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其中,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以固定光伏组件的真空吸盘、抽真空泵及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抽真空泵的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伏组件支架可方便拆卸光伏组件,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支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拆卸的光伏组件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需要求越来越高,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能源被广泛使用,人们采用光伏组件来实现对太阳能的存储收集。然而,传统的光伏组件是采用螺丝或胶粘固定等方式固定在光伏组件支架上。然而,上述结构不方便后期的拆卸、更换维护。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光伏组件支架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拆卸的光伏组件支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其中,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以固定光伏组件的真空吸盘、抽真空泵及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抽真空泵的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具有连接所述气管的气孔,所述气孔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多个收容光伏组件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呈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连接于每一所述收容部的左右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管包括多个沿横向方向连接每排所述真空吸盘的第一气管、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抽真空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真空吸盘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气管之间的第二阀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收容部上下两侧的支撑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每排所述收容部左右两侧以在拆卸时防止光伏组件跌落的旋转挡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框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对支撑杆、收容多对所述支撑杆的多对底座、连接每对支撑杆的第一连杆及连接每对底座的第二连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每对所述支撑杆和每对所述底座,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具有沿前后方向开设以供螺钉移动的调节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下端的载台,所述抽真空泵设置于所述载台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安装于支撑板上以固定光伏组件的真空吸盘、抽真空泵及连接真空吸盘和抽真空泵的气管。可方便拆卸光伏组件,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光伏组件支架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光伏组件支架的背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光伏组件支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光伏组件支架的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1,其中,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上以固定光伏组件(未图示)的真空吸盘2、抽真空泵3及连接所述真空吸盘2和所述抽真空泵3的气管4。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固定框架5,所述固定框架5呈矩形状金属结构,所述固定框架5具有多个收容光伏组件的收容部51,所述收容部51呈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板1一一对应连接于每一所述收容部51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撑板1具有连接所述气管4的气孔,所述气孔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1的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部51呈九宫格状设置且沿垂直所述支撑板1的方向贯穿设置,每一所述支撑板1上一一对应设有一个所述真空吸盘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5也可直接由若干所述支撑板1连接构成。所述收容部51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安装有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件6,如此,光伏组件可稳定地安装于所述收容部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6呈“T”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6也可为其他形状,且所述支撑板1和所述支撑件6的安装位置也可互换。左右相连两列所述收容部51之间设有水平隔板7,上下相连两排所述收容部51之间设有竖直隔板8,如此可使每一光伏组件与相邻的光伏组件隔开。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框架5下端的载台9,所述抽真空泵3设置于所述载台9上。如图2所示,所述气管4包括多个沿横向方向连接每排所述真空吸盘2的第一气管41、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气管41的第二气管42,所述第二气管42沿上下方向连接于所述抽真空泵3。所述第一气管41上设有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真空吸盘2的第一阀门43,所述第二气管42上设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气管41之间的第二阀门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孔设有内螺纹,所述真空吸盘2和所述第一气管41分别设有与所述气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因此只需分别将所述真空吸盘2和所述第一气管41固定至所述气孔内即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管41设有内螺纹,所述真空吸盘2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气管41只需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真空吸盘2相固定即可。如此设置,当安装光伏组件时,持续使所述抽真空泵3工作,即可使所述光伏组件固定于所述真空吸盘2上,当需要单独拆卸每块光伏组件时,只需单独关闭相对应的第一阀门43即可拆卸。由于所述第二气管42上还设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气管41之间的第二阀门44,因此,当需要同时拆卸最上排或上面两排光伏组件时,只需关闭上方的第二阀门44或下方的第二阀门44即可拆卸。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固定和拆卸光伏组件的方式,所述真空吸盘2还设有另外的进气孔,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放气装置,所述放气装置通过管路与进气孔相连接,每一管路均设置相应的阀门。当固定光伏组件时,先控制所述抽真空泵3工作至抽气完成,然后关闭所有的所述第一阀门43,再关闭所述抽真空泵3即可,当拆卸光伏组件时,只需控制放气装置工作,并控制对应的管路的阀门打开即可。此方式相比上述方式无需使所述抽真空泵3持续工作,从而降低能耗。如图3所示,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框架5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具体包括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对支撑杆10、收容多对所述支撑杆10的多对底座11、连接每对支撑杆10的第一连杆12及连接每对底座11的第二连杆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0为两对,与之相对应的底座11也为两对。每对支撑杆10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底座11设有沿上下方向开设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高度范围为1-20cm,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因此,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可沿上下方向调节高度从而来控制光伏组件的角度。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以固定光伏组件的真空吸盘、抽真空泵及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抽真空泵的气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支架,包括用以支撑光伏组件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上以固定光伏组件的真空吸盘、抽真空泵及连接所述真空吸盘和所述抽真空泵的气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连接所述气管的气孔,所述气孔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支架还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多个收容光伏组件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呈阵列设置,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连接于每一所述收容部的左右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包括多个沿横向方向连接每排所述真空吸盘的第一气管、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连接于所述抽真空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管上设有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真空吸盘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二气管上设有位于相邻两所述第一气管之间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克成,韩金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