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615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涉及电子器材技术领域。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前部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侧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柱,所述安装横柱上固定连接有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侧部设有安装组件,所述配电箱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前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折弯杆和外箍勾,所述折弯杆的折弯处和外箍勾内壁的一侧搭接,所述外箍勾内套接有内箍勾,所述内箍勾前部和后部的一侧与外箍勾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通过设置外箍勾,将插销拆卸,使得外箍勾与内箍勾内的悬空立柱可绕活动轴转动,便于将外箍勾与折弯杆可拆卸,最终将安装组件和安装立柱拆卸,将门板一侧连接与配电箱连接关系解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材
,具体为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配电箱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但是现有的配电柜在结构和系统配置上还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现有的配电箱的箱门开启方式大多为固定方向,对于部分配电设备为左利手的管理员,固定常见方向开启的箱门使用较为麻烦,若仅采用针对左利手的箱门,则造成其余一般使用者的使用不便,不便于调整门板开启方向;2、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缺少专业的用于低压日常电器的专用电力调配控制设备,因疏于节能管控,导致电能损耗巨大,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缩短了低压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具备便于调整门板的开启方向,配电控制系统性能的稳定,构成结构简单高效运行且具备模块化的结构特征等优点,极大的降低了生活低压电器日常运行中的电能损耗解决了不便于调整门板开启方向,疏于节能管控,导致电能损耗巨大,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也缩短了低压电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调整门板的开启方向,配电控制系统性能的稳定,构成结构简单高效运行且具备模块化的结构特征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前部设有门板,所述门板的侧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柱,所述安装横柱上固定连接有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侧部设有安装组件,所述配电箱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前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柱,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折弯杆和外箍勾,所述折弯杆的折弯处和外箍勾内壁的一侧搭接,所述外箍勾内套接有内箍勾,所述内箍勾前部和后部的一侧与外箍勾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外箍勾和内箍勾的前部和后部另一侧通过插销活动连接,所述配电箱内比后部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数据缓存器、数据采集器和D\A转换器,所述配电箱内壁后部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显示器、数据存储器、信号发射器、报警器和遥控单元;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和电线相连的电流检测器、电压检测器和过载检测器,所述检测组件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和数据缓存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缓存器的输出端和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和数据存储器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输出端和遥控单元以及D\A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A转换器的输出端和报警器以及显示器的输入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箍勾包括四分之三的圆环,且圆环的两断剖面均固定连接有结构板,所述内箍勾的圆环内套接有悬空立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弯杆包括横结构杆以及竖结构杆,所述竖结构杆的外围和外箍勾的内凹侧搭接,所述外箍勾的内凹侧内涂抹有润滑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折弯杆的横结构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安装立柱两侧搭接的螺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立柱与配电箱内壁的距离等于安装立柱远离外箍勾一侧与折弯杆一端的距离。(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外箍勾,将插销拆卸,使得外箍勾与内箍勾内的悬空立柱可绕活动轴转动,便于将外箍勾与折弯杆可拆卸,最终将安装组件和安装立柱拆卸,将门板一侧连接与配电箱连接关系解除,结合使用者的操作习惯,拆卸不同侧的安装组件,便于调整门板的开启方向。2、该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通过设置检测组件,使得系统运行中快速的数据采集及处理,便于对低压电器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提高配电控制系统性能的稳定,构成结构简单高效运行且具备模块化的结构特征,运行自动化程度高,通过遥控单元自动切断电源,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生活低压电器日常运行中的电能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图。图中:1、配电箱;2、门板;21、安装横柱;22、安装组件;23、悬空立柱;24、安装立柱;3、折弯杆;4、外箍勾;41、内箍勾;42、插销;5、检测组件;51、电流检测器;52、电压检测器;53、过载检测器;6、数据采集器;61、数据缓存器;62、数据处理器;7、数据存储器;8、遥控单元;9、D\A转换器;10、报警器;11、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箱1,所述配电箱1的前部设有门板2,所述门板2的侧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柱21,所述安装横柱21上固定连接有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侧部设有安装组件22,所述配电箱1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前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柱24,所述安装组件22包括折弯杆3和外箍勾4,所述折弯杆3的折弯处和外箍勾4内壁的一侧搭接,所述外箍勾4内套接有内箍勾41,所述内箍勾41前部和后部的一侧与外箍勾4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外箍勾4和内箍勾41的前部和后部另一侧通过插销42活动连接,所述配电箱1内比后部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5、数据缓存器61、数据采集器6和D\A转换器9,所述数据处理器6型号为QC200,所述配电箱1内壁后部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62、显示器11、数据存储器7、信号发射器、报警器10和遥控单元8,所述报警器10采用蜂鸣器进行报警;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和电线相连的电流检测器51、电压检测器52和过载检测器53,所述电压检测器52的型号为BYF-2CW/AV-B42H,所述检测组件5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6的输出端和数据缓存器6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6的型号为QC200,所述数据缓存器61的输出端和数据处理器6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6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和数据存储器7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器7的型号为MSP430F2274,所述数据处理器62输出端和遥控单元8以及D\A转换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A转换器9的输出端和报警器10以及显示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前部设有门板(2),所述门板(2)的侧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柱(21),所述安装横柱(21)上固定连接有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侧部设有安装组件(22),所述配电箱(1)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前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柱(24),所述安装组件(22)包括折弯杆(3)和外箍勾(4),所述折弯杆(3)的折弯处和外箍勾(4)内壁的一侧搭接,所述外箍勾(4)内套接有内箍勾(41),所述内箍勾(41)前部和后部的一侧与外箍勾(4)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外箍勾(4)和内箍勾(41)的前部和后部另一侧通过插销(42)活动连接,所述配电箱(1)内比后部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5)、数据缓存器(61)、数据采集器(6)和D\A转换器(9),所述配电箱(1)内壁后部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62)、显示器(11)、数据存储器(7)、信号发射器、报警器(10)和遥控单元(8);/n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和电线相连的电流检测器(51)、电压检测器(52)和过载检测器(53),所述检测组件(5)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6)的输出端和数据缓存器(6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缓存器(61)的输出端和数据处理器(6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62)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和数据存储器(7)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62)输出端和遥控单元(8)以及D\A转换器(9)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A转换器(9)的输出端和报警器(10)以及显示器(11)的输入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压配电箱控制系统,包括配电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1)的前部设有门板(2),所述门板(2)的侧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横柱(21),所述安装横柱(21)上固定连接有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侧部设有安装组件(22),所述配电箱(1)内壁顶部和底部的前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立柱(24),所述安装组件(22)包括折弯杆(3)和外箍勾(4),所述折弯杆(3)的折弯处和外箍勾(4)内壁的一侧搭接,所述外箍勾(4)内套接有内箍勾(41),所述内箍勾(41)前部和后部的一侧与外箍勾(4)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所述外箍勾(4)和内箍勾(41)的前部和后部另一侧通过插销(42)活动连接,所述配电箱(1)内比后部的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5)、数据缓存器(61)、数据采集器(6)和D\A转换器(9),所述配电箱(1)内壁后部的另一侧由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数据处理器(62)、显示器(11)、数据存储器(7)、信号发射器、报警器(10)和遥控单元(8);
所述检测组件(5)包括和电线相连的电流检测器(51)、电压检测器(52)和过载检测器(53),所述检测组件(5)的输出端和数据采集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6)的输出端和数据缓存器(6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剑平汪传志王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卓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