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93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顶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灯体与滤光环,所述滤光环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外侧,所述灯座的顶部设置有遮光罩,所述灯体与所述滤光环位于所述遮光罩内,所述遮光罩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孔,所述滤光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光带,所述遮光罩的外侧设置有透光罩,所述灯座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串联连接于电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对环境的美化度,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日益增高,公共设施也需要不断更新,传统的观景灯功能单一,照明设施不人性,不够智能,在使用时只能发出单一颜色的光,不会跟随不同的环境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色光,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包括灯座,所述灯座的顶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板上设置有灯体与滤光环,所述滤光环设置于所述灯体的外侧,所述灯座的顶部设置有遮光罩,所述灯体与所述滤光环位于所述遮光罩内,所述遮光罩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孔,所述滤光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光带,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滤光带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遮光罩的外侧设置有透光罩,所述灯座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串联连接于电路中。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并带动转板上的滤光环转动,滤光环上的第一滤光带可对灯体发出的灯光进行滤光,经过滤光后的灯光从透光孔射出,从而从透光罩投射出色光,根据第一滤光带的颜色不同,可投射出不同的色光,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反馈到控制器并由控制器反馈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启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外界的温度没发生变化时,同样通过控制器反馈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停止,如此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发出不同的色光,提高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使用体验更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滤光带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滤光环周向设置的第一滤光区,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滤光区正对于所述透光孔。第一滤光带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第一滤光区,每将滤光环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调节透光孔所正对的第一滤光区,从而透射出不同的色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罩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侧设置有透光环,所述透光环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光带,所述滤光环设置于所述透光环的内侧。经过第一滤光带滤光后的色光再经过第二滤光带的滤光,可使色光的颜色变化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滤光带包括若干个沿所述透光环周向设置的第二滤光区,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滤光区正对于所述透光孔。第二滤光区与第一滤光区的间距相同,可更方便控制颜色的变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板与所述盲孔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轴承。提高转板的结构稳定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罩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灯座上。整体拆装方便,更加容易维护。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光罩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磨砂层。可对从透光孔的色光进行打散,从而使从透光罩透射出来的色光更加柔和均匀。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可方便地调节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0-灯座、200-第一驱动电机、300-转板、400-灯体、500-滤光环、600-遮光罩、700-透光罩、800-安装板、900-透光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包括灯座100,所述灯座100的顶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0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0传动连接有转板300,所述转板30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板300上设置有灯体400与滤光环500,所述滤光环500设置于所述灯体400的外侧,所述灯座100的顶部设置有遮光罩600,所述灯体400与所述滤光环500位于所述遮光罩600内,所述遮光罩600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孔,所述滤光环50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光带,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滤光带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遮光罩600的外侧设置有透光罩700,所述灯座1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200串联连接于电路中。由上述可知,第一驱动电机200启动,并带动转板300上的滤光环500转动,滤光环500上的第一滤光带可对灯体400发出的灯光进行滤光,经过滤光后的灯光从透光孔射出,从而从透光罩700投射出色光,根据第一滤光带的颜色不同,可投射出不同的色光,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反馈到控制器并由控制器反馈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00启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外界的温度没发生变化时,同样通过控制器反馈控制第一驱动电机200停止,如此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而发出不同的色光,提高整体功能的多样性,使用体验更好。控制器的型号具有多种,其主要的伤脑筋是将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进行接收,并作出指令使第一驱动电机200停止或驱动,可选用FX2N-8AD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带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滤光环500周向设置的第一滤光区,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滤光区正对于所述透光孔。第一滤光带划分为多个不同的第一滤光区,每将滤光环500转动一定角度,即可调节透光孔所正对的第一滤光区,从而透射出不同的色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罩700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安装板800,所述安装板800的底侧设置有透光环900,所述透光环90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滤光带,所述滤光环500设置于所述透光环900的内侧。经过第一滤光带滤光后的色光再经过第二滤光带的滤光,可使色光的颜色变化更加丰富,进一步提高使用体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光带包括若干个沿所述透光环900周向设置的第二滤光区,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滤光区正对于所述透光孔。第二滤光区与第一滤光区的间距相同,可更方便控制颜色的变化。在一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00),所述灯座(100)的顶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0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0)传动连接有转板(300),所述转板(30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板(300)上设置有灯体(400)与滤光环(500),所述滤光环(500)设置于所述灯体(400)的外侧,所述灯座(100)的顶部设置有遮光罩(600),所述灯体(400)与所述滤光环(500)位于所述遮光罩(600)内,所述遮光罩(600)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孔,所述滤光环(50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光带,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滤光带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遮光罩(600)的外侧设置有透光罩(700),所述灯座(1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200)串联连接于电路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00),所述灯座(100)的顶端面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20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00)传动连接有转板(300),所述转板(300)的旋转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转板(300)上设置有灯体(400)与滤光环(500),所述滤光环(500)设置于所述灯体(400)的外侧,所述灯座(100)的顶部设置有遮光罩(600),所述灯体(400)与所述滤光环(500)位于所述遮光罩(600)内,所述遮光罩(600)的外周壁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光孔,所述滤光环(50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滤光带,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透光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滤光带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遮光罩(600)的外侧设置有透光罩(700),所述灯座(100)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驱动电机(200)串联连接于电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感应景观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带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滤光环(500)周向设置的第一滤光区,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滤光区正对于所述透光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