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773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用于减小转轴组件的损坏率。该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转轴组件、和第一滑板。第一转动板通过转轴组件和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一传动件。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转轴贯穿第一通孔,第二转轴贯穿第二通孔,第一转轴和第一通孔固定连接,第二转轴和第二通孔转动连接。第一转轴贯穿第一连杆的第一转动部,第一连杆的第一延伸杆和第一转动板连接。第一滑板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一侧。第一转轴的端部和第二转轴的端部分别和第一滑板的端部活动连接。第一滑板可保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从而减小转轴组件的损坏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转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些设备结构会有进行转动以弯折或展开的需求,例如对于具有柔性屏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需要进行转动,例如用户需要观看柔性屏时,用户展开电子设备的壳体;用户需要收纳电子设备时,用户折叠该电子设备。设备结构的转动需要转轴组件配合实现。现有的转轴组件往往暴露在设备结构的壳体外,导致转轴组件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易于损坏,这降低了设备的耐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电子设备,用于减小转轴组件的损坏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分别和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通过所述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第一滑板;所述转轴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转轴比所述第二转轴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第一通孔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转动板(1);/n第二转动板(2);/n转轴组件(3),所述转轴组件(3)分别和所述第一转动板(1)和所述第二转动板(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1)通过所述转轴组件(3)和所述第二转动板(2)转动连接;/n第一滑板(4);/n所述转轴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第一连杆(35)、和第一传动件(36);/n所述第一转轴(31)比所述第二转轴(3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1);/n所述第一传动件(36)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3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轴(3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动板(1);
第二转动板(2);
转轴组件(3),所述转轴组件(3)分别和所述第一转动板(1)和所述第二转动板(2)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板(1)通过所述转轴组件(3)和所述第二转动板(2)转动连接;
第一滑板(4);
所述转轴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第二转轴(32)、第一连杆(35)、和第一传动件(36);
所述第一转轴(31)比所述第二转轴(3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1);
所述第一传动件(36)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31)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转轴(3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和所述第二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35)包括第一转动部(351)和第一延伸杆(352),所述第一转动部(351)和所述第一延伸杆(3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1)贯穿所述第一转动部(351),所述第一延伸杆(352)和所述第一转动板(1)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4)、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2)三者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板(4)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1)和所述第二转轴(32)的一侧;
所述第一转轴(31)的端部和所述第二转轴(32)的端部分别和所述第一滑板(4)的端部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板(4)随着所述第一转轴(31)相对所述第二转轴(32)的转动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板(4)的端部设有第一滑槽(41)和第一凹槽(42),所述第一滑槽(41)比所述第一凹槽(42)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板(1);
所述第一转轴(31)的端部设有第一引导件(311),所述第一引导件(311)上设有第一引导轴(312);
所述第二转轴(32)的端部设有第二引导件(321),所述第二引导件(321)上设有第二引导轴(322);
所述第一引导轴(312)和所述第一滑槽(4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引导轴(322)和所述第一凹槽(42)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引导轴(312)用于当所述第一转轴(31)相对所述第二转轴(32)转动时,在所述第一滑槽(41)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滑板(5);
所述转轴组件(3)还包括第三转轴(33)、第四转轴(34)、第二连杆(37)、和第二传动件(38);
所述第四转轴(34)比所述第三转轴(33)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2);
所述第二传动件(38)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转轴(33)贯穿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转轴(34)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转轴(34)和所述第四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33)和所述第三通孔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杆(37)包括第二转动部(371)和第二延伸杆(372),所述第二转动部(371)和所述第二延伸杆(37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34)贯穿所述第二转动部(371),所述第二延伸杆(372)和所述第二转动板(2)连接;
所述第二滑板(5)、所述第三转轴(33)和所述第四转轴(34)三者沿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滑板(5)位于所述第三转轴(33)和所述第四转轴(34)的一侧;
所述第二滑板(5)的端部设有第二滑槽(51)和第二凹槽(52),所述第二滑槽(51)比所述第二凹槽(5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板(2);
所述第三转轴(33)的端部设有第三引导件(331),所述第三引导件(331)上设有第三引导轴(332);
所述第四转轴(34)的端部设有第四引导件(341),所述第四引导件(341)上设有第四引导轴(342);
所述第四引导轴(342)和所述第二滑槽(51)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引导轴(332)和所述第二凹槽(52)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光毅郭宏伟张秀金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