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系统管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30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管道,涉及通风管道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工作人员操作螺丝刀对管道之间进行固定,一旦螺丝刀损坏或者忘记携带时,就无法完成管道之间的拼接的问题,其包括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架互相配合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一侧枢接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架的连接扣,连接扣上设置有枢接柱,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枢接孔,且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枢接孔互相连通且供枢接柱滑入的连接槽;第二支架上与连接扣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架互相插合的翻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徒手完成装配,提高效率,同时绿色环保,减少照明遮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风系统管道
本技术涉及通风管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管道。
技术介绍
通风系统是一种用于进行内外空气交互的系统,在通风系统中,会使用到管道,而管道在一般地下室中起到通风、除湿的作用,在人防地下室中起到通风、除湿、排烟的作用。在安装的过程中,管道与管道之间通常采用螺栓与螺母进行固定,再配合支架,从而完成管道之间的连接,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才能进行安装。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通过工作人员操作螺丝刀对管道之间进行固定,一旦螺丝刀损坏或者忘记携带时,就无法完成管道之间的拼接,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徒手完成装配,提高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所述管道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架互相配合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枢接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架的连接扣,所述连接扣上设置有枢接柱,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枢接孔,且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与枢接孔互相连通且供枢接柱滑入的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架上与连接扣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架互相插合的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互相配合,从而进行固定与对准,而连接扣的使用,从而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固定,配合枢接孔的使用与连接槽的配合,安装更加稳定,而翻边的设置,将提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扣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支架的侧壁、第二支架的侧壁互相引导的引导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引导面的设置,将提高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进行引导插入的效率,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扣上还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掰块,所述掰块上还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掰块上设置有供橡胶垫安装的安装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掰块的设置,方便将连接扣进行操作,同时橡胶垫则提高了操作时的手感,安装槽的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橡胶垫的稳定性,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扣上对称设置有弹片,且所述弹片与连接扣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均设置于与弹片互相限位的限位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片的设置,配合限位凸条的使用,进一步的提高了两者之间的稳定性,同时间隙的设置,则提高了对弹片的形变能力,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片上还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与限位凸条互相限位,且所述连接扣上设置有供限位凸条安放的安放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起的设置,配合安放槽的使用,则提高了固定后的稳定性,使两者连接更加稳定,减少松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上还枢接有螺纹柱,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翻边上均设置有供螺纹柱枢接放置且与外界互相连通的放置槽,所述螺纹柱上还螺纹配合有手拧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柱的设置,配合手拧螺母与放置槽的使用,从而将翻边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进行压紧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道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光板,所述反光板架设贴合于管道本体靠接吊装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光板的设置,可以将日光灯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在不增加日光灯的数量下,提高了整体的亮度,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板上远离管道本体吊装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所述反光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连接绳悬挂固定的连接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绳的设置,配合连接钩的使用,从而将反光板进行捆绑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减少反光板的掉落,实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绳的两端还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上螺纹配合有螺纹筒,且相邻所述螺纹筒上设置有弹力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柱的设置,配合螺纹筒的使用,从而将两者进行螺纹固定,而弹力绳的设置,则方便将连接绳进行固定,提高了装配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板上还设置有反光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光纹路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体的反光能力,从而将光线反射到不同的角度,提高了整体的光线的照明能力,实用性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徒手完成装配,提高效率;2.提高光线的反射能力,提高照明度,绿色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通风系统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连接扣、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一。图3是图2中A部的连接扣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连接扣与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二。图5是图4中B部的连接扣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中C部的凸起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螺纹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图7中D部的螺纹柱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连接绳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管道本体;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连接扣;5、枢接柱;6、枢接孔;7、连接槽;8、翻边;9、引导面;10、掰块;11、橡胶垫;12、安装槽;13、弹片;14、间隙;15、限位凸条;16、凸起;17、安放槽;18、螺纹柱;19、放置槽;20、手拧螺母;21、反光板;22、连接绳;23、连接钩;24、连接柱;25、螺纹筒;26、弹力绳;27、反光纹路;28、天花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通风系统管道,管道本体1为一节一节设置,管道本体1通过吊装装置安装至天花板28上,吊装工具通常采用钢架、支架等进行架设安装。管道本体1上架设有反光板21,反光板21上设置有反光纹路27,从而将日光灯的光线进行反射,以提高整体的照射能力,且反光板21呈C形设置,并直接从上向下架设于管道本体1上。参照图2、4所示,管道本体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一支架2,管道本体1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第二支架3。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互相对准进行固定,第一支架2上枢接有连接扣4,通过连接扣4的翻转从而将上端的第一支架2和第二之间进行固定。参照图3、5所示,连接扣4的一端与第一支架2枢接,连接扣4的另一端一体设置有枢接柱5,枢接柱5呈半球形凸出设置,且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供枢接柱5插入的连接槽7,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供枢接柱5枢接固定的枢接孔6,且枢接孔6与连接槽7互相连通。连接扣4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的侧壁、第二支架3的侧壁互相引导的引导面9。连接扣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弹片13,连接扣4呈L形设置,连接扣4的枢接处位于L的一端,弹片13位于连接扣4的另一端,弹片13与连接扣4呈一体设置,且连接扣4与弹片13之间设置有间隙14,通过形变弹片13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2),所述管道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互相配合的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的一侧枢接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架(3)的连接扣(4),所述连接扣(4)上设置有枢接柱(5),所述第二支架(3)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枢接孔(6),且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与枢接孔(6)互相连通且供枢接柱(5)滑入的连接槽(7);/n所述第二支架(3)上与连接扣(4)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互相插合的翻边(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架(2),所述管道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互相配合的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的一侧枢接有用于固定第二支架(3)的连接扣(4),所述连接扣(4)上设置有枢接柱(5),所述第二支架(3)远离第一支架(2)的一侧设置有枢接孔(6),且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置有与枢接孔(6)互相连通且供枢接柱(5)滑入的连接槽(7);
所述第二支架(3)上与连接扣(4)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互相插合的翻边(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4)上还设置有与第一支架(2)的侧壁、第二支架(3)的侧壁互相引导的引导面(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4)上还设置有供手握持的掰块(10),所述掰块(10)上还设置有橡胶垫(11),所述掰块(10)上设置有供橡胶垫(11)安装的安装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系统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4)上对称设置有弹片(13),且所述弹片(13)与连接扣(4)之间设置有间隙(14),且所述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上均设置于与弹片(13)互相限位的限位凸条(15)。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钦敏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天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