包括第一爬藤架1及第二爬藤架2,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与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位置对应,第二爬藤架2罩设于第一爬藤架1外,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之间形成温室空间,第二爬藤架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温室空间的进出口21。本实施例对多功能爬藤架温室的大体外形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类似于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等。在使用时,爬藤植物种植于第一爬藤架1内部,并沿第一爬藤架1向上攀附生长,当达到第一爬藤架1顶部开口处后,爬藤植物能够继续沿第二爬藤架2生长,均匀地向四周扩散蔓延,能够较全面地覆盖整个温室,遮蔽效果好。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的表面均覆盖有防水材料。防水材料能够起到避雨的作用。防水材料可以为薄膜、张拉膜、阳光板、耐力板、玻璃等。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的口径小于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的口径。使得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部分,能够避免雨水从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之间漏过。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可以高于第一爬藤架1的顶部所在高度。为了便于爬藤植物到达第一爬藤架1顶部的开口处后继续向第二爬藤架2蔓延,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和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件。爬藤植物到达第一爬藤架1顶部的开口处后,沿着连接件继续攀附生长,从而向第二爬藤架2蔓延。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与的第一爬藤架1的顶部所在高度的高度差为0.5m~1m。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与的第一爬藤架1的顶部之间的高度差用于排风散热,使温室内保持气体流通,提高舒适性。第一爬藤架1和第二爬藤架2均由杆件搭建形成。杆件可以为镀锌管。如图4所示,第一爬藤架1包括爬架主体11,爬架主体11的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口,爬架主体11的中部架设有一透明鱼缸12,鱼缸12的底部设置有贯通口,鱼缸12的内部设置有一用于爬藤植物穿过的隔离管13,且隔离管13的底端连接于贯通口。在使用时,爬架主体11的底部空间用于爬藤植物的根系生长,植物的茎杆从隔离管13内部后攀附爬架主体11生长,鱼缸12中可饲养观赏鱼类,隔离管13能够隔绝鱼缸12中水与爬藤植物的茎杆接触。第一爬藤架1兼具爬藤架及鱼缸12的作用,实现多功能,满足生态景观农业的布景需求。爬架主体11的内部设置有一支撑平台14,鱼缸12设置于支撑平台14上。支撑平台14用于支撑鱼缸12。支撑平台14由若干杆件搭建形成。贯通口的口径及隔离管13的管径均视爬藤植物的茎杆粗细而定,需能够满足爬藤植物的正常生长,一般情况下,隔离管13的管径应大于爬藤植物的茎杆所能生长的最大直径。例如,隔离管13的管径可以为3cm~20cm。隔离管13与贯通口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由此,能够避免鱼缸12中的水从隔离管13与贯通口的连接处渗出,从而淹没爬藤植物的茎杆,造成爬藤植物茎杆缺氧腐坏。隔离管13为伸缩管。伸缩管能够伸缩,在种植爬藤植物时,由于爬藤植物幼苗较小,不足以超过伸缩管的最大伸展长度,因此首先将伸缩管压缩,并将爬藤植物穿过伸缩管,随着爬藤植物的长大,伸缩管能够随之伸展,达到最大伸展高度。伸缩管的最大伸展长度大于或等于鱼缸12的高度。由此,伸缩管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爬藤架(1)及第二爬藤架(2),所述第一爬藤架(1)和所述第二爬藤架(2)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爬藤架(2)罩设于所述第一爬藤架(1)外,所述第一爬藤架(1)和所述第二爬藤架(2)之间形成温室空间,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所述温室空间的进出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爬藤架(1)及第二爬藤架(2),所述第一爬藤架(1)和所述第二爬藤架(2)均中空且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爬藤架(2)罩设于所述第一爬藤架(1)外,所述第一爬藤架(1)和所述第二爬藤架(2)之间形成温室空间,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出入所述温室空间的进出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一爬藤架(1)的开口的口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爬藤架(1)的顶部所在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高于所述第一爬藤架(1)的顶部所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功能爬藤架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爬藤架(2)的顶部所在高度与所述的第一爬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琪周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立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