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锦华专利>正文

调节式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1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折叠椅后下方左右两个调节扳手,其调节扳手由下边带有两个锯齿形的缺口和一个挡口,上边有个向外折的小长方形直角,在扳手外侧有个半圆形挡板。在调节扳手上的两个锯齿形缺口是用来两挡调节用,扳手挡口用在椅子折叠后勾住椅子横梁棍上,在扳手上向外折的小长方形直角是用手扳动的地方,使扳手能够二挡调节。(*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折叠椅后下方左右两个调节扳手,它用于新式金属折叠椅方面。据现在生产的各式折叠椅,只有一种带扶手可调节的折叠椅。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折叠椅座位后下方左右两个调节扳手,能达到两挡调节椅子靠背,改变了利用两旁扶手进行调节的做法。调节式折叠椅的调节扳手是这样实现的;当椅子折开后 人座在椅子上需要调节椅子后靠背时,用两手伸到座位后下方的扳手上向上一抬,就能达到调节椅子靠背的目的。如果需要原来的样式,只要人的两手向后握住后靠背下面两个金属管,随着人的身体向前倾移,椅子靠背下面的横档棍也随着向前移动,直到进入该调节扳手的锯齿形缺口为止,这样就达到了原来的样式。本技术只需在原来的折叠椅基础上,改变折叠方式。在椅子后靠背下部增加两个相似锯齿形状的两个调节扳手,就能实现两挡调节。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附图说明图1及图2给出。图1图2是调节式折叠椅的整体图及侧面图。下面结合图1及图2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的调节扳手结构及作用。该结构由调节扳手(1)为主件,另一头固定在焊接椅子上的凸形金属板(9),扳手上有两个锯齿形状的缺口(2)、(3),此缺口用在两挡调节用,在扳手上的上边有个向外折的长方形的直角(13),此折角是用来扳动调节扳手的地方。扳手中部的下边有个卡口(12),此卡口用在椅子折叠后卡住金属棍(11),使椅子不能自行折开。扳手外侧有个半园形挡板(4),挡板(4)上固定着一个金属棍(11),此金属棍要求穿过焊接在椅子靠背后面的凸形金属板园孔(图中未画出),金属棍(11)是用来挡住调节扳手上的锯齿形缺口(2)、(3)及卡口(12)。该椅有四个活动轴点固定在(7)、(8)、(9)、(10)处,在椅子(10)处用一个金属棍固定,此金属棍要求从靠背下边顶端带有的园孔中穿过固定。椅子座面下部由槽形状金属板带有一个缺口(6)组成,用缺口(6)勾住椅子架金属棍(5),使椅子能够使用。权利要求一种调节式折叠椅,它带有左右两个调节扳手,此扳手安置在椅子座位后下方,其特征在于调节扳手(1)的下边带有两个锯齿形状的缺口(2)、(3)和一个卡口(12),扳手(1)的上边有个向外折的长方形直角(13),在扳手外侧有个半园形状的挡板(4),此挡板上固定着一个金属棍(1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折叠椅后下方左右两个调节扳手,其调节扳手由下边带有两个锯齿形的缺口和一个挡口,上边有个向外折的小长方形直角,在扳手外侧有个半圆形挡板。在调节扳手上的两个锯齿形缺口是用来两挡调节用,扳手挡口用在椅子折叠后勾住椅子横梁棍上,在扳手上向外折的小长方形直角是用手扳动的地方,使扳手能够二挡调节。文档编号A47C4/26GK2071018SQ89219920公开日1991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锦华 申请人:王锦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式折叠椅,它带有左右两个调节扳手,此扳手安置在椅子座位后下方,其特征在于调节扳手(1)的下边带有两个锯齿形状的缺口(2)、(3)和一个卡口(12),扳手(1)的上边有个向外折的长方形直角(13),在扳手外侧有个半园形状的挡板(4),此挡板上固定着一个金属棍(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