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9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包括电路板,PCBⅠ,PCBⅡ,滤波电路,电感,电容Ⅰ和电容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滤波电路的设置,产品输出信号纹波明显较小(20mV左右),电压稳定,工作正常,满足系统测试需求;电容C1和电容C2的设置,能滤除差模干扰信号;电感L的设置,电感L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当电路中出现共模干扰时,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过;电容C3和电容C4的设置,电容C3和电容C4跨接在输出端,并将电容的中点接地,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
本技术属于共模干扰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
技术介绍
共模电感(Commonmode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是影响电子产品正常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们可以对产品本身输出以及周围产品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共模干扰机构还存在着产品输出信号纹波明显较大(大于20mV),电压不稳定,工作异常,无法满足系统测试需求,不能对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以及抑制共模干扰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共模干扰机构还存在着产品输出信号纹波明显较大(大于20mV),电压不稳定,工作异常,无法满足系统测试需求,不能对差模干扰信号进行滤除,以及抑制共模干扰效果差的问题,包括电路板,PCBⅠ,PCBⅡ,滤波电路,电感,电容Ⅰ和电容Ⅱ,所述PCBⅠ与电路板通过电感和电容Ⅰ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感和电容Ⅰ设置为并联连接;所述PCBⅡ通过电容Ⅱ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该PCBⅡ与PCBⅠ通过滤波电路连接。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感L,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所述电容C1两端与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设置2个;所述电容C2两端与两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采用薄膜电容;所述电感L采用2个,并且这2个电感L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采用滤除共模干扰用的电容。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串联后与电容C2并联,该电容C3和电容C4之间连接有接地。所述电容C1和电容C2容量范围为0.01~0.47μF;所述电容C3和电容C4选用陶瓷电容,容量范围是2200pF~0.1μF。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滤波电路的设置,根据公式f=1/2Л√LC计算电路的谐振频率,在测试过程中,调整电感、电容,使谐振频率与产品的干扰频率相近或接近干扰频率的中心频率,对频率很高的电磁干扰,可以使用三端电容或穿心电容进行滤波,通过采用上述电源滤波电路,产品输出信号纹波明显较小(20mV左右),电压稳定,工作正常,满足系统测试需求。2.本技术电容C1和电容C2的设置,能滤除差模干扰信号。3.本技术电感L的设置,电感L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当电路中出现共模干扰时,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过。4.本技术电容C3和电容C4的设置,电容C3和电容C4跨接在输出端,并将电容的中点接地,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共模扼流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滤波电路电路示意图。图中:1-电路板,2-PCBⅠ,3-PCBⅡ,4-滤波电路,41-电容C1,42-电感L,43-电容C2,44-电容C3,45-电容C4,5-电感,6-电容Ⅰ,7-电容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包括电路板1,PCBⅠ2,PCBⅡ3,滤波电路4,电感5,电容Ⅰ6和电容Ⅱ7,所述PCBⅠ2与电路板1通过电感5和电容Ⅰ6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电感5和电容Ⅰ6设置为并联连接;所述PCBⅡ3通过电容Ⅱ7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PCBⅡ3与PCBⅠ2通过滤波电路4连接。电容C141两端与两个输入端连接;电容C243两端与两个输出端连接,电容C141和电容C243能滤除差模干扰信号。电感L42采用2个,并且这2个电感L42两个线圈的磁通方向相同,当电路中出现共模干扰时,经过耦合后总电感量迅速增大,对共模信号呈现很大的感抗,使之不易通过。电容C344和电容C445串联后与电容C243并联,该电容C344和电容C445之间连接有接地,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电容C141和电容C243容量范围为0.01~0.47μF;电容C344和电容C445选用陶瓷电容,容量范围是2200pF~0.1μF,可根据公式f=1/2Л√LC计算电路的谐振频率,在测试过程中,调整电感、电容,使谐振频率与产品的干扰频率相近或接近干扰频率的中心频率,对频率很高的电磁干扰,可以使用三端电容或穿心电容进行滤波,通过采用上述电源滤波电路,产品输出信号纹波明显较小(20mV左右),电压稳定,工作正常,满足系统测试需求。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PCBⅠ(2),PCBⅡ(3),滤波电路(4),电感(5),电容Ⅰ(6)和电容Ⅱ(7),所述PCBⅠ(2)与电路板(1)通过电感(5)和电容Ⅰ(6)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电感(5)和电容Ⅰ(6)设置为并联连接;所述PCBⅡ(3)通过电容Ⅱ(7)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PCBⅡ(3)与PCBⅠ(2)通过滤波电路(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PCBⅠ(2),PCBⅡ(3),滤波电路(4),电感(5),电容Ⅰ(6)和电容Ⅱ(7),所述PCBⅠ(2)与电路板(1)通过电感(5)和电容Ⅰ(6)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电感(5)和电容Ⅰ(6)设置为并联连接;所述PCBⅡ(3)通过电容Ⅱ(7)与电路板(1)电性连接,该PCBⅡ(3)与PCBⅠ(2)通过滤波电路(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电感器用过滤共模干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4)包括电容C1(41),电感L(42),电容C2(43),电容C3(44)和电容C4(45),所述电容C1(41)两端与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感L(42)设置2个;所述电容C2(43)两端与两个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荣集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