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式按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95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椅子式按摩机,其具备:主体部、扶手部、垫脚凳、以及连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座部以及基部。所述基部支承所述扶手部。所述扶手部能够沿包含前后方向分量的直行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所述垫脚凳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垫脚凳具有向从被施疗者的膝盖朝向脚踝的方向伸长的机构。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扶手部,且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垫脚凳。所述连结部将所述扶手部与所述垫脚凳连结。

Chair massag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子式按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扶手部以及垫脚凳的椅子式按摩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开发了各种具备扶手部以及垫脚凳的椅子式按摩机(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5-1522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52260号公报所提出的按摩机能够在向后方放倒靠背部时对被施疗者的臂部进行伸展施疗。然而,扶手部是不动的,因此使作为伸展施疗对象的被施疗者的臂部不移动,而使不是伸展施疗对象的被施疗者的躯体移动,由此实现伸展施疗。这样的伸展施疗会给被施疗者带来不协调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给被施疗者带来不协调感地对被施疗者的臂部进行伸展施疗的椅子式按摩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椅子式按摩机是以下结构(第一结构),其具备:主体部;扶手部,其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垫脚凳,其收容所述被施疗者的小腿部以及脚;以及连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座部,其支承所述被施疗者的大腿部;以及基部,其支承所述扶手部,所述扶手部能够沿包含前后方向分量的直行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所述垫脚凳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垫脚凳具有向所述小腿部的长度方向即从所述被施疗者的膝盖朝向脚踝的方向伸长的机构,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扶手部,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垫脚凳,所述连结部将所述扶手部与所述垫脚凳连结。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第二结构),在上述第一结构的椅子式按摩机中,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致时,所述垫脚凳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第三结构),在上述第二结构的椅子式按摩机中,所述垫脚凳以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的顺序进行状态变换,所述第一状态是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致并且所述小腿部的长度方向沿着重力方向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所述垫脚凳以所述第一状态作为基准从后方朝向前方旋转了规定量的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是所述垫脚凳维持与所述第二状态相同的旋转量的同时伸长的状态。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第四结构),在上述第三结构的椅子式按摩机中,所述垫脚凳以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的顺序进行状态变换。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第五结构),在上述第一结构~第四结构中任一结构的椅子式按摩机中,具备设置于所述扶手部的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在所述垫脚凳伸长时膨胀而将所述前臂部以及所述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扶手部固定。也可以是以下结构(第六结构),在上述第一结构~第五结构中任一结构的椅子式按摩机中,具备设置于所述垫脚凳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在所述垫脚凳伸长时膨胀而将所述小腿部以及所述脚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垫脚凳固定。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椅子式按摩机,能够不给被施疗者带来不协调感地对被施疗者的臂部进行伸展施疗。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主视图。图2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侧视图。图3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扶手部以及连结部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控制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动作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5是示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伸展施疗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侧视图。图7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2座部3靠背部4L、4R基部5L、5R扶手部6垫脚凳7L、7R连结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图1是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椅子式按摩机1(以下,称为“按摩机1”)的主视图。图2是从按摩机1的左方观察时的侧视图。图3是从按摩机1所具备的扶手部5L以及连结部7L的右方观察时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3以及后述的图6~图7中,仅图示了构成按摩机1的骨架的部件。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前侧(正面侧)称为“前侧”,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后侧(背面侧)称为“后侧”。另外,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上侧(头侧)称为“上侧”,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下侧(脚侧)称为“下侧”。另外,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右侧称为“右侧”,将从就坐于靠背部3未倾倒状态的按摩机1的被施疗者观察时的左侧称为“左侧”。按摩机1具备:座部2、靠背部3、左右一对基部4L以及4R、左右一对扶手部5L以及5R、垫脚凳6、和左右一对连结部7L以及7R。靠背部3、扶手部5L以及5R、和垫脚凳6安装于具有座部2和基部4L以及4R的主体部。座部2支承被施疗者的臀部以及大腿部。靠背部3支承被施疗者的肩、腰、以及脊背。靠背部3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仰卧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座部2的后端。在靠背部3设置有具有施疗件的按摩单元(未图示)。按摩单元由设置于靠背部3的导轨(未图示)引导而沿靠背部3的长度方向升降。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导轨延长到座部2的后部,使得按摩单元沿座部2以及靠背部3的长度方向升降。按摩单元具备:施疗件;使施疗件进行揉压动作的揉压驱动机构;以及使施疗件进行敲击动作的敲击驱动机构。基部4L立设于座部2的左侧而设置,并支承扶手部5L。基部4R立设于座部2的右侧而设置,并支承扶手部5R。扶手部5L具有朝向下方凹陷的凹部。扶手部5L的凹部收纳而支承被施疗者的左前臂部以及左手。在扶手部5L的凹部设置有气囊(未图示)。通过设置于扶手部5L的凹部的气囊的膨胀收缩而按摩被施疗者的左前臂部以及左手。另外,当设置于扶手部5L的凹部的气囊膨胀为规定标准以上时,被施疗者的左前臂部以及左手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扶手部5L固定。扶手部5L可以不必支承被施疗者的左前臂部以及左手的全部,具有将被施疗者的左前臂部以及左手的至少一部分支承的功能即可。因此,关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的扶手部”,也可以不必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的全部,具有将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的至少一部分支承的功能即可。即,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的扶手部”是指“将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的至少一部分支承的扶手部”。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与本实施例不同,在扶手部5L的凹部设置气囊以外的施疗机构,也可以不在扶手部5L的凹部设置施疗机构。期望在扶手部5L的凹部不设置气囊的情况下,设置气囊以外的固定机构或者辅助固定的辅助机构。作为气囊以外的固定机构,能够举出例如缠绕在被施疗者的手腕的固定用带。作为辅助机构,能够举出例如供被施疗者把持的把持部。扶手部5R是与扶手部5L左右对称的形状,并支承被施疗者的右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椅子式按摩机,其具备:/n主体部;/n扶手部,其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n垫脚凳,其收容所述被施疗者的小腿部以及脚;以及/n连结部,/n所述主体部具有:座部,其支承所述被施疗者的大腿部;以及基部,其支承所述扶手部,/n所述扶手部能够沿包含前后方向分量的直行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n所述垫脚凳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部,/n所述垫脚凳具有向所述小腿部的长度方向即从所述被施疗者的膝盖朝向脚踝的方向伸长的机构,/n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扶手部,/n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垫脚凳,/n所述连结部将所述扶手部与所述垫脚凳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6 JP 2018-2422081.一种椅子式按摩机,其具备:
主体部;
扶手部,其支承被施疗者的前臂部以及手;
垫脚凳,其收容所述被施疗者的小腿部以及脚;以及
连结部,
所述主体部具有:座部,其支承所述被施疗者的大腿部;以及基部,其支承所述扶手部,
所述扶手部能够沿包含前后方向分量的直行方向相对于所述基部移动,
所述垫脚凳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主体部,
所述垫脚凳具有向所述小腿部的长度方向即从所述被施疗者的膝盖朝向脚踝的方向伸长的机构,
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扶手部,
所述连结部以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三旋转轴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垫脚凳,
所述连结部将所述扶手部与所述垫脚凳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式按摩机,其中,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一致时,所述垫脚凳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式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谷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医疗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