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焦炉直行测温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炼焦
,具体为一种智能焦炉直行测温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运行的焦炉,大都是采用人工定时、间隔去焦炉炉顶采集各燃烧室的直行温度,通常每四小时,测温工通过手持式红外测温仪对机焦侧所有代表火道完成一次测温,并通过手持式的温度记录仪传输到电脑中并形成温度记录,求取的平均值称为“直行温度”。这种人工测温方式,现场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高污染、高风险),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直行温度测量,员工的劳动强度并不低而且还要几个人配合工作;只要是人工工作难免出现疲劳、失误、过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研发一种特种机器人取代人工测温方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作业风险、提高测温精度与测温效率,不仅能为焦化厂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且还能提升焦化厂的生产效率。焦炉温度的稳定性是评价焦炉加热水平的重要依据,是考核焦化生产的重要温度指标。目前在运行的焦炉,都是采用人工定时、间隔去焦炉炉顶采集各燃烧室的直行温度,这种测温方式,安全水平低(高温度、高污染、高风险)、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力成本逐年升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焦炉直行测温机器人,由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核心控制单元(2)、伺服驱动单元(3)、辅助定位单元(4)、无线通信模块(5)、电源驱动模块(6)、安全避障模块(7)、直行测温模块(9)和机械抓取机构(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内安装核心控制单元(2),核心控制单元(2)包括高温工业控制器(201),高温工业控制器(201)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有通信接口(202)、模拟量接口(203)和数字量接口(204);/n所述伺服驱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01)、刹车器(302)、减速机(303)、编码器(304)、联轴器(305)、驱动轮(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焦炉直行测温机器人,由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核心控制单元(2)、伺服驱动单元(3)、辅助定位单元(4)、无线通信模块(5)、电源驱动模块(6)、安全避障模块(7)、直行测温模块(9)和机械抓取机构(1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内安装核心控制单元(2),核心控制单元(2)包括高温工业控制器(201),高温工业控制器(201)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有通信接口(202)、模拟量接口(203)和数字量接口(204);
所述伺服驱动单元(3)包括驱动电机(301)、刹车器(302)、减速机(303)、编码器(304)、联轴器(305)、驱动轮(306)和从动轮(307);所述编码器(304)与核心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01)安装在底盘支架(308)上,底盘支架(308)固定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301)通过减速机(303)、联轴器(305)传动连接驱动轮(306),驱动轮(306)传动连接从动轮(307),驱动轮(306)和从动轮(307)对应安装在底盘支架(308)的四个端角上;所述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通过底盘支架(308)上安装的驱动轮(306)和从动轮(307)连接在轨道(309)上,轨道(309)的下方通过驳接件(310)支撑连接高度调节支架(311),高度调节支架(311)的下端通过调节螺栓(312)连接水平调节支架(313),水平调节支架(313)上设有水平调节孔(314);
所述辅助定位单元(4)包括高温读卡器(401)、高温RFID卡(402)、霍尔传感器(403)和定位磁体(404),高温读卡器(401)读取高温RFID卡(402)编号实现位置校准,定位磁体(404)与霍尔传感器(403)通过磁检测实现非接触式定位,霍尔传感器(403)、高温读卡器(401)分别与核心控制单元(2)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由车载无线工业模块(501)及全向高增益天线(502)组成,车载无线工业模块(501)通过全向高增益天线(502)实现与现场通信基站的无线加密连接;车载无线工业模块(501)通过自适应网口与车体内部的核心控制单元(2)有线以太网连接;
所述电源驱动模块(6)由磁共振无线受电组件(601)、BMS能量管理组件(602)、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603)、高效高密电源转换器(604)组成;所述磁共振无线受电组件(601)由无线充电接收线盘(605)和无线充电接收控制器(606)组成,无线充电接收控制器(606)实现与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607)的数据交互,协同完成对无线充电发射功率调整;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控制器(606)安装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内,并与核心控制单元(2)连接,无线充电接收线盘(605)安装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的上表面,与无线充电接收线盘(605)对位的无线充电发射线盘(608)以及与无线充电发射线盘(608)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607)安装在无线充电支臂(609)上,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607)需要AC220供电;所述无线充电支臂(609)呈折弯结构设置在轨道(309)的一侧,其下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BMS能量管理组件(602)实现对磷酸铁锂或三元锂电池(603)内部电芯的充放电管理,并对内部电芯的温度、电压、电流的监控,同时完成主CPU的通信;所述高效高密电源转换器(604)实现对内部不同电压要求设备的供电输出;
所述安全避障模块(7)包括超声波探测器(701)、超声探头(702)和声光报警器(703);所述超声波探测器(701)安装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内部,并与核心控制单元(2)连接;所述超声探头(702)安装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前后端面上,并与超声波探测器(701)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703)安装在车体耐高温防护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伟,钱向征,陈涛,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旷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