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16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底部的两个铲斗、升运辊装置、振筛机构及减速器,减速器配置输出轴,输出轴通过第一链条驱动升运辊装置作周转运动,升运辊装置与铲斗首尾连接;机架远离铲斗的一侧活动铰接两个第一摆杆,机架的侧部设置活动铰接的两个第二摆杆,两个第一摆杆与两个第二摆杆共同吊装振筛机构,两个第一摆杆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配置横向连接第一摆杆顶部自由端的横杆;输出轴同轴装配第二链条,横杆配置杆套,杆套连接偏心机构,以通过第二链条驱动偏心机构带动横杆做前后往复摆动。该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实现了对植物块茎的连续高效的起收操作,提高了块茎与土壤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设备
,更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块茎的植物,例如花生、土豆、地瓜等农作物,由于其具有经济价值的块茎都埋藏于土壤中,因此在农作物成熟后就需要对块茎进行收集。例如,目前花生的种植、收获和加工大都靠人工完成,尤其是用工占全过程的1/3以上、作业成本占整个花生生产成本的50%以上的花生收获环节,更是主要依赖人工完成。与此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化收获花生等植物块茎的效率较高,对于灾害天气的抢收作业能发挥巨大作用。因此,花生种植户迫切希望花生收获可以像小麦收获、水稻收获那样实现机械化收获。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公开号为CN10892520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花生起收机。该现有技术通过挖掘铲、水平设置的筛网及滑料板,以实现对带有花生的植株进行挖掘、筛土操作。该现有技术在对花生进行收获的过程中,通过铲齿挖松土壤后将带有花生的植株保持直立状态,但是此种技术方案存在铲齿容易折断的缺陷,而且其所揭示的挖掘铲安装在两个支架之前,容易导致挖掘铲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扭转,从而导致挖掘铲无法始终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0),设置于机架(10)底部的两个铲斗(20)、升运辊装置(50)、振筛机构(30)及减速器(52),减速器(52)配置输出轴(524),所述输出轴(524)通过第一链条(525)驱动升运辊装置(50)作周转运动,所述升运辊装置(50)与铲斗(20)首尾连接;/n所述机架(10)远离铲斗(20)的一侧活动铰接两个第一摆杆(41),所述机架(10)的侧部设置活动铰接的两个第二摆杆(44),两个第一摆杆(41)与两个第二摆杆(44)共同吊装所述振筛机构(30),所述两个第一摆杆(41)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配置横向连接第一摆杆(41)顶部自由端的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0),设置于机架(10)底部的两个铲斗(20)、升运辊装置(50)、振筛机构(30)及减速器(52),减速器(52)配置输出轴(524),所述输出轴(524)通过第一链条(525)驱动升运辊装置(50)作周转运动,所述升运辊装置(50)与铲斗(20)首尾连接;
所述机架(10)远离铲斗(20)的一侧活动铰接两个第一摆杆(41),所述机架(10)的侧部设置活动铰接的两个第二摆杆(44),两个第一摆杆(41)与两个第二摆杆(44)共同吊装所述振筛机构(30),所述两个第一摆杆(41)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配置横向连接第一摆杆(41)顶部自由端的横杆(42);
所述输出轴(524)同轴装配第二链条(572),所述横杆(42)配置杆套(43),所述杆套(43)连接偏心机构,以通过所述第二链条(572)驱动偏心机构带动横杆(42)做前后往复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的顶部设置安装座(102),所述减速器(52)安装于安装座(102)上,所述输出轴(524)同轴装配第一主动链轮(526)及第二主动链轮(571),所述第一主动链轮(526)与第二主动链轮(571)之间配置同轴连接的联轴器(5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运辊装置(50)包括:两个柔性皮带(56),被两个柔性皮带(56)所夹持的多个等间距分布的辊轴(561),置于辊轴(561)内部并支撑辊轴(561)的主动滚轮(551)及三个从动滚轮(552),所述主动滚轮(551)与三个从动滚轮(552)呈矩形分布,并撑起辊轴(561);
其中,所述主动滚轮(551)配置与第一链条(525)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5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块茎收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机构包括:具通孔的挡圈(574),置于挡圈(574)内的圆盘体(5751),垂直贯穿圆盘体(5751)的偏心轴(575),所述偏心轴(575)配置与第二链条(572)连接的第二从动链轮(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霞吴阳赵小奎陈碧帆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太湖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