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康复训练
,具体涉及一种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医疗护理及医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后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而这同时提高了脑卒中的致残率。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增加了脑卒中后患者及家庭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脑卒中后患者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成为脑卒中康复研究的主要目标。基于神经康复理论,脑卒中后患者可以通过专业康复训练来恢复肢体功能;故需要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设备应用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该设备主要针对下肢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主要作用是帮助有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完成各种运动功能康复训练过程,目前还未有辅助相关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设备。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可适应于患者的躺卧以及站立模式的康复训练,可综合性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该机器人可适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垫组件、连接于靠垫组件上用于分别固定患者腿部的一对下肢托架组件以及连接于靠垫组件和下肢托架组件上用于改变二者姿态以形成躺卧状态和站立状态的变形组件,所述变形组件包括升降组件、靠垫驱动组件以及下肢托架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靠垫组件下方,靠垫组件以可纵向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升降组件上,靠垫驱动组件连接于升降组件上用于驱动靠垫组件转动,所述下肢托架驱动组件连接于下肢托架上用于驱动下肢托架组件运动从而带动患者腿部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垫组件、连接于靠垫组件上用于分别固定患者腿部的一对下肢托架组件以及连接于靠垫组件和下肢托架组件上用于改变二者姿态以形成躺卧状态和站立状态的变形组件,所述变形组件包括升降组件、靠垫驱动组件以及下肢托架驱动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靠垫组件下方,靠垫组件以可纵向摆动的方式安装于升降组件上,靠垫驱动组件连接于升降组件上用于驱动靠垫组件转动,所述下肢托架驱动组件连接于下肢托架上用于驱动下肢托架组件运动从而带动患者腿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组件还包括并联平台组件,所述并联平台组件包括与升降组件并联连接实现联动升降的并联支架以及连接于并联支架上的支撑平台,所述下肢托架驱动组件固定于支撑平台上,下肢托架驱动组件输出端与下肢托架组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托架组件包括大腿支撑杆、与大腿支撑杆底端转动配合的小腿支撑杆、转动配合于小腿支撑杆底端的足部支撑托架以及连接于大腿支撑杆和小腿支撑杆上的绑缚件,所述大腿支撑杆顶部通过髋关节与靠垫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组件包括靠垫、连接于靠垫横向两侧的扶手以及固定于靠垫上的头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并联驱动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部横架、顶部横架、连接于底部横架以及顶部横架之间横向排列设置的至少两个剪刀式升降结构,所述剪刀式升降结构包括相互交叉且中部转动配合的两个升降杆、纵向转动配合于底部横架上的升降螺杆以及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的升降滑块,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海义,车林仙,游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