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6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左柜室及右柜室,所述左柜室及右柜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右柜室顶部设有线路插板,所述线路插板内连接有若干子线缆,所述左柜室内设有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子线缆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电流互感器后与断路器连接;所述左柜室内还设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控制器及温度检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将配电箱内的空间分成左柜室及右柜室,双室结构可大大提高配电箱内的布局合理性,有效防止人们在操作电气仪器时误触线缆的情况发生;左柜室内设置的自动散热装置,当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自动启动,实现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配电箱内设有众多的开关设备、测量仪表及相关的电气辅助设备;在配电箱内,线缆和电气设备往往安设在同一空间内,当电气工程师需要操作配电箱内的开关仪器时,会有误触箱内线缆的风险,如果操作力度过大的话,容易造成电气设备连接的线缆松动,从而影响配电箱的正常使用,也不方便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线路故障排查工作;同时,市面上的配电箱在内部温度较高时,无法进行自动散热,这很容易造成电气仪器设备烧毁或造成短路故障,严重影响配电箱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布局合理、自动散热,具有照明作用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左柜室及右柜室,所述左柜室侧端与左柜门铰接,所述右柜室侧端与右柜门铰接,所述左柜室及右柜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右柜室底部设有若干母线引孔,所述右柜室顶部设有线路插板,所述线路插板底部设有若干插线孔,所述线路插板内连接有若干子线缆,所述左柜室内设有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子线缆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电流互感器后与断路器连接;所述左柜室的顶部吊设有照明灯,所述左柜室内还设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控制器及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风扇设于左柜室底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于隔板上端,所述散热风扇及温度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中,所述左柜门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温度显示器与温度检测器电性连接。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中,所述隔板中部设有第二穿线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中,所述照明灯的开关设于左柜门内。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中,所述柜体的背部还设有若干连接耳孔。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中,所述柜体上设有挡雨盖。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将配电箱内的空间分成左柜室及右柜室,电气仪器安装于左柜室内,线路电缆设于右柜室内,双室结构可大大提高配电箱内的布局合理性,有效防止人们在操作电气仪器时误触线缆的情况发生,增强配电箱的使用安全性;左柜室内设置的自动散热装置,可实时监控左柜室内电气仪器的温度状况,当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自动启动,实现快速散热,防止配电箱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包括左柜室11及右柜室12,所述左柜室11侧端与左柜门13铰接,所述右柜室12侧端与右柜门14铰接,所述左柜室11及右柜室12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设有第一穿线孔151,所述右柜室12底部设有若干母线引孔121,所述右柜室12顶部设有线路插板16,所述线路插板16底部设有若干插线孔161,所述线路插板16内连接有若干子线缆162,所述左柜室11内设有断路器17和电流互感器18,所述子线缆162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151、电流互感器18后与断路器17连接。所述左柜室11的顶部吊设有照明灯19,所述左柜室11内还设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21、控制器22及温度检测器23,所述散热风扇21设于左柜室11底部,所述温度检测器23设于隔板上端,所述散热风扇21及温度检测器23分别与控制器22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隔板将柜体1分成左柜室11及右柜室12,电气仪器安装于左柜室11内,线路电缆设于右柜室12内,双室结构可大大提高配电箱内的布局合理性,有效防止人们在操作断路器时误触线缆的情况发生,增强配电箱的使用安全性。从外部接入的配电箱母线160可从母线引孔121穿入,然后连接在线路插板16的插线孔161上,插线孔161可与子线缆162连接,使得外接的母线160可与断路器17适配的子线缆162连接。本实施例中,右柜室12底部设有四个母线引孔121,相应的,线路插板16底部也设有四个插线孔161。断路器17是一种开关设备,可通过控制线路上的通断从而保护线路上的电气设备,子线缆162穿过电流互感器18与断路器17连接,电流互感器18可将子线缆162中的大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电流,用来进行保护断路器17,防止子线缆162的瞬时电流过大烧坏断路器17。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中部设有第二穿线孔152。右柜室12内的子线缆162也可通过第二穿线孔152内接入左柜室11,避免子线缆162都从第一穿线孔151内接入,方便布线。如图1及图2所示,左柜室11的顶部吊设有照明灯19。照明灯19的设置,可方便人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观察断路器17的使用状态,从而更好的操作左柜室11内的电气设备。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灯19的开关191设于左柜门13内。将照明灯19的开关191设于左柜门13内,可使人们更加方便的开关照明灯19。自动散热装置可实时监测左柜室11内的温度情况,当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21可自动启动,实时散热降温,防止配电箱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具体的,温度检测器23可监测左柜室11内的温度情况,当室内温度达到控制器22所设定的温度高值时,控制器22可控制散热风扇21启动,实施散热降温,当室内温度达到控制器22所设定的温度低值时,控制器22控制散热风扇21停止转动。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方便人们观察左柜室11内温度,所述左柜门13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24,所述温度显示器24与温度检测器23电性连接。在左柜门13上设置温度显示器24,可使人们更直观的了解室内温度情况,方便维护人员记录设备使用数据。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柜体1上设有挡雨盖10。本实施例中,挡雨盖10采用倾斜的倒V形结构,可有效防止雨水在柜体1顶部聚积,方便排水。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所述柜体1的背部还设有若干连接耳孔100。安装时,可将膨胀螺栓穿过连接耳孔100与墙体连接,安装方便。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隔板将配电箱内的空间分成左柜室及右柜室,电气仪器安装于左柜室内,线路电缆设于右柜室内,双室结构可大大提高配电箱内的布局合理性,有效防止人们在操作电气仪器时误触线缆的情况发生,增强配电箱的使用安全性;左柜室内设置的自动散热装置,可实时监控左柜室内电气仪器的温度状况,当温度较高时散热风扇自动启动,实现快速散热,防止配电箱由于温度过高导致电气设备发生故障。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左柜室及右柜室,所述左柜室侧端与左柜门铰接,所述右柜室侧端与右柜门铰接,所述左柜室及右柜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右柜室底部设有若干母线引孔,所述右柜室顶部设有线路插板,所述线路插板底部设有若干插线孔,所述线路插板内连接有若干子线缆,所述左柜室内设有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子线缆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电流互感器后与断路器连接;/n所述左柜室的顶部吊设有照明灯,所述左柜室内还设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控制器及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风扇设于左柜室底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于隔板上端,所述散热风扇及温度检测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双室低压动力配电箱,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左柜室及右柜室,所述左柜室侧端与左柜门铰接,所述右柜室侧端与右柜门铰接,所述左柜室及右柜室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右柜室底部设有若干母线引孔,所述右柜室顶部设有线路插板,所述线路插板底部设有若干插线孔,所述线路插板内连接有若干子线缆,所述左柜室内设有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述子线缆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电流互感器后与断路器连接;
所述左柜室的顶部吊设有照明灯,所述左柜室内还设有自动散热装置,所述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控制器及温度检测器,所述散热风扇设于左柜室底部,所述温度检测器设于隔板上端,所述散热风扇及温度检测器分别与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强杨铸李炳雄龚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瓯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