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软胶丸的干燥器。目前,通用的软胶丸类药品的干燥方法是在一个很大的房间内放置许多装有胶丸的小车,每个小车上有若干层木板(或塑料板),每个板上放3~5粒厚的胶丸,干燥热源是室内几个靠墙的暖气片,空气的流通仅靠顶部两个约为房间面积1/15的通风孔送往氯化锂除湿装置,除湿后的空气由侧墙几个小孔返回干燥室。这样的工艺有下述几个问题(1)、空气循环不合理,由于通风孔面积很小,导致干燥室内气流不均匀,有许多死区存在,这些区域的干燥条件很差。(2)、空气温度分布不均匀,由于暖气片局部布置,而且散热面积小,故不均匀的气流流动导致不均匀的空气温度分布。(3)、空气湿度分布不均匀,由于干燥室不封闭,气流流动不均匀,尽管有除湿装置,各处气流的相对湿度差异仍很大。(4)、各小车之间,每个小车上的层与层之间,每个板上的上、中、下各层胶丸间所处干燥条件差异很大,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不均匀干燥现象。因此,其干燥周期长达24~36小时,而且在干燥过程中,工人师傅还不得不经常进入干燥室内,在车与车之间,层与层之间进行位置互换,同时还需对每层胶丸用手搅动。尽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干燥室[1]、风道[8]、风机[4]和热泵构成,热泵是由蒸发器[3]、压缩机[6]、冷凝器[7]和节流阀[5]构成的循环系统,其中,风道[8]连在干燥室[1]的上部和下部,热泵的蒸发器[3]置于干燥室[1]上部的风道[8]内,热泵的冷凝器[7]置于干燥室[1]下部的风道[8]内,风机[4]置于蒸发器[3]和冷凝器[7]之间的风道[8]中,在干燥室[1]内装有层分布的带网孔的输送带[11]。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