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472 阅读:7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包括:机体、生物质能燃烧室、太阳能薄膜电池;所述内保温层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空气流道上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内保温层的上方,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机体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顶端的两侧,且外出风通道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的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进风口开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多能互补式烘干,实现了节能减排,缩短了晾晒、筛选工时,分流、导流效果,实现了机体内空气的流动与循环,烘干效率高,同时实现了水分和热量回收利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花椒加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经济类农作物发展迅速,如花椒等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据在天水陇南等地对花椒等作物烘干情况的实地调查:陇南市武都县花椒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产量达到2万吨,占农民纯收入50%,但是由于晾晒方式过于传统,作物因天气原因会发霉损坏等因素影响,每年造成的花椒次品率可达30%,对农民收入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而且花椒的处理过程中花椒的除籽也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且花椒作为一种敏感性作物,若在干燥过程中水蒸气不易散发,易使这部分花椒粒产生“气壳”,同时会使花椒果实上的油腺体内的芳香油渗透到果肉中,造成“油浸”,导致花椒色泽发黄,若温度控制不好,易使花椒的油腺体破裂而“弛油”。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花椒作为一种敏感性作物,若在干燥过程中水蒸气不易散发,易使这部分花椒粒产生“气壳”,同时会使花椒果实上的油腺体内的芳香油渗透到果肉中,造成“油浸”,导致花椒色泽发黄,若温度控制不好,易使花椒的油腺体破裂而“弛油”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包括:机体、内保温层、保温层、空气流道下开关、空气流道上开关、隔板、加热水管、进风口开关、外出风通道开关、对流风扇、冷凝器、冷凝水收集装置、电加热器、储热/回收水箱、生物质能燃烧室、太阳能薄膜电池;所述内保温层设置在机体的内部,且空气流道上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内保温层的上方,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机体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顶端的两侧,且外出风通道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的顶端;所述空气流道下开关安装在机体底部的两侧,且空气流道下开关与机体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内部,且隔板位于内保温层的内侧;所述加热水管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内部,且加热水管位于隔板的内侧;所述电加热器安装在隔板的底部;所述对流风扇安装在机体的内部,且对流风扇位于外出风通道开关的下方;所述冷凝器安装在对流风扇的下方,冷凝水收集装置安装在冷凝器的下方;所述储热/回收水箱位于生物质能燃烧室的上方,且储热/回收水箱通过水管与加热水管、冷凝器、冷凝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通过贴附方式安装在机体的外壁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外出风通道开关由两块对称状分布的矩形板组成,且外出风通道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装置,外出风通道开关闭合后呈V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隔板在机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且隔板的顶端向内侧弯折呈等腰梯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空气流道上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进风口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空气流道下开关通过滑动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滑动开合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加热水管为蛇形状盘管,且加热水管在机体内部的两侧呈对称状分布,并且加热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与储热/回收水箱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冷凝器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与储热/回收水箱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外出风通道开关由两块对称状分布的矩形板组成,且外出风通道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隔板在机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处,且隔板的顶端向内侧弯折呈等腰梯形装置,外出风通道开关闭合后呈V形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分流、导流效果,能够将对流风扇鼓吹的空气分流向两侧,实现了机体内空气的流动与循环,大大提高烘干效率,且使烘干更为均匀、充分。2、本技术空气流道上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装置,进风口开关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旋转开合装置,空气流道下开关通过滑动方式安装在机体上设置为滑动开合装置的设置,通过空气流道上开关、进风口开关、空气流道下开关的开合能够改变机体内空气的流动方向,实现了机体内空气的循环流动和排风换气。3、本技术加热水管为蛇形状盘管,且加热水管在机体内部的两侧呈对称状分布,并且加热水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与储热/回收水箱连接,冷凝器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与储热/回收水箱连接的设置,实现了水分和热量的回收利用,并且用冷凝水回收的方式可有利于机体内温度的控制。4、本技术通过对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所述进风口开关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多能互补式烘干,实现了节能减排,缩短了晾晒、筛选工时,分流、导流效果,实现了机体内空气的流动与循环,烘干效率高,同时实现了水分和热量回收利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换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干燥流程图。图中:机体1、内保温层2、保温层3、空气流道下开关4、空气流道上开关5、隔板6、加热水管7、进风口开关8、外出风通道开关9、对流风扇10、冷凝器11、冷凝水收集装置12、电加热器13、储热/回收水箱14、生物质能燃烧室15、太阳能薄膜电池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包括:机体(1)、内保温层(2)、保温层(3)、空气流道下开关(4)、空气流道上开关(5)、隔板(6)、加热水管(7)、进风口开关(8)、外出风通道开关(9)、对流风扇(10)、冷凝器(11)、冷凝水收集装置(12)、电加热器(13)、储热/回收水箱(14)、生物质能燃烧室(15)、太阳能薄膜电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2)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且空气流道上开关(5)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内保温层(2)的上方,所述保温层(3)设置在机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开关(8)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1)顶端的两侧,且外出风通道开关(9)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1)的顶端;所述空气流道下开关(4)安装在机体(1)底部的两侧,且空气流道下开关(4)与机体(1)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所述隔板(6)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隔板(6)位于内保温层(2)的内侧;所述加热水管(7)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加热水管(7)位于隔板(6)的内侧;所述电加热器(13)安装在隔板(6)的底部;所述对流风扇(10)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对流风扇(10)位于外出风通道开关(9)的下方;所述冷凝器(11)安装在对流风扇(10)的下方,冷凝水收集装置(12)安装在冷凝器(11)的下方;所述储热/回收水箱(14)位于生物质能燃烧室(15)的上方,且储热/回收水箱(14)通过水管与加热水管(7)、冷凝器(11)、冷凝水收集装置(12)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16)通过贴附方式安装在机体(1)的外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能互补的自动化花椒烘选一体机,包括:机体(1)、内保温层(2)、保温层(3)、空气流道下开关(4)、空气流道上开关(5)、隔板(6)、加热水管(7)、进风口开关(8)、外出风通道开关(9)、对流风扇(10)、冷凝器(11)、冷凝水收集装置(12)、电加热器(13)、储热/回收水箱(14)、生物质能燃烧室(15)、太阳能薄膜电池(1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保温层(2)设置在机体(1)的内部,且空气流道上开关(5)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内保温层(2)的上方,所述保温层(3)设置在机体(1)的上下两端;所述进风口开关(8)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1)顶端的两侧,且外出风通道开关(9)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在机体(1)的顶端;所述空气流道下开关(4)安装在机体(1)底部的两侧,且空气流道下开关(4)与机体(1)通过滑动方式连接;所述隔板(6)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隔板(6)位于内保温层(2)的内侧;所述加热水管(7)固定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加热水管(7)位于隔板(6)的内侧;所述电加热器(13)安装在隔板(6)的底部;所述对流风扇(10)安装在机体(1)的内部,且对流风扇(10)位于外出风通道开关(9)的下方;所述冷凝器(11)安装在对流风扇(10)的下方,冷凝水收集装置(12)安装在冷凝器(11)的下方;所述储热/回收水箱(14)位于生物质能燃烧室(15)的上方,且储热/回收水箱(14)通过水管与加热水管(7)、冷凝器(11)、冷凝水收集装置(12)连接;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16)通过贴附方式安装在机体(1)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莹珠马鑫怡高志国张馨樊夫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