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376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以及至少一个火情探测装置,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所述火情探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天花板的中空底座、与所述中空底座底面固定连接的锥面壳、与所述锥面壳固定连接的弧面壳,所述弧形壳与锥面壳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温度感应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烟雾传感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向温度感应机构供电,所述中空底座内部设有主控系统,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感应机构均与主控系统信号相连,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
技术介绍
楼宇智能化是我国未来智能住宅建筑的重点发展方向,而智能防盗、防火报警系统又是当前智能报警领域的技术热点,虽然这方面的技术比较多,但是只是单纯含楼宇内部防火功能,并未接入消防系统中,当发生火灾需要消防队灭火时,仍然需要人工报警,灭火报警信息的传递具有一定滞后性,容易造成较大的火灾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能根据火势实现向消防队的自动报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以及至少一个火情探测装置,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所述火情探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天花板的中空底座、与所述中空底座底面固定连接的锥面壳、与所述锥面壳固定连接的弧面壳,所述弧面壳与锥面壳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温度感应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烟雾传感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向温度感应机构供电,所述中空底座内部设有主控系统,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感应机构均与主控系统信号相连,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优选的,所述锥面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烟孔,所述进烟孔延伸至所述烟雾传感器处。优选的,所述温度感应机构包括热变形机构、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继电器,所述热变形机构竖直固定于固定板底部,所述热变形机构底部设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二触头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一触头、第二触头之间存在缝隙,所述蓄电池正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触头电性相连,所述第二触头通过导线依次与继电器、蓄电池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主控系统包括信号放大电路以及主控MCU、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信号放大电路通过导线与所述烟雾传感器电性相连,所述主控MCU分别与信号放大电路、继电器电性相连,所述主控MCU还与无线通信模块信号互连。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外壁上设有语音报警器,所述语音报警器与主控MCU信号相连。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NB-IOT通信模块。优选的,所述无线网关为NB-IOT通信网关。优选的,所述无线网关通过NB-IOT网络接入物联网云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首先通过烟雾探测器检测进入固定板顶部处的烟雾浓度,其所获得的烟雾浓度数据传递至主控系统中进行分析,由于楼宇起火前火苗较小,无需浪费公共灭火资源,因此当主控系统判断烟雾浓度高于正常值倍时,主控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提示人员寻找烟雾发生点进行灭火;当主控系统判断烟雾浓度高于正常值8倍时但温度感应机构感应附近温度没有到达报警阈值,可以理解为起火点离火情探测装置具有一定距离,但由于烟雾浓度过大,因此起火点的火势需要消防人员处理,此时主控系统向无线网关传递报警信息,而无线网关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中继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处,实现火灾自动报警;而当温度感应机构感应附近温度到达报警阈值时,此时主控系统向无线网关传递报警信息,而无线网关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中继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处,实现火灾自动报警,本技术能实现对不同火势的报警,有效的避免浪费公共灭火资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温度感应机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信号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温度感应机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信号连接示意图。图中,1-中空底座,2-锥面壳,3-弧面壳,4-烟雾传感器,5-进烟孔,6-蓄电池,7-热变形机构,8-第一触头,9-第二触头,10-继电器,11-主控MCU,12-信号放大电路,13-无线通信模块,14-固定板,15-支撑杆,16-无线网关,17-物联网云平台,18-抽气阀,19-排气阀,20-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理解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4,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17、至少一个无线网关16以及至少一个火情探测装置,至少一个无线网关16与物联网云平台17信号相连,所述火情探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天花板的中空底座1、与所述中空底座1底面固定连接的锥面壳2、与所述锥面壳2固定连接的弧面壳3,所述弧面壳3与锥面壳2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下端设有温度感应机构,所述固定板14的顶部固定有烟雾传感器4以及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向温度感应机构供电,所述中空底座1内部设有主控系统,所述烟雾传感器4、温度感应机构均与主控系统信号相连,至少一个无线网关16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17信号相连。本技术使用前,将所述火情探测装置的中空底座1固定于楼宇内的任一天花板处,将无线网关16设置于该楼宇内,而将物联网云平台17设置于消防局或其他公共灭火机构处,并且在底座1一侧外壁上设有语音报警器20,本技术在探测时,首先通过烟雾探测器检测进入固定板14顶部处的烟雾浓度,其所获得的烟雾浓度数据传递至主控系统中进行分析,由于楼宇起火前火苗较小,无需浪费公共灭火资源,因此当主控系统判断烟雾浓度高于正常值2倍时,主控系统控制语音报警器20发出报警信号,提示人员寻找烟雾发生点进行灭火;当主控系统判断烟雾浓度高于正常值8倍时但温度感应机构感应附近温度没有到达报警阈值,可以理解为起火点离火情探测装置具有一定距离,但由于烟雾浓度过大,因此起火点的火势需要消防人员处理,此时主控系统向无线网关16传递报警信息,而无线网关16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中继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17处,实现火灾自动报警;而当温度感应机构感应附近温度到达报警阈值时,此时主控系统向无线网关16传递报警信息,而无线网关16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中继传输至物联网云平台17处,实现火灾自动报警。具体的,所述锥面壳2上设有至少一个进烟孔5,所述进烟孔5延伸至所述烟雾传感器4处,通过外界的烟雾能通过进烟孔5进入所述烟雾传感器4处,烟雾探测器可以检测进入固定板14顶部处的烟雾浓度。具体的,所述温度感应机构包括热变形机构7、第一触头8以及第二触头9,所述热变形机构7竖直固定于固定板14底部,所述热变形机构7底部设有第一触头8,所述第二触头9通过支撑杆15与所述固定板14相连,所述第一触头8、第二触头9之间存在缝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以及至少一个火情探测装置,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所述火情探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天花板的中空底座、与所述中空底座底面固定连接的锥面壳、与所述锥面壳固定连接的弧面壳,所述弧面壳与锥面壳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温度感应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烟雾传感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向温度感应机构供电,所述中空底座内部设有主控系统,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感应机构均与主控系统信号相连,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物联网云平台、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以及至少一个火情探测装置,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所述火情探测装置包括固定于天花板的中空底座、与所述中空底座底面固定连接的锥面壳、与所述锥面壳固定连接的弧面壳,所述弧面壳与锥面壳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温度感应机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烟雾传感器以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向温度感应机构供电,所述中空底座内部设有主控系统,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感应机构均与主控系统信号相连,至少一个无线网关与所述物联网云平台信号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壳上设有至少一个进烟孔,所述进烟孔延伸至所述烟雾传感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防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机构包括热变形机构、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继电器,所述热变形机构竖直固定于固定板底部,所述热变形机构底部设有第一触头,所述第二触头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第一触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莱茵河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