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737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变频器,其中变频器用于控制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通过逐步提升吸收塔循环泵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输出压力平稳提升的目的,减少瞬间出液对管道造成的冲击,从而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管道开裂、渗漏的现象,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液体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吸收塔循环泵在次钠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倒槽和输送次氯酸钠成品过程中,吸收塔循环泵倒机的频率较高,在倒机过程中,由于吸收塔循环泵为自启机泵,出口处只安装有止回阀而无手动阀门,每次启泵时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作用于管道,冲击力会使得管道产生较大震动,导致管道的连接处出现渗漏,随着时间的延长,爆管的可能性增大,废气处理运行的可靠性也随之降低,整个系统运行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安全和环保事故。因此,如何有效避免管道的开裂、渗漏,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管道的开裂、渗漏,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优选的,所述变频器包括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逆变器和控制器。优选的,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储液槽,且所述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循环泵上,以及用于输送所述液体的输送管道。优选的,所述液体为浓度为13.52%的稀碱。优选的,包括泵体和设置于所述泵体内的叶轮,所述泵体为双蜗壳壳体,所述叶轮为开式叶轮或闭式叶轮。优选的,所述泵体和所述叶轮采用钛及钛合金材质,或不锈钢材质。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循环泵上的加长膜片联轴器。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循环泵上的水冷轴承架。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所公开的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变频器,其中变频器用于控制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通过逐步提升吸收塔循环泵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输出压力平稳提升的目的,减少瞬间出液对管道造成的冲击,从而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管道开裂、渗漏的现象,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液体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水泵,2-叶轮,3-水冷轴承架。具体实施方式有鉴于此,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输送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管道的开裂、渗漏,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接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变频器,其中变频器用于控制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通过逐步提升吸收塔循环泵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输出压力平稳提升的目的,减少瞬间出液对管道造成的冲击,从而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管道开裂、渗漏的现象,降低吸收塔循环泵系统运行的风险,避免安全和环保的事故发生。其中变频器包括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逆变器和控制器,通过控制控制器来控制变频器,进而控制吸收塔循环泵的电流频率和出口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储液槽,且储液槽设置于吸收塔循环泵上,以及用于输送液体的输送管道,通过储液槽将溶液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再将溶液从输送管道进行输送。作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在储液槽内所配置的溶液为13.52%的稀碱,稀碱在吸收塔循环泵内和可以氯气反应生成有效氯含量在10%以上,残碱控制率在1%的次氯酸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泵体1和设置于泵体内的叶轮2,其中泵体1为双蜗壳壳体,双蜗壳壳体的口径优选为80mm以上,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平衡径向力;叶轮2可设置为开式叶轮或闭式叶轮,根据实际需要不同可进行不同的设置。为了避免泵体1和叶轮2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被腐蚀,缩短其使用寿命,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液体输送装置中,泵体1和叶轮2优选采用钛及钛合金材质,或者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加长膜片联轴器,加长膜片联轴器无须拆除管路及电机即可进行整机维修,从而保证了整机拆卸和维修的方便性。另外,作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吸收塔循环泵,还包括水泵轴承架3,当设备工作温度大于等于90℃时,采用水冷轴承架3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温度。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输送装置,包括吸收塔循环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开启时的电流频率在30秒内从0Hz提升至50HZ;控制所述吸收塔循环泵的出口压力在30秒内从0Mpa逐步提升至0.45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包括整流单元、高容量电容、逆变器和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储液槽,且所述储液槽设置于所述吸收塔循环泵上,以及用于输送所述液体的输送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岑勇李业新杨涛任文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