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2696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矿用降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包括发射器、一体化主机、遥控器、降移架传感器、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以及高压管路等组成;一体化主机内部设置有电源、红外线接收器、两路电动球阀和无线通讯系统;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所述无线通讯用于若干所述一体化主机之间的通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与采煤机联动,智能判断采煤机位置,实时跟踪尘源,随采煤机的运行自动打开、关闭前后滚筒上方的喷雾,实现自动喷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
本技术涉及矿用降尘
,特别是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粉尘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常见危害之一。矿井工作场所的高浓度粉尘一直困扰着煤矿安全生产和职工身体健康。细微粉尘因粒径小使煤尘自由表面能增加,从而提高了其化学活性和氧化产热能力。自身具有爆炸性的煤尘,甚至还能引起瓦斯爆炸和矿井火灾。当遇到瓦斯爆炸时,更会形成瓦斯煤尘爆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职工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的作业场所也导致尘肺病的发生。局部浓度过高降低了井下能见度,对职工正确操作机械设备也造成干扰,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高浓度粉尘会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生产成本。所有这些严重制约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社会形象。目前综采工作面的粉尘治理问题一直都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措施是利用采煤机自带内喷雾,但由于喷嘴位置太靠近滚筒,基本都已损坏。另外一种是液压支架间喷雾,由于支架移动,很容易造成管路和电缆扯断,故障率极高,且作用的是静压水,喷雾效果一般。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一种矿用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智能跟踪采煤机降尘,能够成功解决综采面高浓度粉尘问题,大大提高综采面降尘效率,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与采煤机联动,智能判断采煤机位置,实时跟踪尘源,随采煤机的运行自动打开、关闭前后滚筒上方的喷雾,实现自动喷雾。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包括发射器、一体化主机、遥控器、降移架传感器、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以及高压管路等组成;所述发射器安装在采煤机一侧,用于发射信号;所述一体化主机采用U型支架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的梁上;其中,所述一体化主机内部设置一体化主机内部设置有电源、红外线接收器、两路电动球阀和无线通讯系统;所述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所述降移架传感器与所述液压支架上的降移架乳化液管路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降移架时的喷雾;所述无线通讯用于若干所述一体化主机之间的通讯。进一步的,还包括球阀;所述球阀设置在所述一体化主机内部,包括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气路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水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球阀还包括出水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内部均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水路与气路中的杂质。进一步的,还包括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所述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与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连接,用于喷雾降尘。进一步的,所述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包括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部开设有空腔用于储存雾气,且空腔通过若干贯通孔位与外部连通,用于喷雾降尘。进一步的,所述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还包括喷头;所述喷头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的贯通孔位里。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在采煤机移动工作时,机组上发射器发出定位信号,支架上的一体化主机接收到信号,判断出机组当前所处位置,从而确定机组两个滚筒工作时的产尘点,进而通过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进行喷雾降尘,提高自动化程度,成功解决综采面高浓度粉尘问题,大大提高综采面降尘效率,为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矿用喷雾降尘系统示意图;图2为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发射器、2红外线接收器、3降移架传感器、4无线通讯器、5一体化主机、6球阀、7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喷头71和底座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发射器1、一体化主机5和液压支架;所述发射器1安装在采煤机一侧,用于发射信号;所述一体化主机5采用U型支架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的梁上;一体化主机内部设置有电源、红外线接收器、两路电动球阀和无线通讯系统其中,所述一体化主机5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两路电动球阀6和无线通讯器4;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1发出的信号;所述降移传感器3与所述液压支架上的乳化液胶管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降移架操作过程中的喷雾;所述无线通讯器4用于若干所述一体化主机5之间的通讯。具体的,当采煤机移动工作时,机组上的发射器1发出定位信号,在液压支架上的一体化主机5通过红外线接收器2接收到定位信号,判断出机组当前所处位置,从而确定机组两个滚筒工作时的产尘点,一体化主机5将产尘点所在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器4发送给相邻的一体化主机5;同时降移架传感器3控制液压支架降移架操作时的喷雾。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还包括球阀6;所述球阀6设置在所述一体化主机5内部,包括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气路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水路连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所述球阀6还包括出水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内部均设置有过滤器,用于过滤所述水路与气路中的杂质。具体的,主水路及气路通过高压胶管连接到一体化主机5内置的两个球阀6上,球阀6出水、出气再通过胶管集中至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上。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所示,还包括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所述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与所述出水口和出气口连接,用于喷雾。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包括包括底座72;所述底座72内部开设有空腔用于储存雾气,且空腔通过若干贯通孔位与外部连通,用于喷雾降尘。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2所示,所述负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还包括喷头71;所述喷头71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72的贯通孔位里。具体的,利用工作面水和气作为动力,进入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中,在喷头71前端汇合后,喷雾高速射流,从喷嘴喷射到空气中,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1)、降移架传感器(3)、一体化主机(5)、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以及高压管路等液压支架;所述发射器(1)安装在采煤机一侧,用于发射信号;所述一体化主机(5)采用U型支架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的梁上;/n其中,所述一体化主机(5)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无线通讯器(4);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1)发出的信号;所述降移架传感器(3)与所述液压支架上的降移架乳化液胶管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降移架的喷雾;所述无线通讯器(4)用于若干所述一体化主机(5)之间的通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1)、降移架传感器(3)、一体化主机(5)、水气两相喷雾总成集成管(7)以及高压管路等液压支架;所述发射器(1)安装在采煤机一侧,用于发射信号;所述一体化主机(5)采用U型支架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的梁上;
其中,所述一体化主机(5)内部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无线通讯器(4);所述红外线接收器(2)用于接收所述发射器(1)发出的信号;所述降移架传感器(3)与所述液压支架上的降移架乳化液胶管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降移架的喷雾;所述无线通讯器(4)用于若干所述一体化主机(5)之间的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本安型无线水气两相尘源跟踪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阀(6);所述球阀(6)设置在所述一体化主机(5)内部,包括进气口和进水口;所述进气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气路连接,所述进水口通过高压胶管与水路连接。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玉凤尹建宏程红林郭春生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