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94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床体的床头端设置有竖直支架;肩背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竖直平行设置于竖直支架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接;臀部推动机构,设置于床体的床板中部,能够推动患者健侧臀部向床板上方移动;患侧下肢移动机构,设置于床板下端,能够使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床板的外侧;该装置能够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减少患者的远端肌肉痉挛和褥疮的发生率。

A kind of recumbent and sitting position exchange aid device for hemiplegic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脑血管意外病变已经成为人类的一大杀手,引起的偏瘫患者数量也逐步增加,偏瘫患者在进行卧位和坐位互换时,患者通常使用健侧手推床面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坐起;患者从坐位至卧位时,也需要用健侧手支撑,费时费力。并且,这种卧坐位互换动作是一种错误的运动方式,导致重心和力量偏向健侧,而患侧呈全伸模式,引起患者上肢屈肌和下肢屈肌张力增加,引起患者伸肌痉挛加剧,不利于后期的患腿负重准备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偏瘫患者难以实现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能够协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减少患者的远端肌肉痉挛和褥疮的发生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床头端设置有竖直支架;肩背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竖直平行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架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接;臀部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中部,能够推动患者健侧臀部向所述床板上方移动;患侧下肢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下端,能够使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所述床板的外侧。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内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可选地,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通过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通过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靠近床尾的一端设置为平板,靠近床头的一端设置为向所述床板上方翘起的圆弧板,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上侧均设置有第一海绵层。可选地,臀部推动机构包括:托板,嵌设于所述床板的内部;第一气缸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床板的下侧;第一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安装架上,伸缩端贯穿所述床板与所述托板下侧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下肢移动机构包括:弧形板,嵌设于所述床板内部,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开口朝上;滑槽,开设于所述床板的一侧;第二气缸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床板下侧,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架上沿所述床板的横向方向设置有滑道;第二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架上,通过所述滑道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架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所述滑槽与所述弧形板下侧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第三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架的一端,伸缩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壳体端的侧面相连接,能够带动第二气缸在所述滑道内滑动。可选地,所述床板的一侧上方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设置于所述患侧下肢移动机构的同侧。可选地,还包括口令播放器,能够播放与所述肩背提升机构、臀部推动机构和患侧下肢移动机构相配合的动作口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能够协助偏瘫患者进行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避免患者因不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导致的远端肌肉痉挛,减少患者褥疮的发生;该装置具有口令播放器,能够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进行指导,使得患者理解动作要领,培养患者正确的卧坐位互换动作。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床体;2、竖直支架;3、肩背提升机构;4、第一滑轨;5、第二滑轨;6、第一滑块;7、第二滑块;8、第一推板;9、第二推板;10、臀部推动机构;11、床板;12、患侧下肢移动机构;13、第一齿条;14、第一伺服电机;15、第一减速机;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条;18、第二伺服电机;19、第二减速机;20、第二齿轮;21、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一转动杆;24、第二转动杆;25、第一阻尼器;26、第二阻尼器;27、托板;28、第一气缸安装架;29、第一气缸;30、弧形板;31、滑槽;32、第二气缸安装架;33、第二气缸;34、第三气缸;35、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包括:床体,床体的床头端设置有竖直支架;肩背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竖直平行设置于竖直支架上;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接;臀部推动机构,设置于床体的床板中部,能够推动患者健侧臀部向床板上方移动;患侧下肢移动机构,设置于床板下端,能够使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床板的外侧。具体的,该装置使用时患者仰卧于床板上,患者的双肩后侧分别置于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上侧,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分别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移动,通过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推动患者的健侧和患侧肩背部向上移动,通过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的上推高度不同可以实现患者的躯干上端抬起和躯干部位的转体,进而实现患者从健侧向患侧的转体和起身;配合患侧下肢移动机构带动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床板外侧,实现患者从卧位至作为的转换动作;臀部推动机构能够配合患者的起身动作,避免患者的身体倾倒。可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床体,所述床体的床头端设置有竖直支架;/n肩背提升机构,包括:/n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竖直平行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架上;/n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n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接;/n臀部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中部,能够推动患者健侧臀部向所述床板上方移动;/n患侧下肢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下端,能够使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所述床板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的床头端设置有竖直支架;
肩背提升机构,包括:
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竖直平行设置于所述竖直支架上;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连接;
臀部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体的床板中部,能够推动患者健侧臀部向所述床板上方移动;
患侧下肢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床板下端,能够使患者患侧下肢屈膝移动至所述床板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上;
第一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内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
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齿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上;
第二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
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协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靠近所述床体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均通过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偏瘫患者卧坐位互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林杨留才杨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