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48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径向支撑筋的支撑结构改为了环向的波浪形结构,能够很好的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切力,进一步提高了穿线管整体的机械性能,增加了其预埋深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
本技术涉及地下通信电缆、光缆安装用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七孔梅花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1-1,六根子管1-1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的管壁相互交叉融合,围成梅花形圈,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埋于地下,由于其多孔组合的结构,使得梅花管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影响预埋深度,为了增强上述气孔梅花管的结构强度,后来出现了加强型的梅花管,如图2所示,在六根子管1-1的外侧包覆设置有第一加强管1-2与第二加强管1-3,第一加强管1-2与第二加强管1-3之间沿周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支撑筋1-4,支撑筋1-4沿径向设置,支撑筋1-4的内端与第一加强管1-2融合,支撑筋1-4的外端与第二加强管1-3融合,第二加强管1-3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1-5,波纹管1-5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1-3融合,这样加强型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承压强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如支撑筋1-4均是沿径向设置,其对于与支撑筋1-4呈现一定角度的切力的呈载能力较差,随着预埋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也就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融合。进一步,所述内侧波谷、外侧波峰均设置有10-16处。进一步,所述第一加强管为内外表面光滑的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二加强管为内外表面光滑的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径向支撑筋的支撑结构改为了环向的波浪形结构,能够很好的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切力,进一步提高了穿线管整体的机械性能,增加了其预埋深度,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气孔梅花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加强型气孔梅花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径向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1,六根子管1中两两相邻的子管1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子管1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2与第二加强管3,第一加强管2与子管1融合,第一加强管2与第二加强管3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4,第二加强管3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5,波纹管5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3融合。支撑结构4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4的内侧波谷4a与第一加强管2融合,支撑结构4的外侧波峰4b与第二加强管3融合。内侧波谷4a、外侧波峰4b均设置有10-16处。第一加强管2为内外表面光滑的结构。第二加强管3为内外表面光滑的结构。本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径向支撑筋的支撑结构改为了环向的波浪形结构,能够很好的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切力,进一步提高了穿线管整体的机械性能,增加了其预埋深度,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维德郑春爱齐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智维通信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