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92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包括侧撑板、输送机构、挖掘角度调节结构、挖掘机构、连接结构和分离结构,侧撑板为两个对称分布的不锈钢侧撑板,两个侧撑板的上表面前侧与L形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侧撑板的外侧面均设有斜撑板,斜撑板的前端与安装板的后侧两端固定连接,该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操作简单,安装牢固拆卸方便,能够根据土壤情况来调节挖掘土壤的角度,进而能够以适宜的挖掘角度破土挖出土豆,能够实现对土豆的高效挖掘和土壤分离,在输送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分离细小土壤,实现对土豆的高效分离分类,减轻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
本技术涉及农产品收获设备
,具体为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
技术介绍
马铃薯,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大面积土豆的收获过程中,需要专门的土豆收获机加以辅助支撑,但传统的土豆收获机的挖掘分离设备存在诸多不足,操作繁琐,安装不够牢固拆卸不便,不能够根据土壤情况来调节挖掘土壤的角度,进而无法以适宜的挖掘角度破土挖出土豆,不能够实现对土豆的高效挖掘和土壤分离,不能实现高效输送,且在输送过程中不能进一步分离细小土壤,无法做到对土豆的高效分离分类,无形中增加了人员的工作负担,致使土豆的收获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安装牢固拆卸方便,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撑板(1)、输送机构(2)、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挖掘机构(5)、连接结构(8)和分离结构(9);/n侧撑板(1):所述侧撑板(1)为两个对称分布的不锈钢侧撑板,两个侧撑板(1)的上表面前侧与L形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侧撑板(1)的外侧面均设有斜撑板(6),斜撑板(6)的前端与安装板(7)的后侧两端固定连接;/n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配合设置于侧撑板(1)的内部;/n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所述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配合设置于L形板(3)的上端;/n挖掘机构(5):所述挖掘机构(5)配合设置于两个对称分布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撑板(1)、输送机构(2)、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挖掘机构(5)、连接结构(8)和分离结构(9);
侧撑板(1):所述侧撑板(1)为两个对称分布的不锈钢侧撑板,两个侧撑板(1)的上表面前侧与L形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两个侧撑板(1)的外侧面均设有斜撑板(6),斜撑板(6)的前端与安装板(7)的后侧两端固定连接;
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配合设置于侧撑板(1)的内部;
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所述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配合设置于L形板(3)的上端;
挖掘机构(5):所述挖掘机构(5)配合设置于两个对称分布的侧撑板(1)前侧,且与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配合安装;
连接结构(8):所述连接结构(8)设置于安装板(7)的前侧中部;
分离结构(9):所述分离结构(9)设置于两个对称分布的侧撑板(1)后侧,且与输送机构(2)配合设置;
其中:还包括防护板(13)和辅助滚轮(14),所述防护板(13)配合设置于侧撑板(1)的上表面,两个对称分布的辅助滚轮(14)内侧转轴通过轴承与相应的侧撑板(1)外侧面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转动轴(21)、链轮(22)和网链输送带(23),所述转动轴(21)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侧撑板(1)的内壁上,前侧的转动轴(21)右端延伸至右侧的侧撑板(1)的外部,后侧的转动轴(21)高于前侧的转动轴(21),链轮(22)配合设置于转动轴(21)的表面左右两端,网链输送带(23)两侧的链条与链轮(22)链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挖掘分离收获机构的土豆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角度调节结构(4)包括调节螺杆(41)、U形板(42)、第一连接柱(43)、导向转轴(44)和旋钮(45),所述调节螺杆(41)螺纹连接于L形板(3)的上部,调节螺杆(41)的底端延伸至L形板(3)的底部,U形板(42)的上表面通过轴承与调节螺杆(41)的底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柱(43)对称设置于U形板(42)的两侧内壁,导向转轴(44)表面两端的转槽在侧撑板(1)前端的转孔转动连接,旋钮(45)设置于调节螺杆(41)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敏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荣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