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48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径向支撑筋的支撑结构改为了环向的波浪形结构,能够很好的抵抗来自各个方向的切力,进一步提高了穿线管整体的机械性能,增加了其预埋深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
本技术涉及地下通信电缆、光缆安装用管件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七孔梅花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1-1,六根子管1-1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的管壁相互交叉融合,围成梅花形圈,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埋于地下,由于其多孔组合的结构,使得梅花管的整体结构不够稳定,影响预埋深度,为了增强上述气孔梅花管的结构强度,后来出现了加强型的梅花管,如图2所示,在六根子管1-1的外侧包覆设置有第一加强管1-2与第二加强管1-3,第一加强管1-2与第二加强管1-3之间沿周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支撑筋1-4,支撑筋1-4沿径向设置,支撑筋1-4的内端与第一加强管1-2融合,支撑筋1-4的外端与第二加强管1-3融合,第二加强管1-3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1-5,波纹管1-5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1-3融合,这样加强型的结构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承压强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如支撑筋1-4均是沿径向设置,其对于与支撑筋1-4呈现一定角度的切力的呈载能力较差,随着预埋深度的增加,这种影响也就越大。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通信用穿线管,包括环绕设置的六根子管,六根子管中两两相邻的子管管壁相互融合,围成梅花形圈,所述子管的外侧包括设置有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第一加强管与第二加强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管的外侧设置有波纹管,波纹管的波谷与第二加强管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横切面为环向的波浪形,支撑结构的内侧波谷与第一加强管融合,支撑结构的外侧波峰与第二加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维德郑春爱齐梦楠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智维通信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