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8137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用于大功率发电机的散热,所述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管道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连接管,所述排气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周侧面上,且连通至所述出水管,以用于将所述管道组件中的气泡排出,且所述出水管中的液体未通过所述排气组件排出。所述排气组件的设置,可以增大所述管道组件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车载转换器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车载转换器中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多,对散热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效的进行散热是业内重点关注的问题。车载转换器通常使用水冷散热系统散热,水道中的冷却液循环流动进行散热。当冷却液的内部有大量空气时,流出的冷却水就会产生气泡,影响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导致产品故障及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及汽车,用于解决冷却液的内部有大量空气时,流出的冷却水就会产生气泡,影响水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的问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包括壳体、管道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连接管,所述排气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周侧面上,且所述排气组件连通至所述出水管,以用于将所述管道组件中的气泡排出。其中,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气口,所述排气组件为排气管,所述排气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出水管上,且经所述出气口连通至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其中,所述出水管还具有凸台,所述凸台环设于所述出气口,所述排气组件具有管体部,所述管体部伸入所述凸台。其中,所述排气组件还具有凸缘,所述凸缘环设于所述管体部的周面上,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凸台的端面。其中,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粘胶,所述粘胶设于所述凸缘与所述凸台的端面之间。其中,所述管体部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的外周面为锥面,所述锥面的周长沿着逐渐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其中,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水管为过盈配合。其中,所述排气组件还包括疏水透气膜,所述疏水透气膜设于所述排气管中。其中,所述出水管包括内腔壁,所述排气管靠近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高于所述内腔壁。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本申请中的水冷散热器,由于冷却液进入连接管后,所述冷却液挤压所述连接管内部的气体导致产生大量气泡,影响所述连接管的散热效率,通过在所述出水管中顶部开设所述排气组件,使得所述气泡可以从所述排气组件中排出,从而增大所述连接管的散热效率,进而可以对电子元器件进行高效的散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车载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出水管与排气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4提供的出水管的平面示意图;图6是图5提供的出水管与排气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4提供的出水管与排气组件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所述汽车可以是新能源汽车、小汽车、大货车等等。所述水冷散热器100用于车载转换器或电子装置等产品进行水冷散热。当所述车载转换器工作时,所述车载转换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会产生热量,为了将热量散发出去,在所述电子元器件的下方设置一散热装置,以实现所述散热装置可有效的减少所述车载转换器内部的热量,本实施例以水冷散热器为例。如图1所示,所述水冷散热器100包括壳体10、管道组件20和排气组件30,所述管道组件20包括连接管21和出水管22,所述连接管21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所述出水管2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外部,且所述出水管22连通至所述连接管21,所述排气组件30设于所述出水管22的周侧面上,且连通至所述出水管22,以用于将所述管道组件中的气泡(未图示)排出,且所述出水管中的液体(未图示)未通过所述排气组件30排出。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即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水冷散热器设于所述内腔的底部,所述内腔用于放置连接管21和电子元器件(未图示),所述壳体的外部即为所述壳体的外壁,所述出水管22安装于所述外壁上,所述连接管21中的冷却液可以流通至所述出水管22,再从所述出水管22中排出。具体的,所述水冷散热器100还包括入水口40,所述入水口40连接于所述壳体10外的冷却液(未图示),所述入水口40与所述连接管21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出水管22与所述连接管21的另一端贯通连接;灌注所述冷却液于所述入水口40,所述冷却液经连接管21流通至所述出水管22并经所述出水管22排出,所述排气组件30设于所述出水管22的周侧面上,所述排气组件30与所述出水管22贯通连接,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冷却液中的气泡流动至出水管22设置有排气组件30的位置时通过排气组件30排出外部。可以理解的,所述水管中的液体不能从所述排气组件30中排出。换言之,排气组件30设置于出水管22上的位置使得排气组件30能够排出流动至出水管22内的气体,而不能排出流动至出水管22处的冷却液。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出水管22的周侧面上开设所述排气组件30以达到所述气泡可以从所述排气组件30排出的功能,避免影响所述冷却液经过所述连接管21时,所述气泡阻碍冷却液对所述连接管21的冷却,以达到所述冷却液可以更高效地对所述连接管21进行散热的效果。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出水管22具有出气口221,所述排气组件30为排气管,所述排气组件30的一端设于所述出水管22上,且经所述出气口221连通至所述出水管22的内部。具体的,在所述出水管22靠近顶部的一侧开设所述出气口221,所述出气口221为圆形,所述出气口221连接于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靠近所述水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气口221并贯通至所述连接管21;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出水管22靠近顶部的一侧开设所述出气口221,使得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出气口221贯通连接,以实现所述管道组件20中的气泡可以从所述排气管中排出,增强所述冷却液对所述连接管21的散热效果。该排气组件30的结构使得排气组件30内可以容置不超出排气管沿着轴向的高度的液体,从而使得出水管22内的液体不易从出水管中露出,进一步提高了散热装置的可靠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221的结构还可以设为矩型状或多边形状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组件30还可以由开设于出水管22顶部一侧的出气口221直接形成。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所述出水管22还具有凸台222,所述凸台222环设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管道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连接管,所述排气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周侧面上,且所述排气组件连通至所述出水管,以用于将所述管道组件中的气泡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管道组件和排气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出水管,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出水管连通至所述连接管,所述排气组件设于所述出水管的周侧面上,且所述排气组件连通至所述出水管,以用于将所述管道组件中的气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包括出气口,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出水管上,且经所述出气口连通至所述出水管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还包括凸台,所述凸台环设于所述出气口,所述排气组件包括管体部,所述管体部伸入所述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车载转换器的水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组件还具有凸缘,所述凸缘环设于所述管体部的周面上,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凸台的端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永麟江宝迪吴壬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