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8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碳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包括碳化圆筒、烘干传输箱、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筒侧烘干箱,所述碳化圆筒的上侧面中部固定安装烘干传输箱,所述烘干传输箱的上顶端固定安装秸秆粉碎箱,所述烘干传输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所述秸秆粉碎箱内侧对称活动安装两组粉碎轴,两组所述粉碎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粉碎转筒,两组所述粉碎轴的左端外壁均固定套接传动齿轮,前端所述粉碎轴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对秸秆的稳定有效的粉碎的作用,保证进给料的稳定;并且实现对秸秆进给过程的输通作用,保证整体设备碳化的高效进行。

A carbonization equipment for making straw bioch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秸秆碳化设备
,具体为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
技术介绍
秸秆炭化是将秸秆经烘干或晒干、粉碎,然后在制炭设备中,经干燥、干馏、冷却等工序,将松散的秸秆制成木炭的过程。通过秸秆炭化生产的木炭可称为秸秆木炭或秸秆炭。由于秸秆炭化与传统的木炭烧制法不同,它以机械加工为主要手段,因而秸秆木炭又被称为机制秸秆木炭或机制木炭。由于秸秆炭化拓展了木炭生产的原料来源,所以有人把以秸秆、木材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机械干馏而制取的木炭统称为生物质木炭,简称为生物炭,但是现有的秸秆碳化设备在碳化过程缺乏对秸秆的有效的粉碎作用,造成碳化的不完全作用;并且在不断给料过程不能够保证给料的稳定有序,容易造成生物炭在设备内腔造成堆积作用,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饲料下料均料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下料均料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第一、现有的秸秆碳化设备在碳化过程缺乏对秸秆的有效的粉碎作用,造成碳化的不完全作用;第二、在不断给料过程不能够保证给料的稳定有序,容易造成生物炭在设备内腔造成堆积作用,不利于设备的维护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包括碳化圆筒、烘干传输箱、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筒侧烘干箱,所述碳化圆筒的上侧面中部固定安装烘干传输箱,所述烘干传输箱的上顶端固定安装秸秆粉碎箱,所述烘干传输箱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所述秸秆粉碎箱内侧对称活动安装两组粉碎轴,两组所述粉碎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粉碎转筒,两组所述粉碎轴的左端外壁均固定套接传动齿轮,前端所述粉碎轴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秸秆粉碎箱的外侧壁,所述秸秆粉碎箱的下端设置有扩罩侧体,所述碳化圆筒的左端口内腔依次固定安装防护网罩和吹风机,所述碳化圆筒的右端设置有扁压形出口罩,所述碳化圆筒的两组侧壁均固定安装筒侧烘干箱,所述碳化圆筒的下侧面等间距固定安装三组固定支架。优选的,两组所述粉碎转筒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均匀排列的粉碎锥刀,所述粉碎锥刀之间相互配合,所述秸秆粉碎箱的内侧左、右两侧壁设置有均匀排列的粉碎锥刀。优选的,两组所述传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优选的,所述吹风机均匀排列设置有四组。优选的,所述扁压形出口罩的上侧面设置有导向侧面。优选的,所述烘干传输箱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疏通转轴,所述疏通转轴的外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烘干传输箱的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碳化圆筒、吹风机、烘干传输箱、烘干导热箱板、秸秆粉碎箱、扁压形出口罩和筒侧烘干箱之间的连接配合,能够实现高效的秸秆碳化作用,并且保证碳化过程高效、有序的稳定进行作用;通过第一电机、粉碎轴、传动齿轮、粉碎转筒和粉碎锥刀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对秸秆的稳定有效的粉碎的作用,保证进给料的稳定;通过第二电机和疏通转轴之间的连接配合,实现对秸秆进给过程的输通作用,保证整体设备碳化的稳定、有序进行。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碳化圆筒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碳化圆筒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秸秆粉碎箱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疏通转轴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传动齿轮连接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碳化圆筒,11-吹风机,12-防护网罩,2-烘干传输箱,21-第二电机,22-疏通转轴,3-烘干导热箱板,4-秸秆粉碎箱,41-第一电机,42-保护罩,43-粉碎轴,44-传动齿轮,45-粉碎转筒,46-粉碎锥刀,47-扩罩侧体,5-扁压形出口罩,6-筒侧烘干箱,7-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包括碳化圆筒1、烘干传输箱2、第二电机21、第一电机41和筒侧烘干箱6,碳化圆筒1的上侧面中部固定安装烘干传输箱2,烘干传输箱2的上顶端固定安装秸秆粉碎箱4,烘干传输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3,秸秆粉碎箱4内侧对称活动安装两组粉碎轴43,两组粉碎轴43的外侧壁固定套接粉碎转筒45,两组粉碎轴43的左端外壁均固定套接传动齿轮44,前端粉碎轴43的右端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41安装在秸秆粉碎箱4的外侧壁,秸秆粉碎箱4的下端设置有扩罩侧体47,碳化圆筒1的左端口内腔依次固定安装防护网罩12和吹风机11,碳化圆筒1的右端设置有扁压形出口罩5,碳化圆筒1的两组侧壁均固定安装筒侧烘干箱6,碳化圆筒1的下侧面等间距固定安装三组固定支架7。更进一步说明,两组粉碎转筒45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均匀排列的粉碎锥刀46,粉碎锥刀46之间相互配合,秸秆粉碎箱4的内侧左、右两侧壁设置有均匀排列的粉碎锥刀46,将晒干的废气秸秆充分的进行粉碎,并且在相邻两组粉碎锥刀46的相对切割中,能够保证秸秆进料的稳定有序。更进一步说明,两组传动齿轮44的外侧设置有保护罩42,保证传动齿轮44的稳定啮合传动作用。更进一步说明,吹风机11均匀排列设置有四组,增强风吹效果,将粉碎的碳化秸秆经过扁压形出口罩5排出。更进一步说明,扁压形出口罩5的上侧面设置有导向侧面,能够将粉碎的碳化秸秆经过导向侧面均匀且有效的全面排出。更进一步说明,烘干传输箱2的内侧横向设置有疏通转轴22,疏通转轴22的外端与第二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1安装在烘干传输箱2的侧面,实现对秸秆进给过程的输通作用,保证整体设备碳化的稳定、有序进行。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接通电源,将晒干的废气秸秆均匀的放入秸秆粉碎箱4的内腔,在第一电机41的动力输出作用下,带动两组粉碎转筒45的相对转动作用,两组粉碎转筒45的外侧壁固定安装均匀排列的粉碎锥刀46,粉碎锥刀46之间相互配合,在相邻两组粉碎锥刀46的相对切割中,能够保证秸秆进料的稳定有序,秸秆粉碎箱4的下端设置有扩罩侧体47,有效的的防止秸秆的挤压堆积;粉碎的秸秆经过烘干传输箱2的内腔,烘干传输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3,起到第一层烘干作用,在第二电机21的动力输出,疏通转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包括碳化圆筒(1)、烘干传输箱(2)、第二电机(21)、第一电机(41)和筒侧烘干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圆筒(1)的上侧面中部固定安装烘干传输箱(2),所述烘干传输箱(2)的上顶端固定安装秸秆粉碎箱(4),所述烘干传输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3),所述秸秆粉碎箱(4)内侧对称活动安装两组粉碎轴(43),两组所述粉碎轴(43)的外侧壁固定套接粉碎转筒(45),两组所述粉碎轴(43)的左端外壁均固定套接传动齿轮(44),前端所述粉碎轴(43)的右端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秸秆粉碎箱(4)的外侧壁,所述秸秆粉碎箱(4)的下端设置有扩罩侧体(47),所述碳化圆筒(1)的左端口内腔依次固定安装防护网罩(12)和吹风机(11),所述碳化圆筒(1)的右端设置有扁压形出口罩(5),所述碳化圆筒(1)的两组侧壁均固定安装筒侧烘干箱(6),所述碳化圆筒(1)的下侧面等间距固定安装三组固定支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造秸秆生物炭的碳化设备,包括碳化圆筒(1)、烘干传输箱(2)、第二电机(21)、第一电机(41)和筒侧烘干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圆筒(1)的上侧面中部固定安装烘干传输箱(2),所述烘干传输箱(2)的上顶端固定安装秸秆粉碎箱(4),所述烘干传输箱(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烘干导热箱板(3),所述秸秆粉碎箱(4)内侧对称活动安装两组粉碎轴(43),两组所述粉碎轴(43)的外侧壁固定套接粉碎转筒(45),两组所述粉碎轴(43)的左端外壁均固定套接传动齿轮(44),前端所述粉碎轴(43)的右端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安装在秸秆粉碎箱(4)的外侧壁,所述秸秆粉碎箱(4)的下端设置有扩罩侧体(47),所述碳化圆筒(1)的左端口内腔依次固定安装防护网罩(12)和吹风机(11),所述碳化圆筒(1)的右端设置有扁压形出口罩(5),所述碳化圆筒(1)的两组侧壁均固定安装筒侧烘干箱(6),所述碳化圆筒(1)的下侧面等间距固定安装三组固定支架(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标卢晓玲王皓琨许清涛徐波姜乃源
申请(专利权)人:白城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