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屏显示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889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4
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立柱、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为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矩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构成显示屏的安装座,后支架上的挂耳通过铰接轴与前支架转动连接,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面的下侧均设置有摆杆,前摆杆上位于矩形槽口的前侧设置一限位板,限位板上留有条状的调节槽,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调节槽将限位板与前摆杆固定在一起,后支架可绕前支架的上端前后摆动,进而可以调节副显示屏的位置角度,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人操作使用;通过限位板可以限定副显示屏的位置,而限位板又可沿前摆杆上端的调节槽前后移动,进而扩大了后支架的摆动及锁止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屏显示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
技术介绍
在银行、邮局、交通、餐饮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需要与客户面对面的业务工作,比如业务查询、外卖点单、缴费、专利信息的检索等,如若需要客户进行信息的确认,则需要客户走到工作人员或柜台的内侧;客户如果能和工作人员看到同样的更详细、更全面的信息,便于双方的交流、核对信息,进而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或咨询效率;然而目前的双屏显示器支架结构复杂,而且客户身高不同,面对客户的一侧又无法调节,这样给用户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用于柜台服务人员及客户同时观看,使得面向用户一侧的显示屏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立柱、前支架和后支架,立柱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前支架固定设置在立柱上,后支架铰接于前支架的后侧,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为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矩形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一左一右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两侧,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支撑板构成显示屏的安装座,后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挂耳,挂耳上留有挂孔,后支架上的挂耳通过铰接轴与前支架转动连接,前支架与后支架相对面的下侧均设置有摆杆,分别为前摆杆和后摆杆,前摆杆的一端与前支架相铰接,前摆杆的另一端留有矩形槽口,前摆杆上位于矩形槽口的前侧设置一限位板,限位板上留有条状的调节槽,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调节槽将限位板与前摆杆固定在一起,后摆杆的相应端设有矩形的凸起块,凸起块通过转轴铰接在矩形槽口中,后摆杆的另一端与后支架铰接。主显示器安装在前支架的安装座上,面向客户的副显示器安装在后支架的安装座上,后支架可绕前支架上端的转轴向上摆动。当客户喜欢以站姿与工作人员交流时,可以下拉连杆或上抬后支架,以实现副显示器的角度调整。限位板用于限定副显示器的位置,通过调节槽与调节螺钉,可调节限位板的位置。前支架和后支架的高度也可调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支撑杆和套筒,套筒的底侧安装有压簧,支撑杆穿插在套筒中,套筒的上端口螺接一盖帽,盖帽的中部留有支撑杆穿过孔,支撑杆的下端设有扩径的外缘边,支撑杆的下端与套筒内的压簧抵接,另设置一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前端横向穿过套筒上的螺纹孔与支撑杆抵接。松动紧固螺钉,可上提支撑杆,以便于调节主显示屏与副显示屏的位置高度。此外,由于涉及两个显示器,必然增设多根线缆的使用,进一步地,套筒的外侧套接一塑料材质的排线器,所述排线器包括套环与卡环,套环套设在套筒上,套环通过螺钉与套筒固定连接,卡环与套环一体成型,卡环的一侧留有入线口。两个电源线和两个数据线可以通过入线口卡设在卡环中,防止多根线缆缠绕。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后支架可绕前支架的上端前后摆动,进而可以调节副显示屏的位置角度,适应于不同身高的人操作使用;通过限位板可以限定副显示屏的位置,而限位板又可沿前摆杆上端的调节槽前后移动,进而扩大了后支架的摆动及锁止范围;此外,后支架还可以上下升降,从而满足了客户的显示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中将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前摆杆和后摆杆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排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支架,2.安装孔,3.支撑板,4.立柱,41.支撑杆,42.盖帽,43.压簧,44.套筒,5.底座,6.后支架,7.排线器,71.套环,72.卡环,8.连杆,9.后摆杆,10.前摆杆,11.调节槽,12.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7,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5、立柱4、前支架1和后支架6,立柱4固定设置在底座5的上端面,前支架1焊接在立柱4上,后支架6铰接于前支架1的后侧,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6均为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矩形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一左一右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两侧,支撑板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两个支撑板构成显示屏的安装座,后支架6的上端设置有挂耳,挂耳上留有挂孔,后支架6上的挂耳通过铰接轴与前支架1转动连接,前支架1与后支架6相对面的下侧均设置有摆杆,分别为前摆杆10和后摆杆9,前摆杆10和后摆杆9之间通过连杆8连接,前摆杆10的一端与前支架1相铰接,前摆杆10的另一端留有矩形槽口,前摆杆上位于矩形槽口的前侧设置一限位板12,限位板12上留有条状的调节槽11,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调节槽11将限位板12与前摆杆10固定在一起,后摆杆9的相应端设有矩形的凸起块,凸起块通过连杆8铰接在矩形槽口中,后摆杆9的另一端与后支架6铰接。所述立柱4包括支撑杆41和套筒44,套筒44的底侧安装有压簧43,支撑杆41穿插在套筒44中,套筒的上端口螺接一盖帽42,盖帽42的中部留有支撑杆穿过孔,支撑杆41的下端设有扩径的外缘边,支撑杆41的下端与套筒内的压簧43抵接,另设置一紧固螺钉,紧固螺钉的前端横向穿过套筒上的螺纹孔与支撑杆41抵接。套筒44的外侧套接一塑料材质的排线器7,所述排线器7包括套环71与卡环72,套环71套设在套筒44上,套环71通过螺钉与套筒44固定连接,卡环72与套环71一体成型,卡环72的一侧留有入线口。主显示器安装在前支架1的安装座上,面向客户的副显示器安装在后支架6的安装座上,后支架6可绕前支架1上端的转轴向上摆动。当客户喜欢以站姿与工作人员交流时,可以下拉连杆8或上抬后支架6,以实现副显示器的角度调整。限位板12用于限定副显示器的位置,通过调节槽11与调节螺钉,可调节限位板12的位置。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5)、立柱(4)、前支架(1)和后支架(6),立柱(4)固定设置在底座(5)的上端面,前支架(1)固定设置在立柱(4)上,后支架(6)铰接于前支架(1)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6)均为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矩形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一左一右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两侧,支撑板(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两个支撑板构成显示屏的安装座,后支架(6)的上端设置有挂耳,挂耳上留有挂孔,后支架(6)上的挂耳通过铰接轴与前支架(1)转动连接,前支架(1)与后支架(6)相对面的下侧均设置有摆杆,分别为前摆杆(10)和后摆杆(9),前摆杆(10)的一端与前支架(1)相铰接,前摆杆(10)的另一端留有矩形槽口,前摆杆上位于矩形槽口的前侧设置一限位板(12),限位板(12)上留有条状的调节槽(11),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调节槽(11)将限位板(12)与前摆杆(10)固定在一起,后摆杆(9)的相应端设有矩形的凸起块,凸起块通过转轴铰接在矩形槽口中,后摆杆(9)的另一端与后支架(6)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屏显示器支架,包括底座(5)、立柱(4)、前支架(1)和后支架(6),立柱(4)固定设置在底座(5)的上端面,前支架(1)固定设置在立柱(4)上,后支架(6)铰接于前支架(1)的后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和后支架(6)均为一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矩形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一左一右固定在矩形框架的内两侧,支撑板(3)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2),两个支撑板构成显示屏的安装座,后支架(6)的上端设置有挂耳,挂耳上留有挂孔,后支架(6)上的挂耳通过铰接轴与前支架(1)转动连接,前支架(1)与后支架(6)相对面的下侧均设置有摆杆,分别为前摆杆(10)和后摆杆(9),前摆杆(10)的一端与前支架(1)相铰接,前摆杆(10)的另一端留有矩形槽口,前摆杆上位于矩形槽口的前侧设置一限位板(12),限位板(12)上留有条状的调节槽(11),另设置一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穿过调节槽(11)将限位板(12)与前摆杆(10)固定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欣赵效常陈莹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