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悬浮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磁悬浮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重力是影响地球上生物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深度参与植物生命周期与形态建成。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为太空微重力育种奠定了基础,198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植物重力和空间"专题研讨会讨论(刘佳惟,2017)。我国从1975年开始发射返回式卫星,自1987年以来,我国已将6000多份种质材料,1122个作物品种送上过太空。太空育种虽然应用了微重力因素,但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江丕栋(1990)认为,能够敏锐感受重力的植物对重力的感应不是即时的,只有在感受重力超过一定时间后才会做出相应的反应。Horneck等(1995)发现微重力对DNA的修复系统有阻碍或抑制作用。Halstead等(1994)发现宇宙飞船携带大豆、拟南芥根细胞后,出现的细胞核现象分布异常,浓缩的染色质显著增加,可能是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空间微重力有关。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影响植物的向重性、激素的分布、生理代谢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悬浮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将植物种子清洗数次后,用清水浸泡,待植物种子充分吸胀;/nS2、将植物种子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5~0.9×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60~180min并连续处理1~20天;/nS3、将植物种子再次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0.5×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24h并连续处理1~10天;/nS4、将处理过后的植物种子播于苗盘中,将苗盘置于25℃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正常管护;/nS5、待植物种子长出幼苗后,将幼苗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5~0.9×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60~180min并连续处理1~20天;/nS6、将幼苗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悬浮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植物种子清洗数次后,用清水浸泡,待植物种子充分吸胀;
S2、将植物种子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5~0.9×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60~180min并连续处理1~20天;
S3、将植物种子再次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0.5×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24h并连续处理1~10天;
S4、将处理过后的植物种子播于苗盘中,将苗盘置于25℃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正常管护;
S5、待植物种子长出幼苗后,将幼苗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5~0.9×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60~180min并连续处理1~20天;
S6、将幼苗再次置于磁悬浮发生装置中用0~0.5×g的磁悬浮微重力处理24h并连续处理1~10天;
S7、将处理过后的幼苗置于25℃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正常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国锋,李丽娟,刘媛媛,吴非,吕红柳,宋红霞,杨笑,张小军,刘群龙,陈双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