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121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装置包括基台和溶胀体;所述溶胀体是由具有溶胀作用的交联聚合物制成,呈圆柱状,位于溶胀凹槽正中间,与固定凹槽下表面平齐;所述基台由矩形金属块制作而成,基台由固定凹槽、溶胀凹槽以及夹持杆三部分组成;使用夹持装置时,首先在溶胀凹槽中注入适量的液体进行预溶胀,同时将微悬臂梁放置在基台的固定凹槽中,待溶胀体溶胀后,微悬臂梁不松动时,将装置放入液体环境中,溶胀体充分溶胀胀大,对微悬臂梁进行夹持固定,将微悬臂梁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凹槽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持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微梁传感检测技术是在原子力显微镜和微机电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力学效应的新型传感检测技术。由于具备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非标记、能实时原位再现检测等优点,微梁传感技术已逐渐成为微纳传感领域研究的热点。微梁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检测、力检测、加速度检测、气压检测、红外成像检测以及检测气体分子、蛋白质、病毒和基因等领域。但是由于微悬臂梁本身体积极小,不方便移动并且容易被损坏,因此需要方便而稳定的夹持装置;目前存在的夹持装置多采用将微悬臂梁放在矩形板下通过采用螺丝与螺帽以固定矩形板的方式间接固定微悬臂梁,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且可能在操作过程中损坏到微悬臂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稳定的夹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在文献《Anoptimizedmeasurementchamberforcantileverarraymeasurementsinliquidincorp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溶胀体(6),所述溶胀体(6)是由具有溶胀作用的交联聚合物制成,呈圆柱状,位于溶胀凹槽(2)正中间,与固定凹槽(1)下表面平;/n一基台(4),所述基台(4)由矩形金属块制作而成,基台(4)上含有固定凹槽(1)、溶胀凹槽(2)以及夹持杆(3);固定凹槽(1)位于基台(4)上表面前段中间位置,溶胀凹槽(2)位于固定凹槽(1)下方,夹持杆(3)与基台(4)前段平齐,宽度与固定凹槽(1)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溶胀体(6),所述溶胀体(6)是由具有溶胀作用的交联聚合物制成,呈圆柱状,位于溶胀凹槽(2)正中间,与固定凹槽(1)下表面平;
一基台(4),所述基台(4)由矩形金属块制作而成,基台(4)上含有固定凹槽(1)、溶胀凹槽(2)以及夹持杆(3);固定凹槽(1)位于基台(4)上表面前段中间位置,溶胀凹槽(2)位于固定凹槽(1)下方,夹持杆(3)与基台(4)前段平齐,宽度与固定凹槽(1)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凹槽呈圆筒状,直径大于溶胀体直径,深度等于未溶胀的溶胀体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原理的微悬臂梁夹持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神剑唐毓闫雨琪彭昭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