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937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主要由量规(1)、锥套(2)和锥轴(3)组成;所述的量规(1)为具有通端和止端的片状结构;所述的锥套(2)为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所述的锥轴(3)是具有外锥面的圆锥体,并且在圆锥体大端面设有手柄;所述的锥轴(3)的外锥面与锥套(2)的内锥孔相匹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量通过规和锥套相互配合使用即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定被测工件的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测量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操作方法简易,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曲轴加工检测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属于曲轴检测

技术介绍
曲轴前端皮带轮安装轴颈,根据装配要求,设计成锥度结构。零件图纸对锥度的加工要求一般都有锥度大小、锥面至基准面的轴向位置尺寸等要求。目前对于锥度检测有相关的检测方法,而对于锥面的轴向位置尺寸检测,则没有便利的检测方法。目前对曲轴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检测,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采用光学投影仪进行检测。检测时,把曲轴放置在投影仪上,通过光电学原理可以测量出锥面轴向位置尺寸。采用投影仪检测方法,虽然能精确测量出锥面的轴向位置尺寸值,但工件需要下线,操作烦杂,测量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并且准确地测量曲轴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及其检测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主要由量规、锥套和锥轴组成;所述的量规为具有通端和止端的片状结构;所述的锥套为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所述的锥轴是具有外锥面的圆锥体,并且在圆锥体大端面设有手柄;所述的锥轴的外锥面与锥套的内锥孔相匹配。本技术是配套使用工具,所述量规和锥套通过相互配合使用即可以判定被测工件的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量规的通端和止端根据被测工件轴向位置尺寸公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设计。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锥套的内锥作用直径根据被测工件外锥作用直径设计,且锥套的内锥作用直径所在截面至锥套大端面的深度尺寸经过锥轴校准确定(锥套的内锥作用直径值无法直接测量)。所述的锥轴的圆锥体大端面直径为锥轴的外锥作用直径并且是根据被测工件外锥作用直径设计(锥轴的外锥作用直径值可以直接测量)。所述的锥轴用于校准所述锥套时,把锥轴无间隙塞入到锥套中,无松动,此时,所述锥套的作用直径所在截面与所述锥轴的作用直径所在截面吻合,即所述锥套的作用直径等于所述锥轴的作用直径,此时,可以测出所述锥轴的作用直径所在截面到所述锥套大端面距离值,且可判定该距离值符合设计要求。本技术设计有锥轴来校准锥套,锥套的设计深度尺寸,可以通过锥轴来校准,确定符合设计值要求。经过校准后的锥套,可以与所述量规的通端和止端配合使用,作为测量曲轴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检测工具。使用上述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锥轴校准锥套:把锥轴无间隙塞入锥套中,无松动,测出锥轴大端面至锥套孔口端面的深度值,判定深度值是否在设计范围内。此步骤只需定期检定即可,生产现场使用时此步骤可以省略。(2)把锥套无间隙塞入被测工件中,无松动。(3)使用量规通端和止端分别检测锥套端面至被测工件基准面的距离尺寸,判定被测尺寸是否合格:1)如果量规通端能通过而止端不能通过,则判定被测尺寸合格;2)如果量规通端不通过,则判定被测位置尺寸过小,不合格;3)如果量规止端能通过,则判定被测位置尺寸过大,不合格。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量规和锥套通过相互配合使用即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定被测工件的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2.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测量成本低,测量精度高,操作方法简易,检测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被测工件的锥面轴向位置尺寸工艺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锥套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校准图3锥套用的锥轴结构示意图。图5是采用图4中的锥轴校准图3中的锥套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量规,2-锥套,3-锥轴,4-被测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示出锥面轴向位置尺寸工艺图,用主视图来表达。D1是工件图纸要求的锥面作用直径,L1是锥面作用直径D1所在截面到工件基准面的轴向位置尺寸。如图2示出本技术一实施例使用时结构示意图,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包括量规1和锥套2。所述的量规1为具有通端和止端的片状结构;其通端和止端根据图2中尺寸L3设计,L3=L1-L2,按尺寸公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所述的锥套2为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锥套2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述量规1、锥套2通过相互配合使用即可以判定被测工件4的锥面轴向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图3示出图2中锥套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锥套2是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其内锥作用直径D2是根据工件外锥作用直径D1设计;内锥作用直径D2所在截面至端面深度L2由设计者设计,该直径值无法直接测量,需经过校准确定。如图4示出锥轴3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锥轴3是用于校准图3中锥套2用;所述锥轴3是具有外锥面的圆锥体,其圆锥体大端面设计有手柄;所示锥轴3的外锥作用直径D3是根据工件外锥作用直径D1设计:D3=D1,该直径值可以直接测量。如图5示出锥轴3校准锥套2的结构示意图,校准时,把锥轴3无间隙塞入到锥套中,无松动,此时,所述锥套的作用直径D2所在截面与所述锥轴的作用直径D3所在截面吻合,即锥套2的作用直径D2等于锥轴3的作用直径D3,即D2=D3,此时,就可以测出所述锥套2的作用直径所在截面到其端面距离值L2,且可判定该距离值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本实施例的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锥轴校准锥套,锥轴无间隙塞入锥套中且无松动,测出锥轴大端面至锥套孔口端面的深度值,判定深度值是否在设计范围内。此步骤只需计量室定期检测即可,生产现场使用时此步骤可以省略。(2)把锥套无间隙塞入被测工件中,无松动。(3)使用量规通端和止端分别检测锥套端面至工件基准面的距离尺寸,判定被测尺寸是否合格:1)如果量规通端能通过而止端不能通过,则判定被测尺寸合格;2)如果量规通端不通过,则判定被测位置尺寸过小,不合格;3)如果量规止端能通过,则判定被测位置尺寸过大,不合格。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量规(1)、锥套(2)和锥轴(3)组成;所述的量规(1)为具有通端和止端的片状结构;所述的锥套(2)为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所述的锥轴(3)是具有外锥面的圆锥体,并且在圆锥体大端面设有手柄;所述的锥轴(3)的外锥面与锥套(2)的内锥孔相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量规(1)、锥套(2)和锥轴(3)组成;所述的量规(1)为具有通端和止端的片状结构;所述的锥套(2)为具有内锥孔的圆锥套;所述的锥轴(3)是具有外锥面的圆锥体,并且在圆锥体大端面设有手柄;所述的锥轴(3)的外锥面与锥套(2)的内锥孔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规(1)的通端和止端根据被测工件轴向位置尺寸公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曲轴前端锥面轴向位置尺寸的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套(2)的内锥作用直径根据被测工件外锥作用直径设计,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飞卢顺彬彭旺生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桂林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