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平顶山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35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配电室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检修人员将箱体背在后背上;驱动机构,设置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通过拉绳与箱体连接,用于拉绳的收放;伸缩气囊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板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以及气囊机构,与伸缩气囊机构连接,套在检修人员脚面上,用于检修人员踩踏向伸缩气囊机构充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当检修人员出现触电时,拉动检修人员远离危险区域,保护人身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配电室检修
,特别是涉及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室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的设施,分为高压配电室和低压配电室。高压配电室一般指6kV-10kV高压开关室;低压配电室一般指10kV或35kV站用变出线的400V配电室。配电室的巡视检查就是值班人员通过定期巡视观察设备的外观有无异状,如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杂物,表针指示是否正常,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触及允许接触的设备温度是否正常,测量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在运行中的变化等,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为了保证配电室的安全,需要对配电室进行巡视,巡视的过程中,现有的不易对人员的安全进行保护,在进行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触电现象,不易使周围人进行发现,从而无法进行自救,会影响人身安全,虽然有些使用检修机器人进行巡视,造价昂贵,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并且在巡视过程中也会有疏漏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当检修人员出现触电时,拉动检修人员远离危险区域,保护人身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检修人员将箱体背在后背上;驱动机构,设置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通过拉绳与箱体连接,用于拉绳的收放;伸缩气囊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板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以及气囊机构,与伸缩气囊机构连接,套在检修人员脚面上,用于检修人员踩踏向伸缩气囊机构充气。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电机、转筒和拉绳;所述底座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套装有转筒,所述转筒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的后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板上安装有两个警示灯;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对称设置有背带。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气囊机构包括导槽、通气盒、伸缩气囊、滑块、滑板、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和第三接触片;所述箱体的侧面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部底端设置有通气盒,所述通气盒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气盒的上表面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对称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表面安装有第三接触片,所述导槽下部两侧壁设置有第二接触片,所述导槽上部两侧壁设置有第一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与警示灯连接,所述第二接触片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三接触片与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和第三接触片均为铜制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气囊机构包括导管、松紧带、支撑板和气囊;所述箱体的底板对称安装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气囊。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一端与通气盒相连通,通气盒为空心结构且与伸缩气囊相连通,导管的另一端与气囊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和伸缩气囊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采用塑料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松紧带,分别用于固定脚掌和脚后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通过气囊与伸缩气囊的配合,再结合第二接触片和第三接触片的配合,进而实现对电机的控制,在检修人员发生触电长时间在原地不动的时候,就会停止对气囊的挤压,通气盒的通孔对伸缩气囊进行放气,进而可以使第二接触片和第三接触片接触,对电机进行驱动,电机带动转筒转动,对拉绳进行收绳,实现对检修人员的拉动,该装置安全可靠,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背带的设置,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穿戴,使用方便。通过塑料材料的支撑板进行绝缘,进一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通过警示灯的设置,在人员行走比较快的时候将警示灯接通,一方面用来提醒周围人前方可能会有比较紧急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得知该检修人员是刚过来进行检修。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和安全可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箱体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箱体,101.侧面板,102.后面板,103.前面板,104.底板,105.顶板,201.底座,202.电机,203.转筒,204.拉绳,205.紧固螺钉,3.警示灯,4.背带,501.导槽,502.通气盒,503.伸缩气囊,504.滑块,505.滑板,506.第一接触片,507.第二接触片,508.第三接触片,509.通孔,601.导管,602.松紧带,603.支撑板,604.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箱体1、驱动机构、伸缩气囊机构和气囊机构;检修人员将箱体1背在后背上;驱动机构设置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通过拉绳204与箱体1连接,用于拉绳204的收放;伸缩气囊机构设置在箱体1的侧面板101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气囊机构与伸缩气囊机构连接,套在检修人员脚面上,用于检修人员踩踏向伸缩气囊机构充气。驱动机构包括底座201、电机202、转筒203和拉绳204;底座201通过紧固螺钉205固定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底座20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202,电机202的输出轴外部套装有转筒203,转筒203上缠绕有拉绳204,拉绳204的另一端系在箱体1的后面板102上。箱体1的顶板105上安装有两个警示灯3,在人员行走比较快的时候将警示灯3接通,用于提醒周围的人前方可能有紧急情况发生或者知晓该检修人员是刚过来进行检修。如图2所示,箱体1的前面板103上对称粘接有背带4,通过背带4将箱体1背在后背上,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穿戴,使用方便。伸缩气囊机构包括导槽501、通气盒502、伸缩气囊503、滑块504、滑板505、第一接触片506、第二接触片507和第三接触片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检修人员将箱体背在后背上;/n驱动机构,设置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通过拉绳与箱体连接,用于拉绳的收放;/n伸缩气囊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板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n以及气囊机构,与伸缩气囊机构连接,套在检修人员脚面上,用于检修人员踩踏向伸缩气囊机构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检修人员将箱体背在后背上;
驱动机构,设置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通过拉绳与箱体连接,用于拉绳的收放;
伸缩气囊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板上,用于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
以及气囊机构,与伸缩气囊机构连接,套在检修人员脚面上,用于检修人员踩踏向伸缩气囊机构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电机、转筒和拉绳;
所述底座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检修位置附近的地面上,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部套装有转筒,所述转筒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箱体的后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板上安装有两个警示灯;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对称设置有背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室检修用人员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气囊机构包括导槽、通气盒、伸缩气囊、滑块、滑板、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和第三接触片;
所述箱体的侧面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部底端设置有通气盒,所述通气盒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气盒的上表面安装有伸缩气囊,所述伸缩气囊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对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宪伟李鹏飞李朕飞王文哲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