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齿轮箱铸造结构及铸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型砂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内齿轮箱铸造装置及铸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航空发动机用内齿轮箱座铸件,是某新型发动机承受高温工作环境的关键件,铸件结构尺寸如图1所示,属薄壁类结构;最大外廓尺寸为320mm×172mm,分内壁和外壁双层,主体壁厚4.1mm,上下安装边比较厚大,上安装边厚19mm,下安装边厚15.2mm。该铸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材料为ZL208,该合金有多种元素,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并兼具较高的室温强度,铸件最后经X射线及荧光检查,不允许有裂纹、冷隔、较严重的疏松和絮状偏析。制造过程中由于铸件形状结构复杂,砂型铸造中砂芯较多,因此采用自硬树脂砂造型、制芯,底注式一次成型,以保证铸件的几何尺寸,但是在铸造过程中,该合金材料使用现有的铸造方法,凝固时平均收缩率为1.4%,疏松和热裂倾向较大,铸造生产时易产生裂纹、夹渣、疏松、偏析缺陷,铸件报废严重。表1铸件化学成分元素Cu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齿轮箱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浇道(5)和若干个上层补充浇道(4),底层浇道(5)和上层补充浇道(4)均连通至型腔(20);底层浇道(5)围绕型腔(20)的下端设置,底层浇道(5)的内侧和型腔(20)的下端连通,底层浇道(5)外侧连通至下直浇道(13);所述型腔(20)上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上直浇道(15),上直浇道(15)垂直于型腔(20)上端面;所述上层补充浇道(4)设置在型腔(20)的上部,若干个上层补充浇道(4)围绕上直浇道(15)等分布置;每一个上层补充浇道(4)的外端连通至一个顶冒口(3);上直浇道(15)的下端、上层补充浇道(4)的内端及型腔(20)在一点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齿轮箱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浇道(5)和若干个上层补充浇道(4),底层浇道(5)和上层补充浇道(4)均连通至型腔(20);底层浇道(5)围绕型腔(20)的下端设置,底层浇道(5)的内侧和型腔(20)的下端连通,底层浇道(5)外侧连通至下直浇道(13);所述型腔(20)上端面的中心处设置有上直浇道(15),上直浇道(15)垂直于型腔(20)上端面;所述上层补充浇道(4)设置在型腔(20)的上部,若干个上层补充浇道(4)围绕上直浇道(15)等分布置;每一个上层补充浇道(4)的外端连通至一个顶冒口(3);上直浇道(15)的下端、上层补充浇道(4)的内端及型腔(20)在一点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齿轮箱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浇道(5)包括底层横浇道(11)和底层内浇道(12),所述底层横浇道(11)为设置有缺口的环形,底层横浇道(11)围绕型腔(20)的下端,底层横浇道(11)和型腔(20)的下端同圆心;底层内浇道(12)设置有M个,M≥2;每一个底层内浇道(12)的内端和型腔(20)的下端连通,外端和底层横浇道(11)连通,底层横浇道(11)和下直浇道(13)的下端连通;底层横浇道(11)的高度高于底层内浇道(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齿轮箱铸造结构,其特征在于,M为6,6个底层内浇道(12)沿底层横浇道(11)的周向等分布置,每一个底层内浇道(12)的轴线为底层横浇道(11)的径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莉萍,卢兵兵,张曼曼,冯继斌,赵彦辉,雷丹,覃佳栋,吴娟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